【核心素养】第 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第 2 课时 认识居民身份证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第 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第 2 课时 认识居民身份证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第 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第 2 课时认识居民身份证
视频中的人们在做什么事情时用到了身份证?为什么这些场合需要使用身份证?
导入新课
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
第二模块:认识居民身份证
找出哪一面是身份证的正面
正面
反面
讲授新课
说一说,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居民身份证正面印有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及公民身份号码等信息;背面则是签发机关和有效期限。其中,公民身份号码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
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号码。但是,这些数字有什么含义呢?为什么我的身份证有效
期限与爸爸妈妈的不一样?
公民身份号码由 18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 : 第 1—6 位是地址码;第 7—14 位为出生日期码;第 15—17 位为顺序码;第 18 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 10,则用Ⅹ代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未满 16 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 5 年的居民身份证;16—25 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 10 年;26—45 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 20 年;46 周岁以上的,身份证长期有效。
想一想,身份证还有哪些用处。
1. 法律身份认证
2. 金融交易验证
3.旅行出行必备
4. 教育注册证明
5.社会保障办理
人民警察查验身份证
日常生活中,人民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你知道人民警察为什么要查验身份证吗?
你当然知道人民警察查验身份证的重要性吧?这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确认身份,保障公民安全!
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吗
警察查验身份证
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
验居民身份证:
(一)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
(二)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
(四)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
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五)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看教材P27图,你认为图中人物的做法是否合适,并说明原因。
保护个人身份信息:随意扔火车票,朋友圈晒车票、小票,身份证外借他人。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
你认为哪些情形下可能会泄露个人的身份信息
随意乱扔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
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
身份证借给他人使用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 )的身份代码。
A. 唯一、终身不变
B. 可以随意更改
C. 与他人相同
答案:A
(2)人民警察依法查验身份证时,公民( )。
A. 可以拒绝
B. 必须配合
C. 看心情决定
答案:B
(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随意乱扔包含个人信息的快递单
B. 在身份证复印件上注明用途
C. 将身份证随意借给他人使用
答案:B
课堂练习
判断题
(1)居民身份证只有正面印有信息。(×)
(2)身份证用处不大,生活中很少用到。(×)
(3)身份证丢失后不需要挂失。(×)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全面认识了居民身份证。它不仅是我们身份的证明,在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我们要牢记身份证上的信息含义,遵守使用规范,积极配合警察查验,更要好好保护身份证和个人信息。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懂得保护自己、遵守法律的小公民!
板书设计
3.公民意味着什么
认识居民身份证
基本信息:正反信息、身份号码含义
用途:生活场景广泛应用
使用规范:依法查验,公民配合
信息保护:重要性及措施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 3 课《公民意味着什么》的第 2 课时,聚焦 “认识居民身份证”。教材从公民身份号码的定义切入,介绍居民身份证作为公民身份凭证的重要性;通过展示身份证正反面信息,引导学生认识身份证上的具体内容及公民身份号码的唯一性;以生活场景(如邮局邮寄、酒店住宿等)为依托,阐述身份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用途;结合人民警察依法查验身份证的规定,明确公民配合查验的法定义务;最后强调身份证信息保密的重要性,并给出具体防范措施,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居民身份证,增强自我保护和法治意识。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接触过居民身份证,但大多仅停留在表面认知,对身份证号码的含义、使用规范、信息保密等重要内容缺乏深入了解。他们可能在生活中见过家长使用身份证,却不明白其在社会活动中的法律意义和实际作用。同时,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对身份证信息泄露的危害认识不足。教学中需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身份证相关知识,提高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居民身份证相关知识,让学生体会国家通过身份证制度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增强对国家管理制度的认同感和信任感,理解身份证作为公民身份象征与国家治理的紧密联系,从而强化政治认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支持国家法治建设的情感。 道德素养 引导学生认识到妥善保管身份证、保护个人信息是尊重他人隐私和社会公德的体现,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守社会规则的道德品质。在学习身份证使用规范和法定义务过程中,促使学生将遵守法律规定内化为道德自觉,提升道德素养,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法治观念 帮助学生掌握居民身份证的法律规定,如公民身份号码的唯一性、人民警察依法查验身份证的情形、公民配合查验的义务等。通过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思维分析身份证使用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学生依法办事、维护自身权益和尊重他人权利的法治意识。 健全人格 在学习身份证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规则意识,让学生明白个人行为与社会秩序、自身安全的关系。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身份证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如丢失挂失、拒绝非法查验等,塑造理性、自律、有担当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应对生活事务的能力。 责任意识 通过了解身份证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使用规范,使学生认识到妥善管理身份证、保护个人信息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身份证相关法律知识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觉遵守身份证使用规定,积极向他人宣传身份证信息保护知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了解居民身份证的功能和作用,掌握身份证上的信息及公民身份号码的含义。 明确公民在身份证使用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知晓人民警察依法查验身份证的情形。 认识身份证信息保密的重要性,学会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身份证号码编码规则及背后蕴含的法律意义,将抽象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身份证使用规范、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应对身份证使用相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居民身份证介绍动画视频(展示身份证功能、信息、号码含义)、身份证在生活中使用场景的纪录片片段、人民警察依法查验身份证的情景模拟视频、身份证信息泄露危害案例视频;身份证正反面信息对比 PPT、身份证号码编码规则示意图。 实物教具:真实居民身份证(脱敏处理)、身份证复印件、快递单、车票等含个人信息单据;印有身份证知识的宣传手册、知识卡片。 学生准备:提前观察家人身份证,了解身份证使用场景;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课堂重点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视频,展示人们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酒店办理住宿登记、银行办理业务等场景中使用居民身份证的画面,提问学生 “视频中的人们在做什么事情时用到了身份证?为什么这些场合需要使用身份证?”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交流分享,随后展示居民身份证实物(脱敏处理),引出本节课 “认识居民身份证” 的主题。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描述视频中身份证的使用场景,对身份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产生好奇,对本节课内容充满期待。 设计意图:通过贴近生活的视频,引发学生共鸣,从实际使用场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居民身份证知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课 第二模块:认识居民身份证 身份证的基本信息 教师活动:展示居民身份证正反面图片,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身份证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公民身份号码为什么是独一无二的?” 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讲解身份证上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等信息,播放公民身份号码编码规则的动画视频,详细说明号码各部分代表的含义(如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校验码)。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小组内热烈讨论,分析身份证正反面信息,思考公民身份号码唯一性的意义,观看动画视频,学习号码编码规则,小组代表积极发言分享讨论结果和学习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观察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直观认识身份证信息,结合动画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公民身份号码的含义,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身份证的用途 教师活动:播放身份证在生活中使用场景的纪录片片段(如考试报名、购买车票、办理银行卡等),组织学生开展 “身份证用处大搜索” 活动,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身份证的其他用途,并分享自己或家人使用身份证的经历。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补充和总结,强调身份证在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观看纪录片片段,积极参与 “身份证用处大搜索” 活动,踊跃分享身份证的用途和使用经历,如办理手机卡、领取包裹等,进一步认识身份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纪录片和分享活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全面了解身份证的用途,感受身份证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身份证的使用规范 教师活动:播放人民警察依法查验身份证的情景模拟视频,展示 “知识窗” 中人民警察依法查验身份证的情形,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人民警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查验身份证?公民为什么要配合查验?” 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强调,明确公民配合查验是法定义务。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学习查验身份证相关规定,小组内深入讨论,分析人民警察查验身份证的必要性和公民配合的意义,小组代表积极发言分享观点。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讨论活动,让学生了解身份证使用中的法律规定,增强法治意识,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身份证信息的保护 教师活动:播放身份证信息泄露危害案例视频(如因信息泄露导致诈骗、财产损失等),组织学生开展 “保护身份证信息,我们怎么做” 主题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保护身份证信息的方法。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归纳总结,展示身份证信息保护的具体措施(如妥善处置单据、注明复印件用途等),并进行详细讲解。 学生活动:观看案例视频,认识信息泄露的危害,积极参与主题讨论活动,分享自己的保护方法,如不随意透露身份证号码、不将身份证借给陌生人等,认真学习教师总结的保护措施。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警示和讨论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身份证信息保密的重要性,掌握保护个人信息的实用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 )的身份代码。 A. 唯一、终身不变 B. 可以随意更改 C. 与他人相同 答案:A (2)人民警察依法查验身份证时,公民( )。 A. 可以拒绝 B. 必须配合 C. 看心情决定 答案:B (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随意乱扔包含个人信息的快递单 B. 在身份证复印件上注明用途 C. 将身份证随意借给他人使用 答案:B 判断题 (1)居民身份证只有正面印有信息。(×) (2)身份证用处不大,生活中很少用到。(×) (3)身份证丢失后不需要挂失。(×)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全面认识了居民身份证。它不仅是我们身份的证明,在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我们要牢记身份证上的信息含义,遵守使用规范,积极配合警察查验,更要好好保护身份证和个人信息。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懂得保护自己、遵守法律的小公民!
板书设计
认识居民身份证 基本信息:正反信息、身份号码含义 用途:生活场景广泛应用 使用规范:依法查验,公民配合 信息保护:重要性及措施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展示、案例分析、讨论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居民身份证知识有了较深入的理解。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身份证号码编码规则和实际运用信息保护措施时仍存在困难。后续教学中,可增加身份证号码编码规则的实践练习,如模拟编码游戏;开展信息保护情景演练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身份证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此教案围绕多维度设计教学,助力学生掌握身份证知识。若你对教案的活动环节、案例选取等方面有新想法,欢迎随时提出,我会进一步优化完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