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第3节1能说出放大镜、幻灯机、投影仪和照相机等光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2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3能用学过的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生活中光学仪器的应用问题。你知道它们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放大镜中的日出故宫教室里的投影仪一、放大镜1.实质:放大镜实质是一个短焦距凸透镜。2.成像特点:(1)物体通过放大镜所成的像是一个 的虚像。(2)像和物体在放大镜 侧。(3)在一定范围内,放大镜离物体越近,所成的虚像越 ;放大镜离物体越远,所成的虚像越 。正立、放大同小大思考:如果要看到物体更大的像,如何调整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要看到更小的像呢?答案 使像变大的方法:让放大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适当增大一些。使像变小的方法:让放大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适当减小一些。用放大镜看蜡烛时,眼睛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像的情况如图所示,此时蜡烛到放大镜的距离应( )A.小于1倍焦距B.等于1倍焦距C.大于1倍焦距且小于2倍焦距D.大于2倍焦距A二、幻灯机和投影仪1.结构反光镜:利用其对光的会聚作用,反射聚光后射向聚光镜。光源:一般采用碘钨灯,用来照亮幻灯片(或投影片)。聚光镜:利用对光的会聚作用,将幻灯片(或投影片)各部分均匀照亮。反光镜幻灯片(或投影片):相当于用来成像的物体。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起成像作用。屏幕:相当于光屏,用来显示幻灯片(或投影片)所成的像。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反光镜2.成像特点: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原理来工作的。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f2f)。3.调节方法:若使像变大,要减小物距,同时增大像距,即减小镜头到幻灯片(或投影片)的距离,同时让幻灯片(或投影仪)远离屏幕;反之,要使像变小,应使物距 ,像距 ,故应将镜头远离幻灯片(或投影片),同时将幻灯片(或投影片)靠近屏幕。变大变小放映幻灯片时,为了使屏幕上的图像更大一些,应采取的措施是( )A.幻灯机向后移,再将镜头移近幻灯片B.幻灯机向前移,再将镜头远离幻灯片C.幻灯机向前移,再将镜头移近幻灯片D.幻灯机向后移,再将镜头远离幻灯片A三、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是由多个镜片组成的,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物到镜头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为像距。物距大于镜头焦距的2倍,底片上成 的实像。若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应当 物距、 像距,即照相机应离被拍摄的物体近一些,同时将镜头往外拉,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远一些。倒立、缩小减小增大光圈四、显微镜(1)如图所示,显微镜物镜的焦距很短,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微小的物体放在物镜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在目镜的焦点附近(1倍焦距以内)成一个__________的 像。倒立、放大实(2)目镜的焦距很长,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将位于1倍焦距以内的实像再次放大,生成一个正立(相对于物镜所成的像)、放大的 像。(3)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一个倒立(相对于物体)、放大的虚像。(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镜虚五、望远镜1.望远镜按工作原理来分,可分为折射式望远镜(图甲)和反射式望远镜(图乙)等。2.工作原理(1)如图所示,用望远镜所观察的物体到物镜的距离远大于物镜的2倍焦距,因此被观察的物体可以在物镜略大于1倍焦距处成一 的实像。而这个实像落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经过目镜后成 的虚像。望远镜所成的像比原物体小,但能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眼前。个倒立、缩小正立、放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目镜F目F物F目F物望远镜的原理(2)望远镜的物镜越大,进入镜中的光就越多,所成的像就越明亮清晰。(3)被观察的物体通过望远镜,第一次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是相对于物体而言),第二次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正立”是相对第一次所成的像而言),所以人眼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倒立的像。1.(2024·枣庄市中区期末)望远镜里装有一组目镜,目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 )A.一个放大镜 B.照相机镜头C.投影仪镜头 D.一个平面镜A2.(2024·临沂模拟)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俺村俺家年味浓”随手拍摄影和短视频大赛由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关于摄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发散作用B.照相机成像原理与小孔成像相同C.景物通过照相机镜头成虚像D.景物离照相机镜头越近成像越大D3.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B 屏幕上的像的大小不取决于屏幕的大小,而是取决于物距和像距,要使像更大一些,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所以增大屏幕到幻灯机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的作用,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而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所以两者成像原理不同,故A、B错误;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是利用了“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照相机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由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景物离照相机镜头越近成像越大,故D正确。放大镜是根据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的原理制成的。其成像规律是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接近于焦距,但要小于一倍焦距)像越大,要使指纹的像大一些,应让放大镜远离手指,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