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3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3页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2节
1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经历探究过程,提升对证据的分析和论证能力,体会实验探究活动对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用放大镜近距离看书,看到文字被放大,可是用放大镜看远处的物体时,却看到物体成了倒立缩小的像。
同样是凸透镜,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成像特点不同。为何成像特点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凸透镜成像遵循什么规律呢?
一、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提出问题】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呢?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①可能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
②可能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③像的正倒很可能跟它与物体是否在同侧有关。
【实验器材】
(1)相关概念。
①物距u: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如图所示,物距为   cm;
②像距v: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如图所示,像距为   cm;
③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30
60
物距u
像距v
(2)实验器材:凸透镜(焦距为10 cm)、蜡烛、光屏、光具座。
f = 10cm
发光体—烛焰
光屏
【获取与处理信息】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
(2)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测量物距、像距,观察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依次减小物距,测量出每一次的物距、像距,并观察像的情况。
f
F
O
凸透镜
光屏
物体
2f
像距v
物距u
(3)在成虚像和成实像两种情况下,轻轻吹蜡烛的火焰,使它垂直于光具座沿水平方向偏斜,观察烛焰的像与烛焰的偏斜方向是否相同。
将你观察到的成像情况画在图中,并将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 次数 物距与焦距 的关系 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像距
v/cm
虚实 大小 正倒 1
凸透镜焦距
f=10 cm
u>2f
30
实像 缩小 倒立
15
实验 次数 物距与焦 距的关系 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像距
v/cm
虚实 大小 正倒 2
u=2f
20
实像 等大 倒立
20
凸透镜焦距
f=10 cm
实验 次数 物距与焦距 的关系 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像距
v/cm
虚实 大小 正倒 3
f<u<2f
15
实像 放大 倒立
30
凸透镜焦距
f=10 cm
实验 次数 物距与焦距 的关系 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像距
v/cm
虚实 大小 正倒 4 u=f 10
凸透镜焦距
f=10 cm
不成像
实验 次数 物距与焦距 的关系 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像距
v/cm
虚实 大小 正倒 5
u<f
7
虚像 放大 正立
凸透镜焦距
f=10 cm
【分析与论证】
(1) 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以外成  像,焦点以内成  像。即一倍焦距分虚实。
(2)      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______的像,在二倍焦距以内成   的像。没有缩小的虚像。
(3)实像必异侧   ,虚像必同侧   。(均选填“倒立”或“正立”)
(4)u>v,像是  的;u

二倍焦距
缩小
放大
倒立
正立
缩小
放大
焦点
(5)成实像时,物体距离透镜越近,像距离透镜越  ,像越  ;物体距离透镜越远,像距离透镜越近,像越小。即成实像时,物近像远且大,物远像近且小。成虚像时,物体距离透镜越近,像越  ,物体距离透镜越远,像越  。即物体越靠近焦点像越大。




【评估与交流】
(1)在做实验时,某同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发生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有哪些?
①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      上;
②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     以内;
③蜡烛的位置在透镜的   上。
(2)用卡片把透镜遮住一部分,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性质不变,像是否完整?像的亮度有什么变化?
光屏上像的性质不变,还是完整的,但亮度会变   些。
同一高度
一倍焦距
焦点

(3)蜡烛长度变短时,像在光屏上的位置怎样变化?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该怎样进行调节?
像将会向上移动。调节方法:①将光屏向  移动;②将蜡烛向  移动;③将透镜和光屏向  调节。



规律总结
物距u 像的性质 物与像的位置 像距v 光屏能否承接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2f>v>f 能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异侧 v=2f 能
f2f 能
u=f 不成像 u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是10 cm,当光屏距凸透镜
16 cm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光屏不动,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 cm,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蜡烛不动,像变小
B.蜡烛靠近凸透镜,像变小
C.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大
D.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小
D
二、用作图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   。根据光路可逆可知,经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
焦点
平行于主光轴
不变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既可以通过实验探究,也可以通过凸透镜的成像光路图得出结论。如:当u>2f时,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得出规律:当u>2f时,在凸透镜的   成   、 的_____像。
异侧
倒立
缩小

F
2F
F
2F
2f
2f
f
f
3.如图所示为u=2f、f(1)当物距u=2f时,在凸透镜的   成______、   的  像。
异侧
倒立
等大

f
F
2F
F
2F
f
2f
2f
(2)当物距f异侧
倒立
放大

F
2F
F
2F
2f
2f
f
f
(3)当物距u=f时,   像。
不成
f
F
2F
F
2F
2f
(4)当物距u正立
放大


f
2f
F
2F
F
2F
1.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 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 cm B.8 cm
C.6 cm D.4 cm
C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此时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
C.用f=15 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需向
 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D.用f=15 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需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
 晰的像
C
3.小萌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当物距大于20 cm时,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C.当物距等于15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当物距等于30 cm时,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
4.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透镜15 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蜡烛距透镜45 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蜡烛距透镜20 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C.蜡烛距透镜18 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D.蜡烛距透镜6 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B
5.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65 cm处,则成像的情况(写出像的性质):           。
倒立、缩小、实像
6.如图所示为“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情景,所用透镜焦距为
10厘米。
(1)图中,A是    ,B是   。
(2)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烛焰的中心和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上,目的是为了      。
光具座
光屏
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3)图示情景验证的是凸透镜成       (填写像的性质)像的特点。
(4)如果还要验证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特点,在不移动凸透镜的情况下,应把蜡烛移到________(选填“小于30”“30~40”或“40~50”)厘米处,光屏移到     (选填“大于70”“60~70”或“50~60”)厘米处。
倒立、缩小、实
30~40
大于7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