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课程标准】了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 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亡,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耶林《罗马法的精神》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1、罗马法
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它既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的法律,也包括公元6世纪中叶以前东罗马帝国的法律。它是随着古代罗马社会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
——何勤华《外国法制史》
(1)罗马法发展概况
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
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公元前
509年
公元前
450年左右
6世纪
公元前
27年
十二铜表法
审判量刑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用以调整罗马公民关系的法律,
只适用于罗马公民。
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表现形式变化
适用范围变化
习惯法
成文法
罗马共和国时期
(公民法)
罗马帝国时期(万民法)
罗马民法大全
《纲要》下p18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1、罗马法
(1)罗马法发展概况
(2)罗马法特点
《十二铜表法》在罗马街头颁布时人们围观的情形
《十二铜表法》的篇目内容
第一表,传唤;
第二表,审判;
第三表,求偿(债务赔偿);
第四表,家父权;
第五表,继承及监护;
第六表,所有权及占有;
第七表,房屋及土地;
第八表,私犯(侵犯他人);
第九表,公法;
第十表,宗教法
第十一表,前五表之补充;
第十二表,后五表之补充。
——依据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编制
材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有什么特点?
诉讼程序
保护私有财产
私法
诉讼程序
《十二铜表法》条文内容(部分)
第三表 求偿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带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为奴隶”
第五表继承及监护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八表私犯 “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斯的罚金;如被打断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九表公法 “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第十一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内容明晰
操作性强
保护私有财产
注重法律公平
维护贵族特权
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
——《万民法》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任何人不能仅因思想而受惩罚。”
拷问不应该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的原则。
——《民法大全》
过程:
内容:
执行:
原则:
实质:
注重法律诉讼程序
注重保护私有财产,以私法为主体
条文内容明晰,操作性强
注重法律公平
维护奴隶主的特权
(2)罗马法特点
②日耳曼法
③教会法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与发展
1.渊源
十二铜表法
《罗马民法大全》
①罗马法
中古时期,各日耳曼王国在记载和整理日耳曼人部落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一批成文法,称为“日耳曼法”,作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
教会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
大多数日耳曼法典尽管有法典之名,但既不存在法律的分门别类,更无私法与公法之分,而是习惯法的记载和汇编……法典体系凌乱,内容具体,反映出日耳曼人处于经济文化均比较低级的发展阶段,立法技术原始,尚不能做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
——何勤华《外国法制史》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发展
① 英美法系
普通法的产生与1066年诺曼征服有着密切的联系。(诺曼征服后)一方面保留了地方法院的继续运作,另一方面,对司法也进行了全面的介入。
——蒋啸《判例法研究》
②日耳曼法
③教会法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与发展
英国法律
真正起点
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原则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建立在习惯法基础上、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在英国逐渐形成。
(普通法)
传播
11世纪
诺曼征服
13世纪
《大宪章》
光荣革命后
12世纪前后
1.渊源
十二铜表法
《罗马民法大全》
①罗马法
中古时期,各日耳曼王国在记载和整理日耳曼人部落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一批成文法,称为“日耳曼法”,作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
教会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
3.形成体系
法国
成文法体系
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
世界性法律体系
13世纪后
1789年后
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日益成熟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与发展
在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制定了一系列法律
1804年
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它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一起被统称为“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与此前颁布的法律,构成了法国的成文法体系,最终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
②大陆法系
(民法系)
阅读教材,梳理大陆法系的形成过程。
结合p51【历史纵横】比较: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不同
区别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法的渊源
法官地位
涵盖国家
法官作用突出
判例法
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成文法
法官作用不突出
法国、德国、
意大利、日本等
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
立法与司法独立;体现议会至上的精神
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1).国家权力结构层面——
思考1:下列结构图反映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怎样的特征?
1.特征:
(2).法律内容——
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
思考:【历史纵横】和【史料阅读】从哪些角度反映出西方法律制度的特征?
坚持程序公正,无罪推定,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
(3).司法实践——
思考:再读【历史纵横】结合所学,从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发展视角看,
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反映出怎样的历史信息?
积极:西方法律制度在延续罗马法的传统的同时,也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诉求,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2.对西方法律制度的评价:
局限:但资本主义的弊端也在法律制度中有所体现。私有财产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个人权利的认定也在逐渐改进,难以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1.中世纪的宗教伦理与教化
基督教会学校的教育内容以其宗教信仰、道德为主要教育内容。而这些宗教信仰和道德并非一无是处。——范立民《基督教与中世纪教育》
思考1:结合教材,指出基督教以哪些形式“影响了中古时期欧洲人的生活”?
介入人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利用节日、纪念日渗透基督教精神。
开办宗教学校,宣讲教义
“十诫
1.除上帝外不可信仰别的神;
2.不可造、拜偶像;
3.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
4.当受安息日为圣日;
5.当孝敬父母;
6.不可杀人;
7.不可奸淫
8.不可偷盗;
9.不可做假证;
10.不可贪恋他人的财物。
积极作用:奠定了西方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维护社会安定,客观上促进教化和文化的发展,推动文明的进程和社会进步。
思考2:结合下列材料,分析基督教宗教伦理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七宗罪
傲慢、嫉妒、暴行、懒惰、贪婪、暴食、色欲
七艺
文法、修辞、音乐、算术、几何、逻辑、天文
消极影响:宗教伦理成为基督教控制人们思想的手段
思考3:速读【历史纵横】,宗教法庭审判说明基督教宗教伦理存在什么问题?
2、宗教改革后的宗教伦理与教化
财富不是万恶之源,而是上帝祝福的标志。——加尔文
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因信称义”
积极作用:新教伦理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
思考:结合所学和下列材料,评价新教伦理的积极作用?
新教提倡积极入世,鼓励人们发财致富。
世俗化的新教伦理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人们信仰新教其实就是在信仰资本主义。新教伦理赞扬劳动……新教伦理主张合理地追求财富……合理的进行消费……这些都是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坚持基督教基本教义,束缚行为,麻醉思想
3.迫害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异端”。
2.新教排斥其他教派,
引起多次宗教冲突
思考:请结合教材,举例说明【史料阅读】马克思对新教伦理评价的合理性。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宗教伦理与教化
英美法系(普通法系)
大陆法系(民法系)
《十二铜表法》
国家权力结构层面:
法律内容上:
司法实践中:
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权力制衡、三权分立
无罪推定原则
中世纪基督教的伦理与教化
新教的伦理与教化
①罗马法
《罗马民法大全》
程序公正:律师制度、陪审团制度
近代西方的
法律与教化
小结
发展
②日耳曼法
③教会法
渊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