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识变.应变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习近平接见2017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与会使节并发表重要讲话识变应变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01经济全球化02社会信息化03文化多样性0401世界多极化1、背景“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按照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新的国际体系”,“美国的领导是必不可少的”。——美国总统布什(1991年3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一)美国梦.单极世界识变·1阿富汗战争2001年10月,发动,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并打击了“基地”组织,此后美国的单边主义愈演愈烈。伊拉克战争2003年3月发动伊拉克战争并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历时8年)9.11事件2001年9月11日,4架美国客机被恐怖主义分子劫持。“9.11”事件是美国在和平期遭受的最严重的恐怖主义袭击,300人在这次事件中罹难。9.11事件后,美国迅速展开反恐行动。2、表现(1)中东局势动荡(2)使美国背上沉重的包袱3、影响作为超级大国之一的美国,由于二战后长期推行全球扩张政策,特别是深陷侵越战争而不能自拔,其国力的鼎盛时期到60年代末终于告一段落。巨额的战争费用,使财政赤字逐年扩大,到1968年已累计达605亿美元。对外贸易状况也开始显露出由盛而衰的迹象。西欧,日本商品大量涌入美国,美国对日本、西德、加拿大的贸易已由出超转为入超。美元危机频频发生,地位一落千丈。———吴于魔、齐世荣《世界史》1998年 伊拉克遭空袭1999年 科索沃战争2001年 阿富汗战争2003年 伊拉克战争2011年 利比亚遭空袭2017年 叙利亚遭空袭2020年 美国和伊朗爆发冲突世界多极化“极”即力量中心,一国或组织是否是国际关系中的一“极”,可以用以下一种或数种力量作为判断依据:(1)经济:在世界中占一定比重,且具有较重大影响;(2)政治: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和号召力;(3)军事和科技:有较强实力(包括核力量);(4)文化:较强的感召力,国民的文化素质高;(5)其它:较大的国土面积,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一定数量的人口。——据叶自成:《关于多极化格局的几点思考》(二)多极化趋势煤钢共同体: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罗马条约》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合作协议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合作进一步加强欧共体成立:部分主权让渡;冲击两极格局《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促使1993欧盟成立欧盟拥有28个成员国1952年1957年1958年1967年1992年2002年2013年2020年欧元启动:欧洲身份的象征1月31日,英国正式“脱欧”欧洲联盟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1993年成立,经济政治联盟)在国际舞台发挥独特作用俄罗斯联邦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②军事力量强大“一边倒”俄罗斯联邦独立之初,倒向欧洲1993年“东张西望”1996年全方位外交2000年多极化外交1.“东张”:强化“东方外交”2.“西望”:反对北约拉拢东欧国家1.改善与西欧、东欧国家的关系2.积极介入科索沃战争地解决3.重返中东政治舞台4.与中国建立“面向21世纪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5.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普京继续推行多极化外交日本冷战结束后,日本重新将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根据日本政府提出的有关政策目标和外交活动,日本实现政治大国的标志,一是取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另一个是取得对亚太事务的主导权。为实现上述目标,日本积极展开了立足于亚太的地缘外交。——马玉安《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地缘外交战略》保持经济大国,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时间 日本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1952—1960年 8.2 2.8 2.7 7.5 4.8 5.81961—1970年 11.2 4.1 2.8 4.8 5.8 5.6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中国2005年,马丁·雅克在《卫报》一篇评论中这样回顾1978年:1978年的尝试创造了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使世界重心东移,权力不再只掌握在欧美手中……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美国人看到了中国融入西方的“希望”,然而与此同时,一个日趋强盛的中国又令美国政府深感不安。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国际威望空前提高1978年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增长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开展多边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影响: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金砖国家(BRICS)展望五国(VISTA)新钻十一国(NEXT-11)02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识变·2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资本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科技全球化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新一轮扩展。资本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科技的全球化识变·2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经济全球化启动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二战后建立了国际贸易组织,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世贸诞生,将贸易、投资、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水平21世纪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提供短期贷款环节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世界银行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贸易与关税总协定使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二战后建立的国际贸易组织(三)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材料二:计算机革命和计算机新技术的兴起以各种方式创造出一个新经济,推动了经济大幅度增长。 近二十年来……交通运输方式的革新,不仅大大降低了费用,还大大节约了时间;通信方式的革新,通信的成本与时间都空前缩小......。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一: 冷战时期......两个平行市场的存在大大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及进行有效资源配置。80年代以来,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使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换为市场经济体制……当今世界,除极个别国家外,都迈向了市场经济轨道,实现了市场经济全球化。——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两极格局的瓦解、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②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馅饼?陷阱?①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③使商品和服饰更丰富,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材料一: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8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5%。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1990~1996年的6年中增加6倍。高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1980 38% 43% 42% 30%1996 40% 52% 52% 42 %材料二:下表是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牛仔大喇叭裤风潮可口可乐传入中国①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馅饼?陷阱?②大部分利润流入了西方发达国家,又导致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贫富差距的加剧材料一:非洲谚语:大象结合之日,便是蚂蚁粉身碎骨之时。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发达国家1970年 1992年33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97美元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材料二: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摘编自徐广文《经济全球化的研究视野》材料三:1960—1980年世界生产总值份额(百分比)(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馅饼?陷阱?③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 ”现象。(英国脱欧、美国退群)“美国优先”,美国“退群”!2017年1月,美国退出TPP协议2017年6月,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2017年10月,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8年5月,美国退出伊核协议2018年6月,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2018年10月,美国启动退出万国邮政联盟的程序2018年10月,美国拟退出美俄《中导条约》中美贸易战英国脱欧“美国退群”材料一:人口的惊人增加是许多环境问题的根源。随着人口的出生,污染的加剧,更多的栖息地和动物、植物物种消失,更多的自然资源被消耗。在近几十年,两个环境问题已经日益突出,生物多样性和全球变暖。——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材料二:恐怖主义是全球化世界的一个持久的特征。它并不是一种新的现象,因为历史上一直有恐怖主义,但是今天的恐怖主义以运输、通信和武器方面的进步为特色,实现了它对世界的最大影响力。——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人口压力和环境恶化全球恐怖主义材料三:2010年为2.14倍;2011年发达国家GDP总量为发展中国家的1.98倍;2015年发达国家GDP是发展中国家的为1.84倍。由此可见,南北双方的经济实力差距在逐年缩小,但是依然表现出巨大差距。——杜晓郁:《经济全球化调整期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南北国家经济水平差距较大材料四: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中,某些西方大国在不放弃政治军事手段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利用经济信息和技术手段来推行霸权主义,从而实现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的转变。经济强国正在通过以下四个支配手段来实现自身的霸权。——摘编自孟国碧著:《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经济主权研究》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霸权主义问题其他问题欧洲联盟由法、德等27国组成,发达国家占大多数。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五)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东南亚国家联盟发展中国家占多数,是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六)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合作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集团都有排他性,对集团外的国家和地区往往实行歧视政策,表明了集团化和全球化之间的矛盾关系。另一方面,每个区域经济集团都在集团内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一体化政策,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同时,集团与集团、集团与国家间又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使每个集团实际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环节、一个中介、一个过渡。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要充分估计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更要看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习近平,2014年11月28日至29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中国如何应对: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的方针,增强经济势力,维护经济安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并运用游戏规则。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探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当今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一是经济全球化造成了多个经济中心,而世界经济多中心化(多极化)铸就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二是经济全球化促使国际关系走向全面依存,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相互依赖、相互协调成为主旋律。冲突和战争解决不了经济问题。这就要求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也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三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面临的是全球问题,如环境、能源、跨国犯罪、核武器扩散等。这就决定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建立在各个主要国家之间的合作基础上,这样一种因素必然要求建立多极化格局。03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识变·3一部手机走天下(1)背景(2)基本特征(一)社会信息化的概念社会信息化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设施把社会的最基础资源——信息资源充分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的过程。(3)发展趋势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本质上是一场信息控制技术的革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入 21 世纪,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 )的时代潮流识变·3高铁车票“无纸化”(一)社会信息化的便利移动支付网上购物共享单车(1)信息安全(2)文化冲击(二)社会信息化带来的挑战高科技的未来和一个古老的问题2013年5月,美国情报机构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一位技术专家——爱德华·斯诺登,以惊人的方式揭露了另一个新问题。他通过《卫报》和《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公开了一些绝密文件,揭露了英美情报机构对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个人实施严密监听,搜集了大量私人通话和邮件往来的信息。这一发现造成了丑闻,将斯诺登置于危险境地。——勒尔.兹威克《千年年文明史》(3)人际关系疏离(2)舆论暴力漫画:“隐”忧(作者:徐骏)潘长江事件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文化差异04文化多样化(一)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不同文明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了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习近平(2017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日本服饰阿拉伯服饰印度服饰俄罗斯服饰中国苗服识变·4(二)文化多样性的挑战未来全球的冲突主要是文明的冲突……各文明根本的文化差别,世界变小后与人交互频繁,不同文化特色的互动激发了文化差别感觉和敌意,西方经济霸权地位影响下的文化模仿与归根,文化发展的排他性和独立性,这导致20世纪以来冲突避无可避。——据黄皖毅、邵鹏《国外文化全球化研究述评》(1)文化冲突(3)文化霸权(2)文化渗透各国的做法∶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中国的态度︰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应变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