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测量:长度与时间.--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2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测量:长度与时间.--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2页PPT)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三节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测量:长度与时间
01
了解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及常用单位,会进行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换算。
02
会进行简单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并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03
了解误差的概念以及误差的减小方法。
中心的两个圆哪个的面积大?
四边形的边是直的还是弯的?
人们的感觉总是可靠的吗?
要对物体的某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采用科学的测量工具。
1.我们可以用 测量课本的长度,单位是 。
2.你知道的长度单位还有: 。
3.你知道的时间的单位有: 。
尺子
厘米
千米、米、毫米
年、月、日、时、分、秒
常见的长度单位还有哪些?
微米、纳米、厘米、分米;
公里、里、丈、尺、寸;
英里、码、英尺、英寸。
各式各样的单位间比较、换算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个人们公认的测量标准——测量单位。
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SI)。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 ,符号: 。
常用单位及符号:千米( )、分米(dm)、厘米(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换算关系:
1 km= m;
1 m=10 dm= cm= mm=106 μm= nm。
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m
km
cm
1×103
1×102
1×103
109
长度的测量单位
各单位同“m” 的关系:
1 km = 1 000 m = 103 m
1 dm = 0.1 m = 10-1 m
1 cm = 0.01 m = 10-2 m
1 mm = 0.001 m = 10-3 m
1 μm = 0.000 001 m = 10-6 m
1 nm = 0.000 000 001 m = 10-9 m
1cm
1dm
1m
天文测量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是“光年(l.y.)”,即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
在实际的测量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测量工具。
测量长度的工具: 、 、游标卡尺等。
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长度的测量工具
直尺
卷尺
认识刻度尺
分度值:测量工具的 。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
量程:测量工具所测量的 。
最小刻度值
范围
学以致用
1.完成单位换算
课桌的高度约0.75 m=    cm;
人头发丝的直径约7×10-5 m=    μm;
链球菌半径约400 nm=     m。
2.观察自己的刻度尺,它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
答案 略
75
70
4×10-7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
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 )、微秒( )等。
时间的测量单位
1 h= min,1 min= s,
1 s= ms,1 ms= μs。
时间单位的换算
二、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s
ms
μs
60
60
103
103
时间的测量工具
测量时间的工具在古代用圭表、日晷、沙漏等,在现代常用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中经常用秒表来测量时间。
活动1:用刻度尺测量课本的长和宽
三、实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观察:了解你使用的刻度尺的 、分度值和量程。
2.放:(1)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 ;
(2)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量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
(用厚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要紧靠被测物体)
零刻度线
对齐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3.读:(1)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
(2)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注明测量单位。
垂直
4.记:数值和单位。
将测量结果填入教材第24页表1-1。
1. 辅助工具法
适用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等。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2. 软线、轮子法
软线法:适用于测较短的曲线长度,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A′
B′
A
B
地图测绘仪   
轮子法:适于测较长的曲线长度,例如运动场的跑道。
化曲为直: 把曲线变为直线
3. 累计法
适用于测量纸的厚度,细丝直径等。
活动2:用秒表测量脉搏跳动30次的时间
1.观察
观察教材第24页图1-28,秒表的量程为 、小表盘的分度值为________,大表盘的分度值为 ,此时秒表记录的时间是 。
2.使用
步骤1:按动秒表上的按钮,观察数字(或指针)的变化,了解秒表的使用方法;
步骤2:按动秒表清零键,使数字(或指针)归零;
步骤3:右手中指轻按左腕脉处,左手握秒表,按动开始计时按钮,读出脉搏跳动30次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30 min
0.5 min
0.1 s
136.1 s
3.记录
测量次数 时间/ s 平均值/ s
1
2 3 学以致用
1.下列选项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C
2.了解生活中的长度和时间,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填单位符号)
(1)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    ;
(2)某位同学的身高为168    ;
(3)一节课的时间约为45    ;
(4)播放一遍国歌的时间约为48    。
mm
cm
min
s
1.误差是测量值和 之间的偏差。
2.误差 (选填“能”或“不能”)消除,只能减小。
3.常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有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真实值
不能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四、测量误差
思考:误差与错误一样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案 误差与错误不同。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等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而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产生。
学以致用
小明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宽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35 cm,2.36 cm,2.36 cm,2.63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2.36 cm
1.根据图甲、乙、丙可读出:物体A的长度为    ,物体B的长度是    ,秒表的示数是    。
2.62 cm
2.6 cm
100.5 s
2.请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课桌的高度约为0.75    ;
成人一步的距离约70    ;
拇指的宽度约0.1    ;
一拃(伸开手掌拇指尖到中指尖的距离)约170    。
m
cm
dm
mm
3.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A.量程3 m,分度值1 mm
B.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量程3 m,分度值1 cm
D.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A
4.一天等于    秒。
86 400
5.小华和小明对硬币进行了一系列“体测”。
(1)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给硬币测“身高”,图中硬币的直径为_____cm。
2.52
(2)小华想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刻度尺直接测出一枚硬币的厚度h,小明认为此方法是不可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小华和小明讨论后,将N枚同样的硬币叠放,仍使用
这把刻度尺测出     ,一枚硬币厚度h=   。
一枚硬币厚度太小,刻度尺分度值较大,
测出的误差大
N枚硬币的总厚度H
(3)他们还想利用(1)中的刻度尺测量硬币的周长,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
答案 用没有弹性的棉线绕硬币一周,测出所用棉线的长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