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第二章 声的世界声音的特性第二节01了解声音的特性。0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03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04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05知道生活中常见声音音调和响度的区别。根据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完成以下内容:1.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当你用较大的力敲鼓时,鼓面的振动幅度较 ,听到的鼓声较 ,用较小的力敲鼓时,鼓面的振动幅度较 ,听到的鼓声较 。当你逐渐远离声源的时候,你听到的声音会变 。2.男低音歌唱家和女高音歌唱家演唱同一首歌,男低音发出的声音_____,女高音歌唱家发出的声音 。(均选填“低沉浑厚”或“清脆尖细”)振动大大小小小低沉浑厚清脆尖细3.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当慢划时,可以听到纸片发出的声音 ;当快划时,纸片发出声音会变得 。(均选填“低沉”或“尖细”)低沉尖细4.几个同学在玩“听音辨乐器”的游戏,让一个同学用手帕蒙住眼睛,找几个同学分别用口琴、笛子和小号演奏同一首乐曲,蒙住眼睛的同学总能又快又准地分辨出是哪种乐器在演奏,他主要是依据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 (选填“大小”“高低”或“品质与特征”)不同来判断的。品质与特征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一、响度阅读教材第43~44页,完成以下内容。1.物理学上把声音的 称为响度。单位常用 (dB)表示。2.响度与物体 有关, 越大,响度越 。3.人听到的声音强弱,还跟 和 有关。强弱分贝振动的幅度振动幅度大声音的传播距离分散程度实验结论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2.响度与物体 有关, 越大,响度越 ;振幅越小,响度越小。振动的幅度振动幅度大实验探究决定响度的因素当声源的振幅一定时:人耳距离声源越近,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声音的发散程度越小,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3.人听到的声音强弱,还跟 和 有关。声音的传播距离分散程度响度与波形振幅小响度大振幅大 响度小轻击音叉重击音叉响度的应用扩音器听诊器喇叭思考:1.声音是从声源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响度就越小,如何减小声音的分散?请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答案 两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可减小声音的发散;听诊器的导音管能极大程度地减小声音的发散。2.如图,是示波器显示的某音叉发出不同响度声音时的两个波形图,哪个响度大?答案 甲 1.(多选)(2024·西安碑林区模拟)如图是某校“胸怀凌云志,砥砺勇攀登”活动开幕式的情景,慷慨激昂的鼓声使同学们热血沸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用力敲击鼓面是为了增大响度C.距离击鼓地点远和近听到声音响度相同D.鼓声越大,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CD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用力敲击鼓面,鼓面的振动幅度增大,是为了增大响度,故B正确;人们听到声音的强弱跟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关,故C错误;声音传播速度与声音的大小无关,故D错误。2.(2024·陕西)华阴“老腔”是陕西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者演唱时声音响亮,使远处的观众也能听清。“响亮”描述的是声音的 大。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以 为介质传入人耳的。 响度空气不同种类的乐器都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原因之一就是这些乐器可以演奏出丰富的音调,声音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古琴箫编钟小提琴二、音调阅读教材第44~45页,完成以下内容。1.我们把声音的 称为音调。高低2.音调与发声物体振动的 有关,物体振动越 ,音调就越 。快慢快高(如果物体在1s的内振动100次,它的频率就是100Hz。)3.物理学中,物体振动的快慢用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来表示,称为 ,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频率赫兹Hz4.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用小硬纸片在梳子上划过,一次划得快些,另一次划得慢些,听小纸片发出声音的高低,观察小纸片振动的快慢。观察结果:硬纸片划得越 ,音调越高;划得越 ,音调越低。快慢铜管乐器的号体越大,音调越低;号体越小,音调越高。竖琴的琴弦越长越粗,音调越低;越短越细,音调越高。编钟钟体越大,音调越低;钟体越小,音调越高。物体振动的频率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一般来说:大而长的物体振动频率低,小而短的物体振动频率高;物体越短、越细、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我们如何知道一个声音的频率是多少呢?我们可以用示波器或用电脑配合相应软件来测量声音的频率。思考:观察甲、乙音叉发声时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哪个音叉的音调高?答案 相同时间内,乙的波形更密集一些,乙振动的频率高,音调高。 1.(2023·辽源东丰县期末)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音调的是( )A.“引吭高歌”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C.“请勿高声喧哗”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D解析 “引吭高歌”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小,故A错误;“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就是不敢高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小,故B错误;“请勿高声喧哗”就是不要大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小,故C错误;“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是指声音的音调高,难以唱上去,故D正确。2.(2024·宿迁泗阳县模拟)小利在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个水瓶琴,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瓶中空气柱 产生的。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越靠近 (选填“左”或“右”)端音调越高。 振动右解析 用力在瓶口吹气,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从左往右瓶内空气逐渐减少,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瓶子内空气柱振动频率越来越快,所以声音的音调会越来越高。三、音色阅读教材第45~46页,完成以下内容。1.声音的特性除了音调、响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 ,这反映了声音的 和 。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 。3.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声,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音色品质特色不同音色活动 观察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波形不同乐器发出音调相同的声音,频率相同,但波的形状 ,即 。不同音色不同 1.(2024·天津静海区模拟)听到教室外楼道咳嗽声,同学们就能判断出是班主任来了,教室里马上安静下来,同学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音量C2.(2024·平凉模拟)某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延时服务活动。如图所示,这是同学们练习葫芦丝的情景,吹葫芦丝时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我们能区分葫芦丝和陶笛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均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音调音色解析 吹葫芦丝时,葫芦丝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按住不同的孔,可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不同乐器的音色一般不同,能区别葫芦丝和陶笛,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1.(2024·深圳模拟)中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杰出的艺术创造和丰富的情感记录,是我们代代传承的文化瑰宝,其中有很多描写声音的诗词,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指声音的响度没变B.“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由笛子的振动产生的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D解析 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乡音无改是指声音的音色没变,故A错误;笛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D正确。2.(2024·苏州姑苏区期末)在操场上要呼唤远处的同学,常将双手合成喇叭状围在嘴边,其目的是( )A.提高发出声音的频率B.改善接受声音的音色C.减少声音的分散D.提高听到声音的音调C解析 双手合成喇叭状围在嘴边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声音集中向一点传播,这样可以加大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3.(2024·乐山)如图所示的贾湖骨笛被认定是华夏祖先9 000年前的造物。吹奏时按压骨笛不同位置的气孔,可以改变笛声的( )A.响度B.音色C.音调D.速度C解析 吹奏时按压骨笛不同位置的气孔,可以改变空气柱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笛声的音调。4.(2024·赤峰)艺术节上,我们远远地就能分辨出是二胡声还是古筝声,这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 )A.音调 B.响度C.频率 D.音色D5.(2024·安庆望江县模拟)如图所示是小军自制的二胡,二胡底部用可乐罐制成的琴筒贴有薄膜并开有3个音窗,琴筒是用来改变琴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 响度解析 二胡的琴筒是共鸣箱,琴筒的作用是弦的振动引起箱内空气的振动,从而增大声音的响度。6.(2024·赣州于都县期中)2023年12月9日,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在赣州于都举行。如图所示是百人吹唢呐的场景。唢呐声是由于空气 产生的;远处居民在家也能辨别出唢呐声是根据声音的 进行判断的。振动音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