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 透镜的应用第3节0102能利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凸透镜成像在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和显微镜中的应用。猜一猜:这是什么眼镜1.眼睛中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__________,视网膜相当于_________,物体在视网膜上成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像。2.当u>2f时,成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像;当f<u<2f时,成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当u=2f时,成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当u<f时,成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 像。凸透镜光屏缩小倒立实倒立缩小实倒立放大实倒立等大实正立放大虚凸透镜的应用:1.放大镜放大镜的镜片相当于_______透镜,放大镜成________、正立的________像。凸放大虚FF2F2FAA’A’思考:为了观察到放大的虚像,物体应该放在离放大镜多远的位置才合适呢 为了使观察到的像更大,应该怎样移动放大镜呢 答案 物体应该放在放大镜一倍焦距以内;为使观察到的像变大,物体应该离凸透镜远一点,但是不能超过一倍焦距。(2024·周口三模)如图所示是用放大镜观察一只蚂蚁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放大镜靠近蚂蚁时像变大C.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D.此时看到蚂蚁的像是虚像D2.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①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一组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像。②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③反光镜:反光镜有两个反射面,一面是平面镜,在光线较强时用;另一面是凹面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在光线较暗时用,它们的作用都是反射一部分光透过载玻片,增强物体的亮度。倒立放大实正立放大虚物镜目镜FFA BB’ A ’B ’ ’A ’ ’细小的物体(2)显微镜的成像物体在物镜的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通过物镜所成的像在目镜的1倍焦距内,目镜对放大的实像进行放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目镜显微镜的光路图:相当于投影仪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目镜3.望远镜(1)望远镜的构造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每组透镜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如图所示。凸透镜FF2F2FFF(2)望远镜的原理望远镜的光路图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相当于放大镜.如图,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 )A.显微镜 B.投影仪C.放大镜 D.照相机D4.投影仪投影仪上有一个用凸透镜做成的镜头,投影片上的图案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倒立放大1.(2024·朔州阶段练习)为了规范交通行为,南宁市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B.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C.凹透镜,成放大的虚像D.凹透镜,成缩小的虚像B2.(2023·广安期中)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由凸透镜组成的,它们的成像情况是( )A.远处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正立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B.远处物体通过物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C.远处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再经过目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D.远处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B3.(2024·咸阳阶段练习)如图,该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天体的科学家是开普勒B.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C.远处景物通过物镜成缩小的像D.①是物镜,②是目镜C4.如图所示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投影仪,下列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D.在屏幕上可以看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C5.如图所示是小东使用放大镜欣赏邮票时的情景。下列光路图能反映其成像原理的是( )C解析 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用放大镜观察小蚂蚁的形体时,观察到蚂蚁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知,凸透镜成虚像时,放大镜靠近蚂蚁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小,所成的像变小。解析 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解析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的现场照片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远大于像到镜头的距离,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B。解析 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故选B。解析 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天体的科学家是伽利略,故A错误;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故B错误;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靠近眼睛的是目镜,离眼睛较远的是物镜,故D错误。解析 平面镜能将光线进行反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可以将光线反射到各个方向;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解析 使用放大镜欣赏邮票时的情景属于凸透镜成像,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图中为小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B图中为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图中蜡烛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图中蜡烛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