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社会与法治试题永嘉县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考生注意:1.本试题卷分判断题、选择题和综合题三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全卷采用闭卷形式。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历史与社会部分一、判断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1.从半球位置看,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极地地区人迹罕至,不存在环境问题。()3.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进一步促进了南北方的交流和发展。()4.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两宋时江浙一带粮食产量高的现象。()二、选择题(本大题有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走进非洲”地理知识竞赛中,某同学抽到一张题卡,根据题卡完成5-6题。题撒哈拉以南非州的人地关系园一一一一一一一热食供应当伏源林!不足增长过快乙思性环粮食产里下降自然灾麦频发①者是草地③生态环坡思化②保护草拍@生态环境改垂第5.6题图5.题卡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的内容是()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6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A粮食产量下降B.自然灾害频发C人口增长过快D.森林面积锐减海上生命锈根据右图,回答7-8题。一一一航海线7.图中所有的航海线均经过(第7.8题图A.马六甲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C苏伊士运河D直布罗陀海峡8图中,甲为()A.大西洋B.太平洋C.北冰洋D.印度洋1七年级(下)社会与法治试题9.【“薯”与中国】清代官员陆耀在《甘薯录》中写道:“(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乾隆诏令颁行此书。这体现出当时()A.政府重视推广高产作物B.甘薯成为主要粮食作物C.人地矛盾得到彻底解决D.农业生产技术取得突破10.【“薯”与世界】2024中国(海口)国际三薯(即马铃薯、甘薯、木薯)发展大会正式发布《国际三薯产业协同发展倡议》,积极对接我国政府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这有利于()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②开展全球环境治理合作③拉大不同国家发展水平④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1.有学者评论:“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下列制度中,最符合此观点评价的“政治文化”的是()A.分封制B.科举制C.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12.某班开展探寻“唐朝盛世”主题性学习,下表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表格信息说明()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开元盛世(唐玄宗)治国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抑制权贵,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理政经济关注民间疾苦,减轻百姓负担,鼓励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兴修水利,改革税制①重视民生发展是治国理政的关键②文化繁荣才能推动盛世局面出现③政治清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④盛世的开创需要统治者励精图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辽、西夏、金等政权在崛起过程中大都效仿唐宋官制建立统治机构,并创制本民族文字,这些现象反映这一历史时期()A.政治模式僵化B.民族交融深化C.文化隔阂消解D.经济交流密切.14北宋名臣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这反映北宋治国特点是()A.分化相权B.休养生息C.重农抑商D.崇文抑武15.思维导图可以系统展示知识,整合信息。请为以下思维导图确定最合适的主题()废除丞相设置厂卫权分六部监视官民万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A.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B.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C.朱元璋强化专制皇权D.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