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6张PPT)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发展大势和国家发展全局,着眼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围绕中国教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以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为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形成完整丰富的思想体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深刻阐述了: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由谁培养人 几个教育的最基本问题。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寄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2024年9月9日-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二、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学理阐释。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2025.1.192019年5月,教育部课题组,编写了《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2020年7月,教育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总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引中国教育前进方向第一章: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第二章: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第三章: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第四章: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第五章: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第六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第七章: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第八章: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第九章: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第十章:加快教育现代化 第十一章:建设教育强国第十二章: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十三章:推进教育公平第十四章: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第十五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十六章: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第十七章: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导言: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遵循第一讲:教育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第二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第三讲: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第四讲:我国教育最鲜亮的底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第五讲:教育发展要走自己的路—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第六讲:增强人民的教育获得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第七讲: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第八讲:实现中国梦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第九讲: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立德树人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2019年5月,教育部课题组,编写了《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一、各级各类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三、立德树人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四、立德树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2020年7月,教育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二、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三立德树人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四立德树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3各级各类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学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中,始终强调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一)各级各类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次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则进一步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各级各类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将“立德树人”的定位置于“全面发展”之上,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丰富和发展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重大发展,是党的教育理论创新的最新,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深刻含义:一是立德树人提示了教育的本质,是对教育本质的最新认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党对教育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本质的新认识。二是立德树人提示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突出地位,强调促进人的德性成长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体现了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新要求。三是立德树人提示了道德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强调德性成长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体现了党对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一)各级各类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一)各级各类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四育”提升为“五育”,彰显了劳动的价值,意义重大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各级各类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国无德不兴:“德者,本也”德对于个人、对于社会,都有基础性意义,是整个国家、民族、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实现中国梦——国富民强和民族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价值支撑。德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作用。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二)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3年在山东考察时)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人无德不立:“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做人是做学问、干事业的前提。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提出:“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是恒远。我党用人标准是德才兼备。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德高望重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二)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3年在山东考察时)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人无德不立:无德便无师;德之所存,师之所存。师德是教师资格“第一通行证”。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师。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教师大计 师德为本。在教师评价上,坚持师德师风第一(师德一票否决)。(二)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3年在山东考察时)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学校要承担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职责,着力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回信立德: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树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学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三)学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各级各类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办学的根本。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立德为根本。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三)学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三立德树人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四立德树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以德领才、以德蕴才、以德润才。(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一)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五)加强劳动教育和实践教育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他鼓励广大青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一)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途径:1.要好学、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好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的培养;(孩子的厌学)学习主动性的唤醒;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育的最大价值在于唤醒!学生的主动性,内在动力。)(一)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途径:2.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博学重视学习,是习近平同志的一个鲜明特点。习近平:“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从四个不同层面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一)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途径:3. 要详细地探询知识,刨根问底,真正弄懂——审问“审”意为详细、周密。4.是要慎思,要学会思考,善于举一反三 ——慎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5.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明辨(三观要正:分苹果)6.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笃行所谓“知行合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丰富的实践反过来也能提升人们明辨的能力。(一)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求必须“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2015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指出,要从小学习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一个人要做出一番成就 ,就要有自己的志向。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大学生:“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2.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作用3.广大师生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4.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氛围(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2.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作用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其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使之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教育。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要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2.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作用要在少年儿童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适应他们的年龄和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向他们提出了——十六字要求——“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 [习近平:《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31日。]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3.广大师生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先后提出“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殷切希望,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这些重要论述,为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指明了方向,必将吸引和激励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培养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3.广大师生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1)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人师表(2)在“阅读、行动、反思、交往”中学习,积极进取(3)身教重于言教,乐业成就幸福(4)以积极生活方式,塑造健康自我(5)在“隐”和“微”上下功夫,把修养落到实处(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4.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氛围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也不能单纯依靠学校的力量,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以榜样的力量引领社会风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法治建设和各项社会制度中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和法治化。家庭、家教和家风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环境建设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大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永续繁衍的血脉,绵延不绝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记录,民族精神的追求和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助力(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仁爱:中华文化的核心力量民本: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诚信:中华文化的做人准则正义:中华文化的伦理原则和合:中华文化的独特品质大同:中华文化的社会理想(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如何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认真学习领悟、深入阐发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文化精髓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将其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蔚然成风。【习近平:“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锻造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培育了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四育”提升为“五育”,彰显了劳动的价值,意义重大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五)加强劳动教育和实践教育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实践教育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青年要“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五)加强劳动教育和实践教育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三立德树人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四立德树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2012年11月15日,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与中外媒体的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感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三、立德树人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德树人,既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标准,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具有为人生奠基的重大意义,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综合利益诉求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成学之教”:只有有利于满足人的学习需求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每个人提供适合的教育机会,不是人人都能上重点大学)二是“成人之教”:只有有利于满足人的成人需求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身心健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积极向上的人)三是“成业之教”:只有有利于满足人的就业谋生需求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要唤醒人的职业意识,要为人的就业谋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是“成己之教”:只有有利于满足人的终身发展需求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要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要引发、培育、呵护人的终身学习兴趣和能力)五是“幸福之教”:只有有利于满足人的终身幸福生活需求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要为人生幸福奠基)三、立德树人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三立德树人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四立德树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四、立德树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发展素质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坚持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必须系统推进以下四个方面的改革:(一)必须建立协调各方的共同育人观(二)必须树立育人为本的教师职业观(三)必须统筹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观(四)必须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政绩观和教育评价观四、立德树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三立德树人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四立德树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要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师德,又要有真才实学。新时代新形势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既包括思想品德、知识学识、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身体素质、艺术修养、人文气质、劳动技能。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我们要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具有爱国情怀,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坚持立德为先、修身为本,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具有丰富学识、真知灼见、世界眼光;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高远志向,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 的人生态度;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具备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要下功夫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怎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二是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三是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四是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五是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六是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要下功夫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怎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要下功夫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怎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要下功夫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怎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要下功夫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怎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是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要下功夫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怎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五是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要下功夫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怎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六是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努力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中国梦的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活力,最富有梦想,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二立德树人是人才成长的根本规律三立德树人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四立德树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考题:结合你的岗位实际谈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的?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