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Unit 6 Beautiful landscapes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整体介绍】本单元主题属于“人与自然”,涉及的主题群是“自然生态”。本单元内容围绕“The charm of beautiful landscapes”展开,设计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看等多方面的任务。本单元包含了紧扣话题的四篇说明文、一篇广告和六篇对话,在具体语境中呈现了如何描述一种自然景观。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包括运用核心句型和重点词汇书面介绍一种景观,同时能够在口语交际中谈论旅游计划,约定户外活动等。通过语调的三种类型,不定代词的用法,以及由How和what引导的感叹句来表达感受,深化对大自然的了解与热爱。本单元教学主要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通过阅读理解,问题回答,小组讨论,思维导图,绘画创作,独立思考等不同任务的完成的同时进行语言学习。旨在通过不同环节任务设置,单元话题的学习,帮助学生鉴赏地球美景,在语境中了解不同美景,学会使用所学语音语法及相关表达描述特殊的美景,从而更好地领略地球的美。同时鼓励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分类整合信息,提高学习效率,最终为传扬中国地理美景做贡献。【文本分析】教材板块 课型 语篇内容 (What) 语篇意义 (Why) 语篇特征 (How)Welcome to the unit 导 入 课 本部分包含两篇听力。第一篇听力是Daniel作为地理俱乐部的成员,在学习自然地理的知识,简单介绍了海洋,沙漠,森林,山河和平原的特征。第二篇听力是Daniel和Jenny围绕长江展开的一段对话,介绍了长江。 这两篇内容都与地理知识有关。两篇内容旨在让学生能够对自然景观有简单了解,并能进行讨论。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交际意识,还能够锻炼学生有关地理的英文对话能力。 这两篇内容都是基于地理俱乐部Daniel的视角开展的,第一篇使用填空的方式带领学生了解不同景观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填写关键词,加深印象。第二篇使用对话的方式来讨论河流的基础知识,不同类型的疑问句来引起对河流内容的讨论,并且使用了感叹句,倒装句来评论河流。Reading (1+2) 阅 读 课 两篇说明文的主题是“人与自然”,文本分别来自地理杂志和日记。语篇一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介绍了四种不同的风景地貌:河流,沙漠,海洋和森林。语篇二包含了三个地理俱乐部成员对于自己向往的地方的介绍。 语篇一介绍了自然风景地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旨在使学生对河流,沙漠,海洋,森林等常见的自然风景地貌获得专业的感知,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关注以及对不同地貌的不同特征的了解,进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语篇二旨在让学生基于三名地理俱乐部成员的地点介绍,让学生对自己向往的景观展开思考,从而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并能够讲解自己想去的地方。 语篇一采用并列式结构,借助第一人称,引出了河流,沙漠,海洋和森林四种常见的自然风景地貌以及各自的特点。同时采用了形容词,正向和负向的动词,描述景观的名词来描述不同的景观,并使用了拟人手法让文章描写更为生动。语篇二以第一视角展开,从景点的特征,作者的心情等来描述不同的景观。其中在描述过程中运用了一些转折词和比喻的手法来描述景点,并运用了词组来表达自己急切的心情。Grammar 语法课 语篇一采用对话形式学习不定代词,展示了Millie、Simon、Daniel、Sandy这几个人物就围绕着一个独自坐在营火旁的男子所处的露营场景进行了观察和讨论,比如营火、帐篷内的情况等。语篇二通过两个对话引导学生学习what和How表达情感,第一个对话是Sandy和Daniel欣赏四川黄龙的对话。第二个对话是Mr.Wu和Daniel在讨论松花江的美丽,狭长和有用,最后Mr.Wu表示要问一问每一个学生最喜欢的景观。 通过两个语篇,学生可以正确运用不定代词和“what”和“how”表达强烈情感。学生在语篇一种学会描述场景、表达观点的对话情境中自然地去使用不同的不定代词,掌握其用法及表意功能。语篇二学生要学会描述景点并且学会使用感叹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语篇一将不定代词的使用分为四种情况,包括“somebody...”“anybody...”“everybody...”“nobody...”。同时对表示人和表示物的不定代词进行了进一步划分,对话和填空呈现了不定代词的语法功能。语篇二介绍了分别使用“what”和“how”表达强烈情感的感叹句的使用场景,对话呈现了感叹句“what”和“how”的语法功能。Pronunciation 语音课 本节课涉及的语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依旧和本单元“人与自然”的话题密切相关。在这篇对话中,Sandy 和 Millie 讨论了周日去 Sunshine Forest Park 散步和骑车的内容。 本课时的语篇与学生的自然生活紧密相关。目的是通过日常对话情境让学生分析不同句子的语调,检验对语调三种类型的掌握情况。 本文是一篇对话,语言贴近日常生活口语表达的特点。为学生掌握语调提供了支撑。具体语调要根据上下文情境和表达意图进行分析。Integration(1) 听说课 本课时是一篇说明文、一篇广告以及一个人物对话。其中第一篇文章涉及两个短篇说明文,分别讲述了丹霞地貌的秀丽风景和雅丹地貌的组成等。第二个广告是一篇填空题,主要内容涉及云南省的石林,西双版纳,玉龙雪山和泸沽湖的特点介绍。最后一个对话是Daniel和Millie关于想去的地方所展开的话题。 本课时旨在引领学生了解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从而引起对不同地貌特点的关注。能够从广告中学习到关键词从而介绍不同的景点,并且使用英文讨论自己对不同景点的感受。最终能够领略到地球风光的美好,欣赏大好山河。 第一篇文章使用了优美的辞藻来描述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第二篇广告用了简洁的语言形容云南省的几大著名景点,同时还用了比喻的手法来描述玉龙雪山。第三个对话使用了what和how来加强情感,并使用了不同的提问方式来问询想去的地方。Integration(2) 写 作课 本课语篇是一篇介绍中国美丽风景黄山的说明文。从名称、 地理位置、著名之处、以及在黄山可以进行的活动等四个方面介绍了黄山美景。 本课时的语篇与学生的自然生活紧密相关。本篇文章以黄山美景为例,旨在为学生进行美景写作提供内容思路,有用表达。激发学生对黄山乃至其他自然美景的向往,进而热爱中国自然风光,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文是一篇选自介绍中国美丽风景黄山的说明文。文中呈现了描述地理位置的语言,描述景观著名之处的表达,以及描述人类在景观进行活动的表达等。 通过列举黄山的地理位置,著名之处和可进行的活动,使读者对黄山有更全面的了解。二、主题、子主题提炼三、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划分单元教学目标 语篇内容 课时本单元学习后,学生能够: 简要介绍地貌特征以及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处自然景致,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法。 分析如何描写自己想去的地方,关注思路和语言表达,描述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并向他人介绍。 Different landscapes 1课时Four main landscapes 2课时正确运用不定代词描述图片中的人与物,和同伴谈论自己喜欢的风景图片,使用感叹句表达自己的情绪。 A.Using indefinite pronounsB.Using what and how to express strong feelings 1课时标注文本中句子的升降调,并能用正确的语调交流周末出游的细节信息,创编对话,使用正确的语调来表达不同的想法,并能就同伴的表现给予纠正性评价。 Intonation 1 课时谈论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描述其特征,解释喜欢的原因。 仿写一篇描述中国另一自然景观的文章,在仿写的基础上增进对国内自然风景的了解和热爱,唤起热爱自然、欣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 Landscapes of China (1) 1课时Landscapes of China (2) 1课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