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导入新课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学习目标(1)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发展和罗马帝国的扩张、衰亡过程。(时空观念)(2)了解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通过分析《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意义,认识古代罗马对西方文明的历史贡献。(史料实证)(3)了解屋大维和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分析罗马由贵族共和制逐步向元首制转变的原因,认识地跨三洲的罗马帝国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目录CONTENTS目录CONTENTS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二、罗马帝国《十二铜表法》三、罗马帝国的衰亡壹·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一)地理环境农牧业和航海的条件优越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山地众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西部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地理信息文明基础罗马城邦公元前1000年左右罗马城邦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台伯河畔兴起。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二)城邦兴起永恒之城——罗马城的起源台伯河畔自公元前1000年左右,众多民族迁移到意大利半岛,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兴起。相传罗马城的创建人是孪生兄弟罗慕路斯和勒穆斯。他们的母亲是一位国王的女儿。她的叔叔篡夺了王位,并派人把她生下的这对孪生兄弟抛到台伯河。两个孩子被冲到河岸上,一只母狼照料他们。后来,一对牧羊夫妇收养了他们。兄弟二人长大后,得知自己的身世,合力杀死篡位者,恢复了王位,建立了新城。后来,新城被命名为“罗马”。相关史事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三)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相传,公元前753—前509年属于古罗马王政时代。其最后一个国王统治残暴,引起人民的不满,君主制被推翻。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开始了将近五个世纪的共和时代。共和制相较于王政时代,最大的外在差别就是不存在终身任职的王。由王政时代(君主制)→共和国时代(贵族共和制)共和国,拉丁文是“公共事务”即共同管理。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政体形式,它与君主制相对。采用这种政体的国家称为共和国。1.建立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三)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权力最大)元老院执政官保民官公民大会(最高官职/日常政务/选举/两名)(形式上最高权力机关)掌握行政权,任期一年期满后进入元老院有权监督执政官批准选举案、决议案制定提交法律监督(对不利于平民的决议拥有否决权)300名贵族罗马共和国权力机关示意图罗马共和国实质是奴隶制的贵族共和国元老院是国家的决策机构,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元老院,公民大会,执政官,保民官互相制约的分权体制。2.统治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三)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3.《十二铜表法》习惯法成文法我要有成文法!我可以随意解释法律!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并默认的社会生活法则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贵族法官可随意解释(伸缩性和不确定性)时间:名称:内容:BC450年左右《十二铜表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引起平民的强烈不满和斗争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三)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3.《十二铜表法》第3表 第3条:债权人有权将不能如期还债的债务人远交法庭、戴物拘禁、出卖为奴,甚至处死;第5表 第3条: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第8表 第3条:折断自由人的骨头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第9表 第1条: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第11表 第1条:贵族和平民,不得通婚。——《十二铜表法》引自[意]格罗索著,黄风译《罗马法史》依据材料分析《十二铜表法》涉及哪些内容?所有权和债务权维护贵族利益实质:维护奴隶制贵族利益有鲜明的等级色彩保护私有财产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三)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3.《十二铜表法》第9表第2条: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的权力。第3条:经长官委任的承审员或仲裁员,在执行职务中收受贿赂的,处死刑。第4条:执行死刑时由刑事事务官监场。对一切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诉。第6条: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十二铜表法》引自[意]格罗索著,黄风译《罗马法史》强调法律的公平和程序《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舍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屈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摘编自郭守兰、曹全来《西方法文化史纲》意义: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三)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64-前146年罗马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罗马征服东地中海地区罗马共和国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4.对外扩张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随着三次布匿战争,罗马进入一个连锁反应:征服导致进一步的征服。原因之一是罗马拥有压倒一切的力量:清除迦太基后,它成了地中海头号强国。原因之二是征服能带来明显的好处,从每个新地区可获得源源不断的战利品(黄金)、贡物和奴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征服扩张给罗马带来了哪些直观收益 土地财富奴隶——整理自杨共乐:《罗马共和政体衰亡原因新解》(三)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4.对外扩张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三)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4.对外扩张贩卖奴隶角斗士斯巴达克奴隶起义罗马大竞技场遗址外景斯巴达克起义衰落: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贰·罗马帝国二、罗马帝国(一)建立过程在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军事领袖威望不断上升,取得了政治权力,逐渐演化为独裁者,公元前64年至前44年凯撒、庞培、克拉苏所在的前三头政治时期,结束了以元老院为权力中心的议会制。庞培,勇敢善战,于前三头同盟中势力最强,剿灭地中海海盗,征服小亚细亚和叙利亚等。克拉苏,军事家、政治家、声名显赫的罗马首富,曾帮助苏拉夺权建立独裁统治。凯撒,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并且以其优越的才能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奠基者。恺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二、罗马帝国屋大维首创“元首制”屋大维人物扫描屋大维表面上维护共和制传统,没有称帝,保留元老院,他成为首席元老。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的尊号。他曾经说:“我接受的是一座砖造的罗马城,却留下了一座大理石的城市。”帝国前期的百余年间,罗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继续对欧、亚、非洲地区进行征服战争。同时,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强盛期。公元前27年帝国建立标志(二)帝制建立二、罗马帝国(三)黄金时期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内湖”不列颠、莱茵河、多瑙河非洲撒哈拉沙漠大西洋幼发拉底河上游罗马与汉朝是当时世界上国力和文明制度都遥相辉映的东西方大国。汉朝与罗马因为丝绸之路,早就彼此相知,罗马曾派出了使者到访洛阳。叁·罗马帝国的衰亡三、罗马帝国的衰亡(一)危机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什么?实质是奴隶制危机1.帝国后期,以奴隶为主的劳动力严重短缺;2.公民养尊处优,成为寄生阶级。3.统治者穷奢极欲,社会奢靡享乐之风盛行。三、罗马帝国的衰亡(二)衰亡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政治、经济大危机375年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结束,进入封建社会。公元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一分为二,分别传给两个儿子,帝国正式分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东罗马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继续存在了约一千年。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旧名为拜占廷,故称“拜占廷帝国”。课堂小结BC1000年罗马城邦兴起BC509年BC27年东罗马帝国建立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4世纪末西罗马帝国BC2世纪称霸地中海BC73年斯巴达克起义2世纪版图横跨欧亚非罗马共和国政治法律共和制《十二铜表法》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罗马帝国“条条大路通罗马”屋大维“元首制”黄金时期“罗马的建成非一日之功”肆·巩固练习1.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则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在罗马法学中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法典是( )A.《汉穆拉比法典》 B.《罗马民法大全》C.《十二铜表法》 D.《人权宣言》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迈出罗马法建设的第一步,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的法律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年-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它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在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过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C项正确; 《万民法》是罗马法中调整非罗马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法律,A项正确; 《汉穆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制定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排除B项;拿破仑时期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排除D项。 故选C项。2.《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不得为任何人的个人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这反映出罗马法律( )A.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原则 B.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C.是后世欧洲法学的渊源 D.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B解析: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罗马法的特点。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材料“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反映出罗马法律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B符合题意。罗马法律没有体现人民至上的原则,A排除。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B。3.古代历史上罗马的政体经历了两次转型,第一次是从“王政”到共和国,第二次是从共和国到帝国。其中第二次转型( )A.标志是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B.使罗马逐渐进入一个黄金时期C.直接导致罗马分裂为两个帝国 D.使帝国在日耳曼人打击下灭亡B解析: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故B正确;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与转型无关,排除A;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与从共和国到帝国的转型无关,排除C;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排除D。故选:B。4.史书记载:“屋大维平息了罗马的内战,授予自己‘奥古斯都’尊号。他总揽军政大权,元老院名义上仍是国家机构,但实际决策皆由他掌控。”这一变革标志着( )A.罗马开始推行成文法体系 B.罗马共和国转变为帝国C.布匿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D.凯撒遇刺引发政治动荡B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罗马共和国末期,凯撒成为终身独裁官,但是凯撒被杀后,内战再起,而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并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罗马也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B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开始推行成文法体系的标志,排除A项;布匿战争发生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而屋大维创立元首制是在公元前27年,排除C项;凯撒遇刺引发政治动荡是材料变化的背景,并不是其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5.拉丁语最初为意大利半岛中部西海岸拉丁部族使用的语言,到公元2世纪,拉丁语作为行政语言传播到西地中海的岛屿、伊比利亚半岛和高卢(今法国),直至多瑙河流域的达齐亚(今罗马尼亚)。拉丁语的传播是由于( )A.雅典城邦兴起 B.罗马帝国的扩张 C.亚历山大东征 D.阿拉伯人的传播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建立,公元前27年演变为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不断扩张,到公元2世纪进入黄金时期,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结合罗马扩张的历史可知,拉丁语就是随着罗马的扩张而传播到欧洲各地的。故选B。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