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课件(31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课件(31张PPT 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导入新课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学习目标
(1)了解基督教兴起的原因与过程,理解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和法兰克王国时期的地位与作用。(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通过《5—6世纪的法兰克王国形势图》和教材内容,获取有效信息,了解法兰克王国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线索,明确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3)认识到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目录
CONTENTS
一、基督教的兴起
二、法兰克王国
三、封君与封臣
四、查理曼帝国
克洛维
壹·基督教的兴起
一、基督教的兴起
时间
公元1世纪
地点
古罗马帝国巴勒斯坦一带
背景
生活在罗马帝国的古代犹太人,
多次反抗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
起义遭到血腥镇压。人民把希望寄托宗教,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基督教应运而生。
基本
教义
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教导人们
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发展
4世纪末,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
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阅读课本,归纳基督教兴起的概况?
一、基督教的兴起
基督教圣城
耶路撒冷
基督教经典
《圣经》
基督教建筑
巴黎圣母院
圣诞节: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日,为庆祝耶稣诞生,定于每年的12月25日为圣诞日,又名“耶诞节”;公元纪年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
复活节: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礼拜日(3月21日到4月25日之间)。
感恩节:为美国基督教的习俗节日,起源于1921年,初为迁就美洲的清教徒庆祝丰收的节日。具体日期多经更改,1941年起定为11月第四个星期四举行。
贰·法兰克王国
二、法兰克王国
阅读课本,归纳法兰克王国的概况。
建立时间:
版图:
建立者:
首都:
公元481年
克洛维
已经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
巴黎
蛮族王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 。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逐渐成为西欧最强大的王国。
(一)建立
二、法兰克王国
(二)统治措施
阅读课本,归纳克洛维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和作用?
克洛维
宗教措施
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作用
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土地政策
保留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
作用
取得了罗马教会、
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教权与王权相结合
推动了西欧封建化进程
481年,克洛维
在高卢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二、法兰克王国
(三)版图
莱茵河以东
高卢南部
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到他去世时,版图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
克洛维死后,法兰克王国的领土平均分配给了他的四个儿子。分裂导致国力衰落,其继承者们软弱无能,此时国家的大权落入负责宫廷事务的宫相查理·马特手中。
查理·马特
叁·封君与封臣
三、封君与封臣
(一)背景
由于版图的极速扩张,法兰克王国多次将土地无偿赏赐给领主。到了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执政时出现了这样一幕。
以上对话中,查理·马特面对什么样的处境?
查理·马特
领主
国家受到威胁,受封土地的领主却不愿为国家而战斗。
先生们,气势汹汹的敌人正在威胁我们国家,我希望接受了赏赐土地的人可以随我一起出征。
呵呵!我虽然受赐了土地,
但我没有义务为了你而战斗。
啊!!你们这群忘恩负义的东西。在国家危难之时,你们却不愿派出一个骑兵。我要改变这种局面!
有偿分封
无偿分封
三、封君与封臣
(二)概况
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
当封臣收到外来攻击时,必须提供保护
对封君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
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封君
赐地的人
接受封地的人
封臣
内容
把无偿赏赐土地变成
得到土地的人必须
提供兵役服务。
结果
出现了封君和封臣,
形成了以土地的封赐
为纽带的封建制度。
帝王
大封建主
小封建主
农民
服劳役和耕种
效忠和服兵役
效忠和提供军队
提供农耕土地
提供土地和保护
提供土地和保护
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
三、封君与封臣
(三)特点
国王
大封建主
小封建主
平民
封君
封君
封君
封臣
封臣
封臣
层层分封
严格的等级性
意思是说: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
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
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中世纪西欧流行谚语
三、封君与封臣
(三)特点
臣服礼:
封臣 (解下武器,脱帽,下跪,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之中) : 阁下,我是您的人了!
宣誓效忠:
封臣 (作发誓状) : 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
授职礼:
封君 (拉起封臣,亲吻他脸颊) : 我的封臣,我会尽我所能保护你!
臣服礼
授职礼
等级性
契约性
仪式性
肆·查理曼帝国
四、查理曼帝国
(一)帝国建立
1.时间:8世纪 查理曼国王
2.扩张:四处征战,800年前后,版图拓展到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查尔斯大帝又称为查理曼、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建立者矮子丕平之子(751年,法兰克王国的宫相丕平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创建加洛林王朝),在他执政的46年间(768-814年),励精图治,使法兰克王国达于鼎盛。公元800年由教皇为之加冕称帝。在位时,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对外武力扩张,形成庞大的查理曼帝国。
奠定未来欧洲的格局
四、查理曼帝国
(二)统治措施
6世纪,教会利用 《圣经》 中农牧产品的1/10“属于上帝”的说法,开始向基督教信徒征收此税。779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规定:缴纳什一税是每个法兰克王国居民的义务……(所征实物)分为大什一税 (粮食)、小什一税 (蔬菜、水果)、血什一税(牲畜) 等,税额往往超过纳税人收入的1/10,负担主要落在农民身上。
《什一税缴纳图》
根据材料,查理为了得到教会的支持,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影响?
措施:
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
影响:
(1)教会变得富有起来,势力越来越大。
(2)为王权与教权之间的矛盾埋下了隐患。
四、查理曼帝国
(三)教皇加冕
800年12月25日,教皇利奥三世为法兰克国王查理加冕,尊其为“罗马人的皇帝”。西罗马帝国灭亡300多年后,在它的大部分领土上又建立了一个“罗马帝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罗马教皇的加冕意味着在法统上查理曼帝国继承了罗马帝国的衣钵。
罗马教皇利奥三世加冕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
·查理这位几乎统治了整个西欧的国王,为什么要跪在教皇面前接受加冕?
·教皇为查理加冕意味着什么?
为了取得基督教会的支持,巩固自身统治,需要加强与教会的关系。
意味着查理负有传播和捍卫基督教的义务,标志着教权与王权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及其联盟的建立。
四、查理曼帝国
材料一:教会的地产散布在各地。巴黎一个修道院的地产分散在许多地方,其中一处就占地1000多公顷。这个修道院每年征发劳役15万个劳动日,收缴大量实物,仅母鸡就有5000多只,鸡蛋3万多个。
思考:法兰克王国的兴衰伴随着与罗马基督教会的合作,随着教会势力的发展,基督教在后来中世纪的欧洲居于怎样的地位?
经济上: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有财)
材料二:德皇亨利四世召开宗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教皇随即宣布开除亨利四世教籍,并策动德国贵族反叛。最后,亨利四世向教皇请求宽恕,他赤足披毡在城堡外的雪地里等候了三天,方得进见。
政治上:教权高于王权(有权)
材料三:西欧中古时期,广大民众普遍没有文化,不少上层贵族也目不识丁,由教士垄断了文化教育。教皇宣称“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强调知识服从信仰,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天主教神学。
思想上:教会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神权凌驾于一切(有势)
四、查理曼帝国
(四)分裂
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罗退尔一世、秃头查理、日耳曼路易缔结《凡尔登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根据本课所学,理一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罗马帝国
克洛维统治时
查理大帝统治时
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
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地位
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什一税”)
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整个法兰克王国信仰基督教
教会变得富有起来
势力越来越大
课堂小结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基督教的兴起
时间:
创立者:
教义:
法兰克王国
1世纪
耶稣
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建立:
巩固:
扩张:
481年;克洛维
皈依基督教
六世纪中期,成为西欧最强大的国家
封君封臣制度
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
以土地为纽带
查理曼帝国
继位:
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
“十一税”
巩固:
分裂:
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特点:
等级森严、具有契约性、以土地为纽带的权利与义务交织
伍·巩固练习
1.基督教早期反对罗马暴政,谴责富人剥削。2世纪以后,基督教教义发生变化,宣传忍耐.顺从.君权神授等思想。4世纪末,基督教被罗马确立为国教。这表明基督教( )
A.有利于强化思想统治 B.已经成为世界性宗教
C.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D.是被压迫者的宗教
A
解析:早期基督教反对罗马暴政,谴责富人剥削。公元2世纪以后,基督教教义发生变化, 宣扬忍耐顺从、君权神授等思想,这有利于强化思想统治。基督教教义变化导致的结果是罗马统治者承认并认定基督教为国教;4世纪后期,罗马帝国确立基督教为国教,大大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中世纪,基督教成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约》中的许多故事是希腊罗马古代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这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 )
A.垄断了欧洲的教育和科学思维 B.与科学殊途同归
C.实现了神权和世俗文化的和解 D.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
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基督教成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约》中的许多故事是希腊罗马古代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这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可知,基督教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推动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产生和发展,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垄断了欧洲的教育和科学思维,排除A项:B项与题干信息“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不符,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涉及神权和世俗文化的和解,排除C项。故选D项。
3.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这样,赐地的人与接受封地的人之间的关系是( )
A.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 B.雇佣与被雇用的关系
C.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D.平等合作的关系
C
解析: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两 者之间是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故选C。
4.马克·布洛赫在《封建社会》中说,“西欧的封建制不能涵盖日本,更不能涵盖中国”“在西欧之外,还存在着埃及封建主义、希腊封建主义”。作者旨在强调( )
A.人类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B.西欧封建社会的独特性
C.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D.中古亚非文明的先进性
B
解析:A.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独特性,人类文明起源是原始社会,排除A项;B.根据材料“西欧的封建制不能涵盖日本,更不能涵盖中国”“在西欧之外,还存在着埃及封建主义、希腊封建主义”和所学可知,西欧的封建制不同于日本、中国的封建制度,与埃及封建主义、希腊封建主义也存在着差异,由此看出,作者旨在强调西欧封建社会的独特性,B项正确;C.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独特性,没有体现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性,排除C项;D.中古亚非文明的先进性,不是作者表达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B。
5.779年,查理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800年,教皇为查理加冕,称他为“查理大帝”。这表明当时西欧社会( )
A.罗马帝国势力的强大 B.经济繁荣、人民富裕
C.教权和王权相互利用 D.人民的思想比较活跃
C
解析:779年,查理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800年,教皇为查理加冕,称他为“查理大帝”。这表明当时西欧社会教权和王权相互利用,相互勾结,狼狈为奸。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