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课件(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课件(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PPT教学课件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两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两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根源。(唯物史观)
(2)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真理,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高尚情操,学习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目录
CONTENTS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二、《共产党宣言》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卡尔·马克思
(1818-1883)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PPT教学课件
壹·马克思和恩格斯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
(一)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
Karl Marx
1818.5.5-1883.3.14
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生于德国特里尔市一个律师家庭。
1835年-1841年中学毕业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
1842年为《莱茵报》撰稿,抨击普鲁士政府。1843年被迫移居巴黎。
1844年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二人一见如故,志同道合,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
主要著作有《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
1883年在伦敦病逝。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
(二)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Friedrich Engels,
1820.11.28~1895.8.5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誉为"第二提琴手"。
他为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其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
(三)两人友谊
1844年8月28日,马克思和恩格斯相约在巴黎著名的摄政咖啡馆见面。两个人相见恨晚,一拍即合,开怀畅饮了十天之久。他们痛骂社会、政治、经济的不公,恩格斯更是将工业文明形容为“肮脏物质拼凑成的悲苦”,他们彼此发现在“一切理论领域当中意见都完全一致。”
第一部合著《神圣家族》
要整理马克思这样每一个字都贵似黄金的人所留下的手稿是需要花费不少劳动的。但是,我喜欢这种劳动,因为我重新又和我的老朋友在一起了。
“我一生所做的都是我预定要做的事情——就是我演的只是配角——而且我想我还做得不错。”---恩格斯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
(四)马克思主义诞生背景
材料一:资本家拚命降低工人工资。1810年英国纺织工人
每周的平均工资为42先令,1825年下降为25先令……这次
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
的社会,相反,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
材料二:
提高工资、反对
资产阶级剥削压迫
争取普选权等
政治权利
提高工资待遇
1.经济基础: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根本条件)。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
(四)马克思主义诞生背景
材料三:有史以来的全部优秀文化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而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主要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四: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
职业,这样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的存在下去,但是
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
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德国)马克思(17岁)
3.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
4.主观条件:马、恩的革命实践理论活动。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
(五)理论组成
德国古典哲学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19世纪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关键词: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
代表作品:《资本论》
重要理论:剩余价值理论
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
核心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PPT教学课件
贰·《共产党宣言》
二、《共产党宣言》
(一)诞生
时间
标志
特点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是科学的理论
(2)是人民的理论
(3)是实践的理论
二、《共产党宣言》
(二)概况
时间:
地点:
人物:
组织:
1848年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主义者同盟
伦敦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者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二、《共产党宣言》
(三)内容
读课文说说《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阐明历史发展规律:
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二、《共产党宣言》
(三)内容
2.总结现状: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
3.提出方法:
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二、《共产党宣言》
(四)意义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PPT教学课件
叁·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一)第一国际
背景:
建立:
目标:
活动: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864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
性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立的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
第一国际成立后,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二)巴黎公社
1.背景: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普法战争是1870-1871年普鲁士王国(德意志帝国)同法兰西第二帝国之间的战争。 1870年,巴黎爆发革命,法国大资产阶级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
这次战争使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取代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同时也促成了意大利统一。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2.成立:
3.巴黎公社与第一国际的关系:
公社得到了第一国际的支持,公社的很多领导人都是第一国际的成员。巴黎公社宣告成立时,广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和“公社万岁”的口号声。
第一国际的支持
(二)巴黎公社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五月流血周中的巴黎
这是无产阶级的一次尝试,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1)公社的成立具有偶然性。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斗争经验不足;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反动力量过于强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不成熟。
4.结果:
(二)巴黎公社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三)《国际歌》
《国际歌》是公社委员、革命诗人欧仁·鲍狄埃在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挥笔而就的诗歌,表现出公社成员英勇不屈的顽强斗争精神。号召奴隶们团结起来,粉碎旧世界的铁链,坚信国际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美好愿望。1888年,法国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为《国际歌》谱写了曲子,国际歌创作完成。
欧仁·鲍狄埃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871年无产阶级政权
巴黎公社成立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无产阶级专政第一次伟大尝试
世界上第一个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
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革命胜利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诞生
空想到科学
理论到实践
理想到现实
一国到多国
课堂小结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诞生背景:
理论诞生:
指导运动:
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且蓬勃发展
第一国际:1864年,各国无产阶级联合斗争
目的:提高工作、缩短工时等
巴黎公社:1871年,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为此后无产阶级运动提供宝贵经验。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弊端显露,
资产阶级残酷剥削无产阶级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PPT教学课件
肆·巩固练习
1.“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生产力极大提高,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多……”通过对这段史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取到的历史基础知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A.经济基础 B.阶级基础 C.实践基础 D.理论来源
A
解析:据材料“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力极大提高,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多,但给社会财富的制造者——工人,带来的却是巨大的伤害和灾难。资本家“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把工人推向了贫困的深渊。”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基础。故选:A。
2.“19世纪前半期,工业革命伴生的贫民窟、矿井和工厂中的悲惨景象激发了另一种倡导变革的意识形态。”材料中的“意识形态”最可能是( )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社会主义 D.自由主义
C
解析: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分化和对立,工人运动兴起,需要科学的理论做指导,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题干材料中的“意识形态”最可能是社会主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全球通史》记载: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预言的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革命并没有在19世纪爆发,在英国,工会的要求得到了满足,政府通过了维护工人利益的法律,通过和平的方式缓和了阶级之间的紧张关系。对这一史实最合理的解释是:( )
A.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B.工人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D.资本主义制度也在自我调整和完善
D
解析: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据“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预言的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革命并没有在19世纪爆发,在英国,工会的要求得到了满足,政府通过了维护工人利益的法律,通过和平的方式缓和了阶级之间的紧张关系。”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史实说明资本主义制度也在自我调整和完善。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4.它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它是( )
A.《共产党宣言》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
解析:《共产党宣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它论述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伟大历史使命和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奋斗目标,故A项正确。
5.马克思指出:“公社建立了属于人民的武装力量,取消了旧的警察制度,还对旧的官僚机构进行了改造,让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这是一个非常大胆和具有革命性的举措。”他意在肯定巴黎公社( )
A.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B.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C.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 D.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
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公社建立了属于人民的武装力量,取消了旧的警察制度,还对旧的官僚机构进行了改造,让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这是一个非常大胆和具有革命性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马克思提到的措施(人民武装、取消旧制度、权力归人民)正是无产阶级政权的核心特征。“雏形”一词准确反映了巴黎公社的历史地位,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D项正确;巴黎公社确实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影响,但题干中马克思强调的是公社的政权建设(武装力量、警察制度、官僚机构改造等),而非其对国际运动的推动作用,排除A项;巴黎公社的实践并非完全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后来总结其经验时指出公社缺乏理论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排除B项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PPT教学课件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