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为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湖南里耶秦简户籍薄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1.统一的原因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吕氏春秋》梁惠王:“天下恶乎定?”孟子:“定于一。”——《孟子·梁惠王章句》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一、秦朝的统一“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一、秦朝的统一1.统一的原因秦的大一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大趋势,具有坚实的基础。随着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与交往也比以往更为密切,正如《荀子》所说,当时已出现“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状况。各国的变法虽有程度不同的差异,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这种同一性为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基础。况且分裂割据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各国各阶层都渴望统一。——樊树志《国史概要》各地经济联系加强,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一、秦朝的统一1.统一的原因(秦之)国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淫荡)汙(猥亵),其服不挑(佻),甚畏有司而顺。……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 敬、忠信。……入其国(首都),观其士大夫,……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观其朝廷,其朝(早)间听决,百吏不留,恬然如无治者。——《荀子 强国篇》秦国地形图武关萧关大散关函谷关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萃并诸侯。——《史记·河渠书》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龙门渡夏阳渡潼关茅津渡一、秦朝的统一1.统一的原因当他广泛地招揽人才择贤选能时,当他具有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后,机遇必然地降临到他的身上,让他担负起沉甸甸的历史使命。——厚夫《漫步秦直道》“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史记》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为统一奠定物质基础。一、秦朝的统一2.统一的过程①策略:②过程: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一、秦朝的统一3.拓展疆域②北击匈奴,收河套地区,连接并修筑长城北起阴山至辽东南至北向户西至临洮、羌中东至海暨朝鲜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代指极南的地区),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①征服南越,控西南夷一、秦朝的统一4.巩固统一的措施(1)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主要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立掌握政权。与民主制度相对,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世袭制。主要的特征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的一种国家体制,其特点是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控制地方,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其积极作用主要有: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与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中央与地方①含义:一、秦朝的统一4.巩固统一的措施②内容皇帝制度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特点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他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装饰为皇帝独有,显示其惟我独尊、君临天下的气势。秦以前,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一、秦朝的统一4.巩固统一的措施②内容三公九卿制度皇帝御史大夫太尉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监察)(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军事(虚设)皇帝侍卫首领皇宫卫戍司令掌皇帝的舆服车马皇室事务秦朝的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为有才能的文武官员,皆受命于皇帝,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与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备……——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二卷》司法刑狱赋税征收管理工商税务皇室财务民族外交祭祀礼教虎符君主专制丞相一、秦朝的统一4.巩固统一的措施如何管理疆域辽阔的帝国,群臣展开了一场讨论:(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史记·秦始皇纪》思考:王绾、李斯对地方管理分别提出什么主张?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实行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县制一、秦朝的统一4.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央集权郡郡守(行政)(地方最高统治机构)郡尉(军事)监御史(监察)县县令/长(地方最高长官)县丞(行政、刑狱)县尉(军事、治安)乡三老(教化)有秩(司法)游徼(治安)啬夫(赋税)里亭一、秦朝的统一【想一想】观察下图思考:相对于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有什么特点和意义?一、秦朝的统一分封制 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不能世袭,俸禄制地方有行政权、财权、军权,独立性强世卿世禄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服从中央◆实行郡县制的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建立了我国古代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官员产生与中央关系与中央关系性质贵族政治官僚政治一、秦朝的统一4.巩固统一的措施(2)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秦小篆●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车子两轮间距离统一为6尺(约今138.6CM)度(长度)量(容积)衡(重量)◆作用: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一、秦朝的统一4.巩固统一的措施(3)制定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为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湖南里耶秦简户籍薄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法律部分记载了法条六百条,有刑律的律文和解释,有名目繁多的其他律文,还有案例和关于治狱的法律文书。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史记·李斯列传》《云梦睡虎地秦简》局部材料一 “百代行秦制,中国两千年历史,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秦制。从秦以后,汉承秦制,唐承隋制,隋其实也是秦的翻版,没有长时间的四分五裂、漫长的战争,我们才能文明生生不息。”——孙立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一、秦朝的统一材料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延续,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增进了各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促进形成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 》根据材料,思考秦朝统一的重要意义?①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②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③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5.秦朝统一的意义意义:二、秦朝的暴政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史记·秦始皇本纪》大兴土木求仙问药外出巡游封禅①穷奢极欲,大兴土木②求仙访药,动众巡游③开疆拓土,修筑长城④徭役沉重,刑罚严苛修建秦长城秦朝肉刑修建陵墓1.秦朝暴政的表现二、秦朝的暴政为了钳制思想,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天下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非博士所掌管的《诗》《书》等诸子百家语,在 30 天内全部交给官府焚毁。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在其列。先秦以来的许多珍贵文献毁于一旦。秦始皇以“或为妖言以乱黔首”罪名,将 460 余名儒生方士坑杀。这就是著名的“焚书坑儒”。影响:钳制思想,摧残文化,使我国文化典籍遭受严重损失。“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重大措施,历代学者对其褒贬不一。2.焚书坑儒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他收罗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的思想的……。——鲁迅《华德焚书异同论》“秦代焚书,最主要者为六国史记(即当代官书),其次为诗、书古文(即古代官书之流传民间者)。而百家言(即后起民间书)非其所重。汉兴,学统未尝中断”。——钱穆《国史大纲》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1.陈胜吴广起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起义地点——大泽乡起义领导者——陈胜、吴广起义经过——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 天下云集响应,迅速蔓延,但不久兵败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2.刘邦项羽反秦势力发展BC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BC206年—BC202年,刘邦、项羽四年楚汉战争。BC202年,刘邦建立汉朝。①秦朝的灭亡②楚汉战争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3.秦速亡的原因①秦朝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根本原因);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行途中死去,秦二世继位。他密织刑网,加重人民负担。②秦朝缺乏治理统一大国的经验;③对东方六国旧势力缺乏有效的融合和控制;④陈胜吴广起义和反秦势力的壮大(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