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西洋势力侵略起始的时候,正是我们抵抗力量薄弱的时候。
……我们一面须接受新的文化,一面又须设法振兴旧的政教。
中华民族在近代所遇着的难关是双层的。——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浮雕
中华民族的出路在何方?
第17课
寻路与前行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1.
农民阶级的抗争
太平天国运动
目录/CONTENTS
2.
地主阶级的探索
洋务运动
3.
列强侵略的加剧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4.
国家危机的加剧
瓜分中国的狂潮
课程标准: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金田起义浮雕
上图是太平军在九江湖口与清军作战图。大家思考一下,这幅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农民阶级的什么运动?它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又有什么影响呢?
一、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对世世代代沉溺于愚昧之中的千百万小农来说,宗教语言是最容易理解的语言,神秘的力量是最可信赖的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行见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原道醒世训》
1.天国梦之背景
1851年 金田村起义
1852年 永安建制
1853年 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 天京事变
1859年 洪仁玕
《资政新篇》
1864年 天京陷落
2.天国梦之过程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生产资料—平均主义
产品分配—圣库制度
革命性
落后性
空想性
否定封建土地制度
建立小农经济
绝对平均主义
3.天国梦之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顺应时代潮流,
迫于形势无法实行
政治: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 吏由选举产生。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文教:设立新式学堂。
外交:主张与外国平等交流,反对干涉中国内政。
进步性
局限性
向西方学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
未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乏实现的必要条件。
3.天国梦之纲领(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的斗争一直坚持到湘军的地雷轰开天京城墙,坚持到焚烧天王府的火光照红天空和江流。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已身上的封建东西。因此,他们悲壮的事业中又有着一种历史的悲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农民阶级的
斗争性与局限性
4.天国梦灭原因和影响
天京变乱
拜上帝教
两个纲领
农民阶级
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没有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
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核心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思考:太平天国所占领区域有何特点?
清政府财富主要来源地
沉重打击清王朝的统治
湘淮集团的崛起
地方势力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
曾国藩
湘军将领
李鸿章
淮军将领
左宗棠
湘军将领
思考:上面三位人物是谁,与太平天国的关系?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如何进行国家治理
如何挽救国家颓势
操练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洋务运动,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
李鸿章
洋务运动领导人物
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
曾国藩
洋务运动领导人物
镇压太平天国,兴办洋务,平定陕甘,收复新疆,建设西北
左宗棠
洋务运动领导人物
发展军工重工业;创办自强学堂等学校;参与推动晚清新政
张之洞
洋务运动领导人物
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办理外交事务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清政府选派留美幼童合影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
洋务派提出的救国方法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
上海轮船招商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开平煤矿
京师同文馆
近代民用工业
(求富)
创办新式学堂
北洋舰队
建立新式海军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局
近代军事工业
(自强)
性质:官办
内容:军事工业
性质:官督商办
内容:民用企业
二、洋务运动 (1861-1895)
新旧交替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经济、教育、军事)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农民战争更大。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我(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局限: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失败是必然的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  )
A.生产技术和新的思想文化 B.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
C.资本主义和新的工业企业 D.经济体制和新的政治制度
B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挽救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实现国家富强,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其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尝试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
伊犁收复了;日本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偃旗息鼓了;中法战争做到“不败”或者“稍胜一筹”了,……清王朝的统治虽然没有他们预期强盛,但也未被淹没掉。这些表明,洋务运动在抵御外敌上也已经部分地达到了目的。
——《洋务运动史》夏东元
法军进攻广西、台湾、福建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 洋务运动的破产
我(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1894-1895)
不是说历史的“沉沦”期没有奋斗,那个时期中国人民有过不少次的奋斗,但是因为觉醒程度不够,物质力量不够,斗争经验不够,那时候中国人民的奋斗还不足以制止中国社会的“沉沦”。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1、承认朝鲜独立;
2、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给日本;
3、赔款2亿两白银;
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口岸;
5、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摘自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改变?
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太平天国运动
本课时间轴
本课时间轴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1851
1861
1898
1911
1915
1919
1921
辛亥革命
中共成立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在谷底之前,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来说,面临的主要还是“沉沦”,虽然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方面,实际上存在着积极、向上的因素,但这种因素的发展是渐进的、缓慢的,相对于中国的“沉沦”主线来说,它是弱小的。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本课思维导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