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社会与法治试题永嘉县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考生注意:1.本试题卷分判断题、选择题和综合题三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全卷采用闭卷形式。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宇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武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历史与社会部分一、判断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1.从半球位置看,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极地地区人迹罕至,不存在环境问题。()3.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进一步促进了南北方的交流和发展。()4.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两宋时江浙一带粮食产量高的现象。()二、选择题(本大题有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走进非洲”地理知识竞赛中,某同学抽到一张题卡,根据题卡完成5-6题。题撒哈拉以南非州的人地关系图一一一热食供应滥伐预林!不足增长过快粮食产里性话环下自然灾妻频发①滋是草地③生态环境思化②保护草地@生态环境改垂第5.6题图5.题卡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的内容是()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A粮食产量下降B.自然灾害频发C人口增长过快D.森林面积锐减海上生合锈根据右图,回答7-8题。一一一航海线7.图中所有的航海线均经过(第7.8题图A.马六甲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C苏伊士运河D直布罗陀海峡8图中,甲为()A.大西洋B.太平洋C北冰洋D.印度洋1七年级(下)社会与法治试题9.【“薯”与中国】清代官员陆耀在《甘薯录》中写道:“(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乾隆诏令颁行此书。这体现出当时()A.政府重视推广高产作物B.甘薯成为主要粮食作物C.人地矛盾得到彻底解决D.农业生产技术取得突破10.【“薯”与世界】2024中国(海口)国际三薯(即马铃薯、甘薯、木薯)发展大会正式发布《国际三薯产业协同发展倡议》,积极对接我国政府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这有利于()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②开展全球环境治理合作③拉大不同国家发展水平④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1.有学者评论:“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下列制度中,最符合此观点评价的“政治文化”的是()A.分封制B.科举制C.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12.某班开展探寻“唐朝盛世”主题性学习,下表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表格信息说明()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开元盛世(唐玄宗)治国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抑制权贵,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理政经济关注民间疾苦,减轻百姓负担,鼓励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兴修水利,改革税制①重视民生发展是治国理政的关键②文化繁荣才能推动盛世局面出现③政治清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④盛世的开创需要统治者励精图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辽、西夏、金等政权在崛起过程中大都效仿唐宋官制建立统治机构,并创制本民族文字,这些现象反映这一历史时期()A.政治模式僵化B.民族交融深化C.文化隔阂消解D.经济交流密切14北宋名臣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这反映北宋治国特点是()A.分化相权B.休养生息C.重农抑商D.崇文抑武15.思维导图可以系统展示知识,整合信息。请为以下思维导图确定最合适的主题()废除丞相设置厂卫权分六部监视官民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A.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B.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C.朱元璋强化专制皇权D.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永嘉县 2025 年七年级(下)学业水平期末检测社会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历史与社会一、判断题(本大题有 4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 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 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 F 涂黑)1 2 3 4F F T T二、选择题(本题有 1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B C A D A B B C B D C D D三、综合题(20 分)18.(10 分)(1)(2 分)太平;热。(2)(4 分)肉用羊:B 牧场,理由是 B 牧场年降水量在 1000 毫米到 2000 毫米左右,年降水量较多,且冬暖夏凉,年温差小,符合肉用羊喜欢温暖湿润、全年温差不大的气候特点。(2 分)细毛羊:A 牧场,理由是 A 牧场年降水量在 500 毫米以下,全年降水相对较少,气候干燥,且全年高温,符合细毛羊喜欢温暖干燥的气候特点。(2 分)(3)(4 分)①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养羊业;②政府重视畜牧业发展,加大科技投入;③大力发展羊毛加工产业;④打造品牌获得竞争力等。19.(8 分)(1)(4 分)序号 从文物中获取了什么信息? 这一信息印证了什么结论?(1 点 1 分 ,共 2 分) (1 点 1 分,共 2 分,结论与信息相对应)① 驮载了 4 个高鼻深目的胡人和 1 个汉人 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包容② 唐三彩釉颜色呈黄、绿、蓝三色,窑火溶 之,流唐朝陶瓷工艺成熟,手工业发达;唐朝社会彩如霞,绚丽斑斓 经济繁荣③ 骆驼载乐俑 唐朝民族交融频繁;唐朝文化繁荣(2)路线: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2 分)影响:展现大唐文化,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唐三彩的大量外销,促进大唐与其他国家 的贸易往来;推动陶瓷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写出一点即可得 2 分)20.(13 分)(1)(3 分)示例:按时间分:①唐朝;②元朝;③明朝;④⑤⑥清朝按空间分:①②④西藏地区;③东南地区;⑤西北地区;⑥东北地区按方式分:和平:①②④⑤;武力:③⑥按对内外分: 对内:①②④⑤;对外:③⑥(分类正确 1 分,依据正确 2 分)(2)示例:元朝时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权;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辖。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等措施,加强对西藏有效管辖。(能写出元或清两朝对西藏的管 理任两个措施并说明影响即可得 4 分)(3)评分标准:等级 补充观点(2 分) 材料运用与论述(4 分) 分值水平 1 用词错误 论述与材料无关,不得分;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 0~ 1 分水平 2 用词正确 围绕观点展开论述,能运用材料中的史实,但论述不充分 2~3 分水平 3 用词正确 围绕观点能较充分运用材料中史实,条理基本清楚 4~5 分水平 4 用词正确 充分运用史实论证提炼的观点,逻辑清晰 6 分示例:观点:有效的边疆治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 分)论述:我国是历史悠久、疆域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代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治 理。首先,通过设置机构来强化管理。元朝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清朝设置伊犁将军府加 强对西藏、新疆地区的行政管辖,将边疆地区更紧密地纳入中央政权治理框架。其次,采取 和平方式促进民族交融。唐朝通过和亲和会盟等策略,有效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清 朝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强化了中央与西藏地方的政治联系,促进了中原与边疆的 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最后,通过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安全。明朝平定倭寇叛乱,维 护东南沿海的边防安全;清朝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维护东北边疆的领土安全。(4 分)永嘉县 2025 年七年级(下)学业水平期末检测社会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道德与法治部分一、判断题(本题有 3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 分。)题号 1 2 3答案 T F T二、选择题(本题有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题号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B C A D B B D C三、综合题(本题有 2 小题,共 21 分)评分建议:在综合题的阅卷评分标准中,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方向正确, 意思相同或相近,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2. (10 分)(1)家训 1:脚踏实地的思想理念;家训 2:俭约自守的生活理念;家训 3:孝悌忠信的荣 辱观念; (一点 2 分,任答 2 点内涵给 4 分;只写出实践、孝悌、节俭一点给 1 分)(2)理论 2 分,材料分析 2 分,写出一点即可。示例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 方式。(2 分)沈氏家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沈氏后人的行为方式,使他们自觉成为见义勇为、 扶危济困的人。(2 分)示例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 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2 分)传承好家风,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发挥中国 好人的模范引领作用。(2 分)(3)能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言之有理即可。如:与人为善、求同存异、诚信为 本、振兴中华等。13.(11 分)(1)①未成年人犯罪近五年总体呈现“先降后升 ”趋势;②未成年人犯罪中盗窃罪所占比例最大或未成年人犯罪多与财产权和人身权相关。(每点 1 分,共 2 分)(2)王某的行为是犯罪(刑事违法行为);(1 分)此案中王某暴力殴打他人、非法抢夺财 物,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其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 年、罚金 2000 元说明其行为受到了刑罚的处罚。(判断违法性质 1 分,写出犯罪的三大特征 给3 分,结合材料进行解释 1 分)(3)①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②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③严于律己,防患于未 然。(一点 2 分,共 4 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永嘉县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学业水平期末检测 社会法治 含答案 永嘉县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学业水平期末检测 社会法治.pdf 永嘉县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学业水平期末检测 社会法治 含答案 永嘉县2025年七年级(下)学业水平期末检测社会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