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德清县 2024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七年级 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 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本大题有 8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8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T F T T F F F T二、选择题(本大题有 20小题,每题 2分,共 40分)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C B A B B D A C C B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答案 A B C C A D A B D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5 小题,共 52 分)29.(10分)(1)10-12之间均可(含 10 度,12度);铁路;海岸线(海港)。(每空 1分,共 3 分)(2)南北(西北——东南);国土(国家或政区);平原。(每空 1分,共 3分)(3)地理位置优越(或位于南海西侧,或东临南海)(1 分),临近世界重要海运(国际)航线(1 分);海岸线漫长(曲折)(1分),多深水良港(1分)。30.(11分)(1)A:三省六部制;B:明太祖(朱元璋);C:军机处。(3分)君主权力加强,相权削弱,直至被废除。(2分)(2)材料二肯定宰相制度;材料三否定宰相制度。(2分)赞同材料二观点:在古代,国家事务繁杂,皇帝一人精力和能力有限。与宰相、百官商议,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决策失误(使事情办的稳妥;有利于集思广益;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4分)赞同材料三观点:从历史发展来看,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朝废除丞相后,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等机构,强化了君主专制(加强皇权),有利于政治局面的稳定。(4分)两种观点都赞同。(指出宰相制度的利与弊)31.(10分)(1)图 A:隋朝;图 B:元朝(2分)原因:政治中心的变化(元朝定都大都,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重心南移;缩短运输距离;为了便利南粮北运。(2分)(2)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经济: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南北经济交流(物资交流);对古代中国经济格局的稳定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文化:促进南北文化交流交融;承载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独特的运河文化。(每个方面答 1点,1点 2分)32.(10分)(1)注意转移法(2分)1(2)要找准定位,扬长避短;专注当下,积极行动;勇于探索,增强底气(任答两点即可,意思符合即可酌情给分,每点 2分,共 4 分)(3)潘展乐确立了夺取金牌,献给伟大祖国的梦想,说明做自强不息的人需要树立远大理想;日复一日锤炼游泳技艺,提升体能,说明做自强不息的人需要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每一次训练与自我较劲,与极限对话,付出汗水和艰辛,说明做自强不息的人需要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4 分,任答 2点即可)33.(11分)(1)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2分,任写一点即可)(2)张某等人在长城城墙上刻划,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2 分)他们的行为对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害,具有社会危害性。(2分)张某等人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5日、罚款 200元,说明其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分)(3)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意思符合即可,3分)2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卷七年级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33题。试题卷的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2.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全卷实行闭卷考试。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1.四面环海的地理特征对日本的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2.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的气温值表示的是最近一年的气温。3.鉴真东渡日本,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4.澎湖巡检司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5.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6.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和困惑是自然产生的正常现象,我们应该听之任之。7.七年级学生小慧十分关注自己的外表,穿衣服必须名牌,这是维护自尊的表现。8.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符合中华传统文化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下图为世界不同纬度人口数量空问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第9、10题。75N60N15W90s0.51的站动站古0人口数量第9、10题图9.世界人口数量分布最多的区域位于A.南半球中、低纬度B.南半球中、高纬度C.北半球中、低纬度D.北半球中、高纬度10.造成45°S人口分布数量显著少于45°N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更加冷湿B.陆地面积较少C.开发历史较短D.自然灾害更多七年级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卷-1(共8页)下表为位于阿拉伯半岛上的国家沙特阿拉伯2022年水资源使用状况统计表,其中再生水是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次被使用的水,阿拉伯半岛水比油贵。阅读下表,回答第11、12题。水源类型占比年供应量(亿立方米)主要用途地下水40-50%约80-90农业灌溉、工业海水淡化50-55%约100-110城市生活用水地表水<5%<10局部农业、生态补水再生水5-10%约10-20农业、工业、市政绿化第11、12题表11.沙特阿拉伯开展海水淡化的有利条件是临近A.红海、波斯湾B.红海、里海C.波斯湾、黑海D.黑海、里海12.由用水来源可知沙特阿拉伯A.水污染严重B.用水成本高C.水供应充足D.地表河流多13.“缙绅(做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这一价值取向的形成,得益于当时A.选官看重门第B.社会推崇科举制C.重视官员考核D.官员文化素养高14.他在位前期开创开元盛世,统治后期朝政腐败,最终爆发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他是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15.小明同学整理了知识结构图,图中主标题的内容应是农业: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曲辕犁、筒车等重要的生产工具得以发明和推广。主标题:手工业:丝织工艺水平最为突出;陶瓷生产技术提升,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是其中的代表。商业:长安是闻名中外的国际大都市。第15题表A.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B.南宋经济重心的南移C.明朝社会经济的发展D.清朝前期的经济发展16.“太祖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是以天下晏然(安定),逾百年而无犬吠(武将专权跋扈)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材料赞扬的是A.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B.北宋实现了大一统C.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D.元朝的民族大交融17.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这则史料可以印证A.雕版印刷术的发展B.活字印刷术的西传C.活字印刷术的问世D.造纸业有新的发展七年级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卷-2(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pdf (七下参考答案)德清县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社会科).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