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定滑轮 动滑轮第2节第1课时02能通过实验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知道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0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知道滑轮是一种理想模型。想一想:有哪些新的解决办法?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除了杠杆之外,滑轮也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大家在生活中见过滑轮吗?使用滑轮有什么特点呢?健身房器材上的滑轮起重机上的滑轮旗杆顶部上的滑轮定滑轮及其特点一认识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轴轮槽滑轮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定滑轮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轴不随物体一起移动。旗杆顶端的滑轮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滑轮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提出问题1.使用定滑轮时,有什么特点?2.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或更费力)?3.使用定滑轮是否省距离(或需要移动更大的距离)?探究定滑轮的特点实验器材铁架台、定滑轮、细线、钩码、刻度尺、弹簧测力计设计实验如图所示,把定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钩码挂在细线的一端;弹簧测力计挂在细线的另一端,用力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向下匀速运动。记录拉力的大小、钩码上升的距离、拉力移动的距离及拉力的方向。G拉力F物重G/N 物体移动方向 物体移动 距离h/cm 拉力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动距离S/cm进行实验G(1)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钩码的重力G。(2)使用定滑轮缓缓提升钩码,记录整个过程中拉力的大小F、钩码上升的距离h物、拉力移动的距离s绳及拉力的方向。h物Fs绳进行实验(3)改变拉力的方向:F1F2F3(4)改变钩码的重力,重复上述实验。分别沿竖直方向拉升、斜着拉升、水平拉升钩码,观察拉力F1、 F2、 F3、的大小。把实验数据记入表格中。分析论证①拉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F=G,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②拉力的方向:可以改变。③拉力(绳末端)移动距离S绳与钩码上升高度h物的关系:S绳=h物钩码重 G/N 钩码移动 方向 钩码移动 距离h/m 拉力 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动距离s/m1.5 竖直向上 0.3 1.5 竖直向下 0.31.5 竖直向上 0.3 1.5 斜向下 0.31.0 竖直向上 0.4 1.0 竖直向下 0.4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不省距离,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是指:拉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或不同)。物体运动方向拉力方向定滑轮的实质F1=2Nh物S绳S绳=h物F2=2N1.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2.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FG物0L1=L2L1L2F=G物定滑轮实质上是个等臂杠杆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所用拉力的方向如图所示,不计摩擦,比较拉力F1、F2、F3的大小( )A. F1>F2>F3 B. F1=F2=F3C. F1F3>F1B解析 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故定滑轮沿不同方向拉同一重物,拉力大小相等,即F1=F2=F3,故选B。动滑轮及其特点二1.动滑轮: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2.使用动滑轮时,有什么特点?提出问题:(1)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力(或更费力)?(2)用动滑轮提重物有什么优越性?通过实验探究。动滑轮电动起重机的动滑轮①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钩码的重力;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重物移动的距离和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③将测量结果填入表格。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实验探究动滑轮的特点注意:单独使用动滑轮时,拉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即物体运动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朝向一致。实验数据物重G/N 物体移动方向 物体移动距离h/m 拉力F/N 拉力方向 拉力移动距离s/m2 竖直向上 0.4 1.1 竖直向下 0.82 竖直向上 0.3 1.2 竖直向下 0.61 竖直向上 0.2 0.6 竖直向下 0.4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的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要多移动一倍的距离,且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1)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F= G。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2)绳端移动距离S=2h。3. 动滑轮时实质:支点在绳和轮相切的O处;拉力F1是动力,重物的拉力是阻力F2;动力臂L1是轮直径、动力臂L2是轮半径。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L1= 2L2 ; F1=F2 = G (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升高的高度h:S绳=2h物图中滑轮为定滑轮,大人对绳子的拉力与重物的重力大小相等,且小于大人自身重力,因此大人可将重物通过定滑轮吊到二楼。而孩子对绳子的拉力小于重物的重力,且重物的重力大于孩子的重力,因此孩子被吊到二楼。想想议议小孩用什么办法能在地面上把这袋东西拉上去?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这样做( )A.省力,不改变施力的方向B.不省力,改变施力的方向C.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A解析 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使用动滑轮时能省力,但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故A正确。1.如图所示,小朋友借助滑轮轻轻一拉就能把“骨头”提高来引诱可爱的小狗,图中顶端的定滑轮的( )A.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B.省力,但不改变施力的方向C.不省力,但改变施力的方向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C2.工人利用滑轮将重物提升到二楼,关于此过程中使用的滑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滑轮是动滑轮B.使用该滑轮可以省力C.使用该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D.该滑轮实质为省力杠杆C3.如图所示小明组装了甲、乙两种滑轮,用来提升同一物体,G物=200 N (不计绳重、轮重和摩擦),要使物体竖直匀速提升2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甲=200 N,并向上移动4 mB.F甲=100 N,并向上移动2 mC.F乙=200 N,并向上移动1 mD.F乙=400 N,并向上移动1 mD解析 不计绳重、轮重和摩擦,图甲是动滑轮,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是可以省一半的力,所以F甲=G物=×200 N=100 N,拉力端移动的距离为s′=2h=2×2 m=4 m,故A、B错误;不计绳重、轮重和摩擦,图乙是动滑轮,拉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拉力F乙=2G物=400 N,拉力端移动的距离为s″=h=×2 m=1 m,故C错误,D正确。4.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沿竖直方向匀速提起重为200 N的水桶,绳子B承受的拉力为 N。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此时所用滑轮的重力为20 N,那么人拉绳子A的动力为 N。200110解析 因为水桶被匀速竖直提起,由二力平衡可知,与桶相连的绳子B承受的拉力FB=G=200 N,不计绳重和摩擦,人拉绳子自由端A的拉力FA=(FB+G动)=×(200 N+20 N)=110 N。5.如图所示是一个动滑轮,它可以看作一个 杠杆,其支点在____ (选填“A”“B”或“C”)点;若物体重为100 N,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想要省一半的力,需要沿 方向匀速提升物体。省力A竖直解析 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动力臂等于二倍阻力臂的省力杠杆,由题图可知其支点在A点。由题图可知,AC作为动力臂时长度恰好为阻力臂AB的二倍,所以要想省一半力,需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物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