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滑轮组第2节第2课时02能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01知道滑轮组的特点,知道滑轮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想一想:有哪些新的解决办法?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三1.滑轮组: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几种组合 这样的组合各有什 么特点?讨论交流2.滑轮的组合n:承担重的绳子段数.S: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在不计绳重、摩擦及动滑轮自重时:使用滑轮组省了力,但是费距离。n=2S=2hn=3S=3h3.使用滑轮组的特点:(1)拉力 F 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段数 n 有关。动滑轮被几段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2)拉力 F(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 是物体上升高度 h 的 n 倍,即: s = nh.F= (G + G动)1n不计绳重和摩擦但考虑滑轮重:F =1nG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3)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与被物体的速度的关系:V绳=n.V物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n(1)首先要分清哪个是定滑轮,哪个是动滑轮。(2)在动滑轮与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将它们隔离开来,数出与动滑轮相接触的绳子段数,即为n。4.组装滑轮组“奇动偶定”(1)当承重绳子的段数n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应拴在定滑轮上(即“偶定”)。(2)当承重绳子的段数n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应拴在动滑轮上(即“奇动”)。分别使用图中四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A解析 A项承重绳子的段数n=3,则拉力F1=GB项承重绳子的段数n=2,则拉力F2=GC项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则拉力F3=GD项动滑轮相当于省力杠杆,则拉力F4=G综上,四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最省力的是A中的装置。其他简单机械四除了杠杆和滑轮,简单机械家族中还有轮轴、斜面、螺旋等。1.轮轴(1)轮轴:由两个半径不等的圆柱固定在同一轴线上组成,大的称为轮,小的称为轴。轮轴各种轮轴(2)轮轴的实质:轮轴实质可看做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如图所示:轮轴作为杠杆的支点在轴心0,轮半径R是动力臂,轴半径r阻力臂.(3)轮轴的原理: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 R = F2 · r当动力作用在轮上时,轮轴是一个省力杠杆,但费距离。由F2=G得:F1· R = G · r当动力作用在轴上,轮轴又将起到什么作用?因为: R >r所以:F12.斜面(1)斜面:是一个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的的倾斜平面。(2)使用斜面可以省力。通过斜面将一个大箱子推进车厢,通常要比把箱子直接从地面搬到车厢省劲多了斜面可以省力。徒手搬运利用斜面搬运(3)斜面的原理根据功的原理,如果不计斜面和物体的摩擦: Gh=FL F=Gh/L如果不计摩擦,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拉力就是物体重力的几分之一。斜面是一种省力的机械。如图所示:把重为G的物体,沿着长为L,高为h的斜面,用大小为F的力推上去的过程中:斜面的分析盘山公路斜面的分析实验证明,沿斜面向上推重物所需的推力F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G。即利用斜面可以省力,当斜面高度h一定时,长度L不同的斜面所需要的推力F也不同;L越长,F越小,越省力。螺旋——特殊的斜面螺旋可以看做是绕在圆柱上的斜面。螺丝钉较容易被旋进木板,螺旋千斤顶能轻松把汽车顶起来,都是利用斜面的原理.除了省力,还可以将旋转运动与沿轴向运动进行互相转化。螺杆木螺丝把三角形的纸片绕在铅笔上,你可以体会到斜面变形成为螺旋的过程讨论交流千斤顶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重为600 N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与绳的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滑轮均为动滑轮B.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300 NC.若人将绳子匀速拉过2 m,物体也上升2 m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B解析 由题图可知,此装置是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故A错误;由题图得n=2不计摩擦和滑轮与绳的自重,拉力为F===300 N,故B正确;人将绳子拉过2 m,n=2,物体上升的距离h===1 m,故C错误;使用该装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故D错误。2.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力,G1=60 N,G2=38 N,甲、乙两种情况下绳子在相等拉力F作用下静止。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 )A.3 NB.6 NC.11 ND.22 NB解析 由题图知,使用甲、乙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分别为:n1=3,n2=2,已知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设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不计绳重和摩擦力,则甲、乙拉力分别为:F1=(G1+G动),F2=(G2+G动),由题知F1=F2,所以,(G1+G动)=(G2+G动),即:×(60 N+G动)=×(38 N+G动),解得动滑轮的重力:G动=6 N,故选B。3.如图所示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 ,F2= ,F3= ,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力和摩擦。GGG解析 甲图:n=3,F=G;乙图:n=4,F=G;丙图:n=5,F=G。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物,不计动滑轮自重和摩擦,若拉力F为50 N,则重物G为 N,若绳子的自由端向上拉升了0.6 m,则重物升高了 m。1500.2解析 由题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3,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则重物上升的高度:h===0.2 m不计动滑轮自重和摩擦,拉力F=G;则提升物体的重:G=3F=3×50 N=150 N。5.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材上楼,每次运送量不定,滑轮与钢绳间的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若某一次工人将重800 N的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了6 m,所用的拉力为300 N,求:(1)动滑轮的重力;解:由题图可知,n=3,滑轮与钢绳间的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由F=(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G动=3F-G=3×300 N-800 N=100 N;(2)钢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解:已知建材上升的高度为6 m,则钢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h=3×6 m=18 m;(3)当所运送建材的重为1 100 N时,工人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解:滑轮与钢绳间的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当所运送建材的重为1 100 N时,工人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F′=(G′+G动)=×(1 100 N+100 N)=400 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