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 6 课《人大代表为人民》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家机构第 2 课时 责任在肩 人民在心这些代表来自不同行业,他们为什么要聚到北京?导入新课这些代表来自金融、科技、教育、医疗和环保等不同行业,他们聚到北京,是为了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寻求跨领域合作机遇,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携手开创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每年的三月初,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会聚北京,走进人民大会堂,代表全国各族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共商国是。讲授新课第二模块:责任在肩 人民在心2023年,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资料2 :基层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对改革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有着最直接、最真实的体会与感受。他们所占全国人大代表比例的提高,有利于调动基层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有力地推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的解决。阅读以上数据和资料,你发现全国人大代表构成有什么特点?经过深入阅读和对比数据,我发现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具有广泛性这一显著特点。他们来自不同阶层、地区和民族,能够全面反映人民的意愿和需求,确保国家权力的广泛代表性。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大代表应当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履行代表义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人大代表有哪些职责?他们是如何履行这些职责的呢?多方调研,了解民情、社情设立接待日,接待来访群众撰写议案和建议,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人大代表要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认真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沉甸甸的责任人大代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认真调研、写好建议。来自不同领域、行业的人大代表为了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需求,利用休息时间进行走访,多方了解情况。一位人大代表为了准确提出建议,开展了广泛的调研,从各级政府官员到厂矿车间的工人,从科研院所的专家到公共汽车公司的售票员,都是他的调研对象。一位关注农村发展的人大代表每年到农村十几趟,跟老乡面对面深聊,调研日记写了许多本。交通、教育、医疗、住房、生态、科技、文化……只要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问题,无论大小,代表们都努力将最真实的声音反映到人大会议上。正如一位代表所说:“认真搜集和反映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形成建议带到人大会议上积极反映,是我作为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义务。”当建议被采纳时,很多代表都有同样的体会:那一刻比当选人大代表还要激动,因为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你认为人大代表怎样才能不辜负人民的重托?人大代表要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积极反映人民诉求;要勤勉尽责,认真审议各项议案,提出高质量建议;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树立良好形象。唯有如此,才能不辜负人民的信任与重托,真正为人民代言、为人民谋利。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人大代表闭会期间的职责不包括( )A. 出席人民代表大会 B. 旅游度假 C. 联系人民群众答案:B(2)下列属于人大代表履职行为的是( )A. 接受企业宴请 B. 撰写议案建议 C. 随意缺席会议答案:B(3)人大代表的职责核心是( )A. 代表个人利益 B. 代表人民意志 C. 享受特殊待遇答案:B课堂练习判断题(1)人大代表只需在开会时履行职责。(×)(2)调研走访是为了撰写更有针对性的议案。(√)(3)人大代表可以不听取选民的意见。(×)课堂总结本节课通过 “案例探究 - 模拟体验 - 实践应用” 的教学链条,帮助学生构建了 “职责认知 - 情感认同 - 责任内化” 的学习路径。从课堂反馈看,学生对模拟议案和角色扮演兴趣浓厚,但在分析 “议案如何转化为政策” 时存在认知断层。后续教学可增加 “议案办理流程” 的可视化讲解,或邀请本地代表进校分享履职经验,进一步打通 “代表履职 - 国家治理” 的认知链路,强化责任意识的现实联结。板书设计6 人民选出的代表人大代表的职责1. 出席会议 依法履职2. 联系群众 听取意见3. 撰写议案 反映民声核心:代表人民意志责任在肩 人民在心 人大代表职责 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时聚焦 “责任在肩 人民在心”,是《人大代表为人民》主题的核心内容。教材以全国人大代表参会场景切入,通过 2023 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数据(如一线工人、农民代表占比 26.54%,妇女代表占比 21.30% 等),引导学生发现人大代表构成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接着明确人大代表 “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 的本质属性,系统阐述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具体职责,包括按时出席会议、依法行使职权、密切联系群众、撰写议案建议等。教材通过 “阅读角” 中人大代表深入调研的案例,展现代表履职的具体实践,强调 “认真搜集和反映群众意愿” 是代表的责任与义务。最后通过 “活动园” 引导学生主动了解人大代表故事,将抽象的职责要求转化为具体认知,为理解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奠定基础。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在第一课时已初步了解人大代表的选举机制,但对 “代表如何履职”“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等深层问题认知模糊。他们可能将人大代表视为 “荣誉身份”,而忽视其 “责任属性”,对 “议案撰写”“调研走访” 等履职行为缺乏直观认知。此外,学生对 “人民意志如何通过代表转化为国家决策” 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搭建认知桥梁。教学中需结合学生生活经验,采用情境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代表职责的具体内涵与现实意义。核心素养分析政治认同 通过分析人大代表构成的广泛性,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的本质,体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真实性和优越性。通过学习代表履职案例,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感,坚定 “人民当家作主” 的制度自信,强化政治认同。 道德素养 引导学生理解 “代表人民” 是道德与责任的统一,培养尊重民意、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质。通过案例中代表深入基层调研的行为,激发学生 “心系他人、关注社会” 的道德情感,将 “为民服务” 的理念内化为道德自觉,提升道德素养。 法治观念 帮助学生掌握人大代表 “依法履职” 的法律要求,明确代表职权的法律依据(如《代表法》)。通过分析代表履职的法定程序(如议案提交流程),培养法治思维,增强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的法治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履职行为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健全人格 在学习代表履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会洞察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个人与社会” 的关系。通过模拟履职活动,锻炼沟通表达、团队协作能力,塑造理性、担当的健全人格,提升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责任意识 通过真实案例展现代表履职的责任与担当,使学生认识到 “代表” 不仅是身份,更是责任。激发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主动参与民主生活的责任意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主人翁” 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理解人大代表 “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 的本质,掌握闭会期间的具体职责(调研、联系群众、撰写议案等)。 通过案例分析,认识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意义,理解 “责任与权力相统一” 的内涵。 了解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明确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的责任意识。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将 “代表职责” 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认知,理解 “调研走访”“议案撰写” 等行为如何体现 “为人民服务”。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大代表履职的政治意义,避免将代表职责仅视为 “完成任务”,而是理解为 “人民意志的传递”。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制作 “人大代表履职一天” 动画短片,展示代表调研、接待群众、撰写议案的场景; 收集 2023 年全国人大代表构成数据可视化图表(如不同职业、性别、民族代表占比动态图); 整理人大代表典型履职案例视频(如 “代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代表关注留守儿童教育” 等); 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相关条文解读 PPT。 实物教具: 人大代表调研日记复印件(节选真实案例); 模拟议案表格(印有 “议案标题”“建议内容”“调研依据” 等栏目); 代表接待日场景道具(如 “代表接待室” 门牌、访谈记录表)。 学生准备: 提前搜集 1-2 个本地人大代表履职案例; 准备角色扮演所需的简易道具(如 “代表证”“调研笔记本”)。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 制作 “人大代表履职一天” 动画短片,展示代表调研、接待群众、撰写议案的场景; 收集 2023 年全国人大代表构成数据可视化图表(如不同职业、性别、民族代表占比动态图); 整理人大代表典型履职案例视频(如 “代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代表关注留守儿童教育” 等); 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相关条文解读 PPT。 实物教具: 人大代表调研日记复印件(节选真实案例); 模拟议案表格(印有 “议案标题”“建议内容”“调研依据” 等栏目); 代表接待日场景道具(如 “代表接待室” 门牌、访谈记录表)。 学生准备: 提前搜集 1-2 个本地人大代表履职案例; 准备角色扮演所需的简易道具(如 “代表证”“调研笔记本”)。二、讲授新课 第二模块:责任在肩 人民在心 人大代表的职责内涵 教师活动:展示 “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职责” 思维导图,结合教材图文讲解 “出席会议”“联系群众”“撰写议案” 等职责。播放 “代表调研农村教育” 的真实案例视频,重点呈现代表与村民对话、记录问题的过程。组织学生开展 “职责连连看” 活动:将 “调研走访”“接待群众”“提交议案” 等行为与对应的职责条目连线,并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观看案例视频,分析代表行为背后的职责要求,参与连线活动并阐述思考过程,如 “调研走访是为了听取和反映选民意见”。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用真实案例将抽象职责可视化,活动设计强化学生对职责与行为对应关系的理解。 履职案例深度分析 教师活动:分发人大代表调研日记复印件(节选),引导学生阅读后思考:“这位代表为什么要走访这么多行业的人?”“调研日记在撰写议案中起什么作用?” 组织 “议案诞生记” 小组探究:提供 “小区垃圾分类难题” 情境,让学生模拟代表调研,填写简易议案表格(标题、建议、依据),邀请小组展示 “议案” 并说明调研思路。 学生活动:研读调研日记,小组讨论调研的重要性,结合情境完成模拟议案,如提出 “增设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 的建议,并说明依据是 “居民分类意识薄弱”。 设计意图:通过原始资料研读培养实证思维,模拟议案撰写将 “纸上职责” 转化为 “实践行动”,体会履职的严谨性与创造性。 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教师活动:播放 “人大代表接待日” 场景视频,组织学生开展 “我是代表接待员” 角色扮演:设置 “校园周边交通拥堵”“社区养老设施不足” 等生活场景,学生分组扮演代表与群众,模拟接待访谈。访谈结束后,引导 “代表” 组分享 “听到了什么需求”“如何回应”,总结 “代表如何不辜负人民重托”。 学生活动:参与角色扮演,“群众” 组真实表达诉求,“代表” 组记录并尝试回应,如针对 “交通拥堵” 提出 “建议交警部门增设斑马线”。 设计意图: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学生直观感受 “代表联系群众” 的工作方式,理解 “人民在心” 的内涵,培养同理心与沟通能力。三、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人大代表闭会期间的职责不包括( ) A. 出席人民代表大会 B. 旅游度假 C. 联系人民群众 答案:B (2)下列属于人大代表履职行为的是( ) A. 接受企业宴请 B. 撰写议案建议 C. 随意缺席会议 答案:B (3)人大代表的职责核心是( ) A. 代表个人利益 B. 代表人民意志 C. 享受特殊待遇 答案:B 判断题 (1)人大代表只需在开会时履行职责。(×) (2)调研走访是为了撰写更有针对性的议案。(√) (3)人大代表可以不听取选民的意见。(×)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知道了人大代表就像人民的 “传声筒”,他们通过调研走访听民意,用议案建议传民声。从农村到城市,从工厂到学校,代表们的责任始终与人民的需求相连。希望大家记住:民主不是口号,而是代表们一次次的走访、一份份的议案,更是我们每个人对社会的关心。板书设计责任在肩 人民在心 ┌──────────────┐ │ 人大代表的职责 │ ├──────────────┤ │ 1. 出席会议 依法履职 │ │ 2. 联系群众 听取意见 │ │ 3. 撰写议案 反映民声 │ └──────────────┘ ↓ ┌──────────────────┐ │ 核心:代表人民意志 │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 “案例探究 - 模拟体验 - 实践应用” 的教学链条,帮助学生构建了 “职责认知 - 情感认同 - 责任内化” 的学习路径。从课堂反馈看,学生对模拟议案和角色扮演兴趣浓厚,但在分析 “议案如何转化为政策” 时存在认知断层。后续教学可增加 “议案办理流程” 的可视化讲解,或邀请本地代表进校分享履职经验,进一步打通 “代表履职 - 国家治理” 的认知链路,强化责任意识的现实联结。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第 6 课《人大代表为人民》第 2 课时 责任在肩 人民在心 教学课件.pptx 【课堂无忧】第 6 课《人大代表为人民》第 2 课时责任在肩 人民在心 教案设计.docx 视频素材: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mp4.mp4 视频素材:人大代表的职责.mp4 视频素材:人民代表.mp4 视频素材:全国人民代表构成比例.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