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时 “我们是场外‘代表’” 作为《人大代表为人民》的第三课时,聚焦公民参政议政这一主题。教材先明确指出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建言是公民的权利与责任,突破学生对参政议政主体仅局限于人大代表的认知。接着通过 “活动园” 展示网民提问类别、朱先生建言案例,引导学生发现公民可参与建言的领域及参政议政的方式。随后阐述公民参政议政对政府决策和公民自身权益维护的双重意义,并强调小学生也能参与其中,以 “全国人大常委会回函小学生立法建议” 的真实事例,激发学生参政议政的热情,鼓励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积极表达意见,将课堂所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国家政治生活有一定的好奇心,但普遍认为参政议政是大人或人大代表的事,与自己无关,对公民参政议政的权利和方式了解甚少。他们虽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但缺乏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和实践经验。然而,此阶段学生思维活跃、富有热情,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若能给予合适的引导和机会,他们有能力参与到社会问题的讨论与解决中。教学中需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生动案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角色,激发其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核心素养分析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公民参政议政的知识,让学生理解我国民主政治的广泛参与性,体会人民当家作主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对国家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政治热情,强化政治认同。 道德素养 引导学生认识到参政议政是公民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道德品质。通过参与建言献策活动,让学生学会尊重不同意见,树立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将公民责任内化为道德自觉,提升道德素养。 法治观念 帮助学生掌握公民参政议政的法律依据和合法途径,明确在行使权利时应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 在参与参政议政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学会理性表达观点、倾听他人意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塑造自信、理性、有社会责任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责任意识 通过了解公民参政议政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国家公民,有责任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确参政议政是公民的权利和责任,了解参政议政对国家决策和公民权益维护的重要意义。 掌握公民参政议政的多种方式,如参加听证会、在政府网站留言、给人大代表写信等,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培养学生主动关注国家大事、社会问题的意识。教学难点转变学生认为参政议政与己无关的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公民参政议政意义的动画解读视频;收集网民通过网络平台参政议政、朱先生建言等案例的视频及图文资料;整理小学生成功参政议政的真实故事视频;制作公民参政议政方式介绍的 PPT,配以生动图片和说明。 实物教具:打印公民参政议政相关法律条文的卡片;准备空白便签纸、彩笔,供学生记录和书写建议;模拟听证会所需的标志牌、发言牌等道具。 学生准备:提前观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自己的看法;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课堂重点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新闻视频,内容为网民通过网络平台对政府政策提出建议并被采纳,提问学生 “视频中的网民做了什么?他们的行为对政府决策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交流分享,随后展示课题 “我们是场外‘代表’”,引出本节课主题。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初步认识到公民可以参与国家事务讨论,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好奇和探究欲望。 设计意图:以贴近生活的新闻视频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公民参政议政知识的兴趣,自然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 第三模块:我们是场外 “代表” 公民参政议政的权利与责任 教师活动:播放公民参政议政意义的动画解读视频,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参政议政不仅是人大代表的职责,也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展示朱先生建言的案例资料,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朱先生是如何关心国家大事的?公民参政议政对国家和个人有什么好处?” 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参政议政对民主决策和公民权益维护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观看动画视频和案例资料,小组内热烈讨论,分析朱先生通过电子邮件建言的方式,思考参政议政对国家发展和个人表达意愿的积极作用,小组代表积极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和案例,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公民参政议政的权利与责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公民参政议政的方式 教师活动:展示 “活动园” 中公民参政议政方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如参加听证会、在政府网站留言、给人大代表写信建言等,详细讲解每种方式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播放小学生成功参政议政的真实故事视频,组织学生开展 “参政议政方式大搜索” 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除教材提到的方式外,还有哪些参政议政方式,并进行分享。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补充和完善,展示公民参政议政方式介绍的 PPT,强化学生记忆。 学生活动:观看资料和视频,学习参政议政方式知识,积极参与 “参政议政方式大搜索” 活动,思考并分享如通过媒体反映问题、参加社区议事会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对参政议政方式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资料展示和活动开展,让学生全面了解公民参政议政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对参政议政的实际操作认知。 小学生参与参政议政 教师活动:再次展示 “全国人大常委会回函小学生立法建议” 的案例,组织学生开展 “我是小小建言家” 模拟活动,设定如校园环境改善、社区文化建设等贴近学生生活的议题,让学生选择一种参政议政方式,围绕议题提出自己的希望或建议,并书写在便签纸上。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建议,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建议更合理、更有可行性。 学生活动:回顾案例,积极参与模拟活动,认真思考议题,选择合适方式书写建议,如通过给人大代表写信建议改善校园绿化等,踊跃分享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以真实案例为榜样,通过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参政议政过程,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信心。三、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参政议政是( )的权利和责任。 A. 人大代表 B. 成年人 C. 每个公民 答案:C (2)下列不属于公民参政议政方式的是( )。 A. 参加生日聚会 B. 在政府网站留言 C. 给人大代表写信 答案:A (3)公民参政议政有利于政府实现( )决策。 A. 民主、科学 B. 随意 C. 单一 答案:A 判断题 (1)只有大人才能参政议政。(×) (2)公民参政议政可以随便发表意见,不用考虑法律规定。(×) (3)小学生也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作为公民,我们都是场外 “代表”,都能参政议政。参政议政是我们的权利,更是责任。我们学会了很多参政议政的方式,也知道了小学生同样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出一份力。希望大家以后多关注身边事、国家事,积极建言献策,做个有责任感的小公民!板书设计我们是场外 “代表” 权利与责任: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参政方式:听证会、网站留言、写信等 小学生参与:关注问题,积极建言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展示、案例分析、模拟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公民参政议政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但部分学生在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时存在困难,对参政议政的法律边界把握不够准确。后续教学中,可增加更多案例分析和实践指导,开展 “优秀建议评选” 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法治意识。 此教案围绕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活动,助力学生理解参政议政知识。若你对教案的环节设置、案例选取等方面有新想法,欢迎随时提出,我会进一步优化完善。本节课通过 “案例探究 - 模拟体验 - 实践应用” 的教学链条,帮助学生构建了 “职责认知 - 情感认同 - 责任内化” 的学习路径。从课堂反馈看,学生对模拟议案和角色扮演兴趣浓厚,但在分析 “议案如何转化为政策” 时存在认知断层。后续教学可增加 “议案办理流程” 的可视化讲解,或邀请本地代表进校分享履职经验,进一步打通 “代表履职 - 国家治理” 的认知链路,强化责任意识的现实联结。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 6 课《人大代表为人民》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家机构第 3 课时 我们是场外”代表“视频中的网民做了什么?他们的行为对政府决策有什么影响?导入新课请看这段新闻视频:网民积极通过网络平台向政府提出宝贵政策建议,这些建议竟被政府采纳并实施!他们的行为直接促进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展现了网络力量的正面影响力。关心国家大事,不仅仅是人大代表的职责,其他公民也可以积极建言,参政议政。这既是公民应有的权利,也是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讲授新课第三模块:我们是场外 “代表”你想说什么国家重大事项我们可以参与讨论社会发展、身边问题我们可以建言献策这是网民参与向总理提问活动中的问题类别。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这是网民参与向总理提问活动中的热点问题类别,涵盖了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环保等多个民生领域。从中不难发现,网民关注的焦点广泛且深入,体现了民众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深切关注与期待。朱先生是一位民营企业家。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他得知将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便将自己的想法和详细建议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很快,这名人大代表打来电话告诉朱先生,将把他的建议整理提交。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向全国公开征集意见,朱先生又把自己的建议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相关机构,其中部分观点还在财经媒体上刊登。看到自己的建议受到重视,朱先生很高兴:“作为公民,我很开心能有这样的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你发现朱先生是通过哪些方式关心国家大事的?朱先生通过两种方式关心国家大事:一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制定期间,将想法和建议发邮件给全国人大代表;二是草案公开征集意见时,再次发邮件提建议,部分观点还在财经媒体刊登。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对有关国家大事、社会生活的问题建言献策。你了解下面这些方式吗?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建言献策呢?国家的兴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它不仅有利于政府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更好地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事务;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参政议政并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生活中有很多和我们关系密切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提出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回函小学生立法建议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某小学的几名学生收到了一封不同寻常的来信,他们提出的立法建议得到了重视。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以正式回函的方式,对小学生的立法建议予以回应。这封信告知这几名小学生有关建议的研究情况和有关部门的反馈情况;感谢他们提出的立法建议,并鼓励他们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为国家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小学生提出的建议主要是针对广告中与少年儿童有关的突出问题,从时间、内容、形式等方面对广告法提出了修改意见。相关部门均表示,将认真研究他们的建议,在今后立法和执法时予以参考。原来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提出建议啊!你知道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提出我们的建议,发表我们的看法?选择其中一种,围绕你所关心的社会问题,提出你的希望或建议。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参政议政是( )的权利和责任。A. 人大代表B. 成年人C. 每个公民答案:C(2)下列不属于公民参政议政方式的是( )。A. 参加生日聚会B. 在政府网站留言C. 给人大代表写信答案:A(3)公民参政议政有利于政府实现( )决策。A. 民主、科学B. 随意C. 单一答案:A课堂练习判断题(1)只有大人才能参政议政。(×)(2)公民参政议政可以随便发表意见,不用考虑法律规定。(×)(3)小学生也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作为公民,我们都是场外 “代表”,都能参政议政。参政议政是我们的权利,更是责任。我们学会了很多参政议政的方式,也知道了小学生同样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出一份力。希望大家以后多关注身边事、国家事,积极建言献策,做个有责任感的小公民!板书设计6 人民选出的代表我们是场外 “代表”权利与责任: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参政方式:听证会、网站留言、写信等小学生参与:关注问题,积极建言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第 6 课《人大代表为人民》第 3 课时 我们是场外“代表” 教学课件.pptx 【课堂无忧】第 6 课《人大代表为人民》第 3 课时我们是场外 “代表” 教案设计.docx 视频素材:公民参政议政的意义mp4.mp4 视频素材:公民参政议政的方式.mp4 视频素材:网民的网络平台留言被采纳.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