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第一章 机械运动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节速度的测量CONTENTS目 录学习目标01课堂导入02新知探究03课堂练习04课堂小结05学习目标PART 01学习目标1.能用刻度尺和秒表正确地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并根据公式 v= s/t,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2.了解其他形式的测速方法。课堂导入PART 02课堂导入在生活中,大部分物体都是在做变速运动,因此,我们经常用平均速度来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问题公路上有一种测速设备采用的是区间测速的方法,即通过测算车辆在两个监测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判断车辆在该路段是否超速。这种测速设备是如何测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的?新知探究PART 03新知探究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做的是变速运动。我们知道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平均速度来描述。那么怎么测量平均速度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用秒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速度的测量你知道区间测速是如何得出车辆速度的吗?计算方法: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得出小车从斜面滑下的运动情况。实验目的:猜想: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运动。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什么得出平均速度?分别需要什么工具?大家的反应速度有快有慢,如何保证释放小车时同步计时,到达底部时结束计时呢?实验器材有哪些,实验装置该如何设计?进行实验:1.组装好实验装置,将小车放置在斜面顶端。测量出小车即将通过的路程s1。2.释放小车,测量出小车下滑的时间t1。3.算出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1。4.将金属片移到斜面中部,测出小车到达斜面中部的平均速度v2。路程(m) 时间(s) 平均速度(m/s)全程 s1= t1= v1=前半程 s2= t2= v2=实验记录:思考:1.现在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得出小车从斜面滑下的运动情况吗?2.如何得到斜面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呢?路程(m) 时间(s) 平均速度(m/s)全程 s1= t1= v1=前半程 s2= t2= v2=后半程 s3= t3= v3=实验记录:实验结论: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运动。平均速度要与对应的路程或时间段相对应,可利用 计算后半段的平均速度。思考讨论: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t3=t1-t2实验结论: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在不同的路程上小车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同,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不相同。因为斜面的坡度、选取路程等不同。思考讨论:(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2)为什么说到物体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不同路段上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误差分析(实验误差主要来自于时间测量的误差)①当小车过了起始位置才开始计时或小车未达终点就停止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小,平均速度偏大;②当小车到达终点后才停止计时或小车未开始运动提前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大,平均速度偏小。交流与讨论小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 三处时电子停表的示数。例(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2)为方便计时,斜面的坡度应较____(选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____cm;tBC=______s;vAB=______m/s;vBC=______m/s;(4)由实验看出, 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_,做____________运动;(5)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选填“大”或“小”)。40.010.20.5大加速直线大小扩展性实验:用传感器测速度超声波测距超声波测距的原理图课堂练习PART 04课堂练习1.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242.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平均速度是( )。A.20m/s B.10m/s C.8m/s D.都不对。C3.“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把照相机固定在地面上,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0.02s闪亮一次,闪亮的时间很短,大约只有 s。光源发光时,物体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观察图中甲、乙两小球的频闪照片,由图可以看出________(选填“甲”或“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从a到d距离由刻度尺量得s=3.8cm,粗略求出从a到d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甲0.634.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cm/s。4025(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不正确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因而算出的速度也不是下半段的平均速度5.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Δ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可能的是( )。①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②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③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 ;④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D课堂小结PART 04课堂小结测量小车运动时的平均速度用刻度尺测出运动路程用秒表测出运动时间体会知道平均速度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路程内大小可能不同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物理量的方法方法课程结束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