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第二章 声现象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CONTENTS目 录学习目标01课堂导入02新知探究03课堂练习04课堂小结05学习目标PART 01学习目标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课堂导入PART 02课堂导入听一听这些声音,一起走进“声音的世界”。 问题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呢?又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的呢?新知探究PART 03新知探究实验:1.拨动绷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2.边说话,边用手摸自己的声带,你有什么感受?3.拨动直尺使其发声,观察直尺的变化。思考:1.物体不发声与发声时有什么区别?2.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呢?3.你有办法使刚才这些发声的物体立刻停止发声吗?一、声音的产生思考:很多发声的物体无法观察到,它们到底是不是在振动呢?演示实验: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这里用到了什么方法?转换法利用转换法观察发声音叉的振动音叉不发声音叉发声利用转换法观察发声音叉振动音叉不发声音叉发声思考:你知道下列物体是用什么发声的吗?空气气囊翅膀(1) 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产生的原因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与声音有关的现象,发现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由此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个一般性的结论。这里用到的方法在物理上称为归纳推理法。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能观察到音叉发声时的振动吗?怎样才能显示这种微小振动?在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的测量,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音叉的振动不容易观察,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会看到水花四溅。思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所有生物都靠声带振动发声C.振动停止,发音停止D.敲击课桌发声,是由于课桌振动发声B例思考:很多声音是值得记录的,那么如何去记录声音呢?二、声音的传播思考:我们在教室可以面对面交流,为什么太空中的宇航员无法直接面对面说话呢?思考: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条件?演示实验:1.没抽出空气前,你能听到铃声吗?2.抽气的过程中,铃声有什么变化?3.玻璃罩内的空气被抽完了,你还能听到声音吗?越来越小能空气可以传声不能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想想做做】用一张桌子做实验。请把你的耳朵贴在桌面上,让一位同学用手指甲轻刮桌子(不要让附近的同学听到声音)。第1次:空气中听不到声音第2次:通过桌子能听到声音思考与讨论: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能支持你的观点呢?敲一下鱼缸,鱼会被吓跑土电话可以传播声音吓死我了!钓鱼要保持安静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为什么太空中的宇航员无法直接面对面说话呢?真空不能传声能传播声音的物质----介质思考:周边的小朋友都能够听到声音吗?声音的传播方式是怎样的呢?声音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这个波叫声波。当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鼓左侧的空气,使其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疏,鼓面振动使周围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玻璃鱼缸中养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上沿,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鱼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C.鱼缸→水→鱼D.水→鱼C例三、声速思考:为什么看见闪电后,后听见雷声呢?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远处的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讨论: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1.一般来说 V气< V液< V固2.声速的传播快慢和介质种类以及介质温度有关3.15℃空气中的声速340m/s.声源障碍物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就叫做回声注:要想把原声与回声区别开,从发出声音到再返回耳朵的时间大于0.1秒。(1)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时人耳可以清晰分辨出原声和回声(当声速为340m/s时,障碍物距人耳至少为17m)。(2)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叠加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会使声音更响亮。音乐厅中常用这种原理使演奏的效果更好。当声源静止时,声音从出发到再次回到声源处所走过的距离,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两倍,即 ,其中t为从发声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v声为声音的传播速度。回声测距s= v声 = v声 tt221如图是海洋测量船利用回声测量海底地形的示意图。室内讲话(比如晚会、报告会等场合)的回声有时会使人听到多重声音,不利于接收信息,严重时会对人的听觉系统造成伤害。回声的防止所以剧院的墙壁常做成凹凸不平的形状(俗称燕子泥),就是为了吸收声波,减弱回声的影响。天坛的回音壁:人站在圆形围墙内附近说话,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可以在围墙的任何位置听到。天坛的圆丘:人站在中央台上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回声建筑利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及听到回声的条件,请你算一算,障碍物至少和声源相距多少m,能把回声和原声才可以区分开?例解: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科学世界把振动的音叉抵在牙齿上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骨传导骨传导耳机骨传导助听器骨传导课堂练习PART 04课堂练习1.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发声C.没有发出声音的物体一定没有振动D.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A2.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水不能传播声音D.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B3.关于声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总是340 m/sC.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时,声速变大D.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变小D4.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那么运动员跑了多长时间他才开始计时?解:运动员跑了0.294s他才开始计时。5.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驶向一座高山,汽车的速度为10 m/s。途中司机按一次喇叭,2s后司机听到回声。求司机按喇叭时汽车到山脚的距离。(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解:2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m/s×2s=680m,2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s车=v车t=10m/s×2s=20m,则司机按喇叭时汽车到山脚的距离s= =350m。课堂小结PART 04课堂小结①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快慢。②影响因素: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空气中15℃的声速为340m/s③回声:区别原声和回声的最短时间间隔0.1s④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加强原声。传播声速产生①可在固、液、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②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的物质。③声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程结束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