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升华和凝华 (课件)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33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课件)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33页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CONTENTS
目 录
学习目标
01
课堂导入
02
新知探究
03
课堂练习
04
课堂小结
05
学习目标
PART 01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碘的升华与凝华实验,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直接转化的。
2.知道升华和凝华,了解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能用升华和凝华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通过水循环过程中水的三态变化,培养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课堂导入
PART 02
课堂导入
气态
液态
固态
汽化
吸热
熔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凝固
放热
思考:物质能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化吗?
封闭的玻璃容器中有少量碘颗粒,将容器放入热水中,容器中有什么变化?取出容器,容器中又有什么变化?
新知探究
PART 03
新知探究
单质碘的物理性质
紫黑色晶体,有毒性和腐蚀性。熔点113.7℃,沸点184.4℃。加热时,碘可以直接变为深蓝色蒸气,若含有空气则呈紫红色,这种蒸气有刺激性气味,有毒。
一、升华和凝华
设计实验:
碘能够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但是过程比较缓慢,怎么加快它的变化呢?
碘的熔点是113.7℃,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可以达到500℃,怎样做才能让碘在不熔化的情况下变为气态呢?
演示实验:
加热前:碘为_____态
加热时:碘由_____态直接变为_____态,这个过程需要_____热。
冷却时:碘由_____态直接变为 _____态,这个过程需要_____热。
说一说你观察到的现象。







分析与论证
①实验过程中,给碘加热,看到什么现象?有无液态碘出现?
紫色的碘蒸气充满了试管,无液态碘出现。
②冷却后,在试管壁看到了什么现象?
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在试管壁上附着固态的碘。
③通过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加热时,碘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冷却时,碘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分析与论证
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气态
气态
固态
固态
柜子中的樟脑球是怎么消失的?
一直冰冻的衣服是怎么 “晾干”的?
升华
固态冰
气态水蒸气
升华
固态樟脑丸
气态
二、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气态水蒸气
凝华
固态小冰晶
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表面会有“冰花”。
思考:冰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侧还是外侧?
内侧
冰花总是出现在热的水蒸气同侧
气态水蒸气
固态小冰晶
(遇冷)
凝华
霜的形成
雾凇的形成
用久了发黑的灯泡
1.灯泡为什么会变黑?
2.黑色的物质是怎么形成的?……
钨丝
吸热升华
钨蒸气
钨的颗粒
放热凝华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特点:容易升华,能够快速降温。
制造舞台效果
思考:你能说出干冰制造舞台效果的原理吗?
食品中加入干冰,显得高级
用于保鲜
用高射炮或飞机在天空中撒下干冰,干冰会升华吸热,使云层中的温度急剧下降,从而使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者直接凝华成小冰晶,落到地上便形成雨。
人工降雨(1)
人工降雨(2)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气体
升华
吸热
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
液化
冰晶
小水珠

下降过程遇到暖空气,冰晶熔化。
水蒸气
熔化
汽化
(吸热)
凝固
液化
凝华
(放热)
制冷作用
制热作用


升华
思考:水的三种状态冰、水、水蒸气三者之间转化过程名称以及吸热、放热关系。
三、水循环
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
阳光晒暖的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当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以后,与冷空气接触,水蒸气便液化成为小水滴,大量的小水滴悬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小水滴相互聚集,就会凝结成大水滴下降成雨。
(1)水循环与三态变化
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更加寒冷的气流,小水滴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最后有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到地面;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华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就变成雪花飘落大地。
这些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为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水循环
课堂练习
PART 04
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
河流中冰雪消融
C.
绚丽多姿的雾
B.
草叶间露珠晶莹
D.
枝头上挂满白霜
D
2.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片上会出现一层雾,这是液化现象
B.夏天喝饮料时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了,这是熔化现象
C.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冰箱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D.电冰箱内侧壁会附有一层白色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华形成的
C
3.下列对中华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 的是(  )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吸热
B.胡天八月即飞雪——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放热
C.沾衣欲湿杏花雨——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吸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放热
D
4.小明家新买了一台冰箱,小明告诉妈妈,冰箱是通过制冷剂的_____和_____来实现制冷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冰箱使用一段时间后,内部侧壁上会由于水蒸气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出现白霜,妈妈为冰箱除霜的时候先断电一段时间,等白霜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后,再用毛巾擦拭就清理干净了。
汽化
液化
凝华
熔化
课堂小结
PART 04
课堂小结
升华
凝华
固 态
霜、
雾凇、
冰花等
吸热
放热
气 态
现象
碘升华、干冰升华、樟脑球变小等
现象
课程结束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