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液体的压强课件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36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液体的压强课件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36页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9章 压强
液体的压强
第2节
01
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及特点
02
理解液体压强公式,并能够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03
知道连通器的特点
04
了解生活、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观察并思考
在装有水的塑料袋周围用牙签扎几个小孔,观察现象并思考。
水为什么会向各个方向喷出?
潜水员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潜水服?
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
【活动1】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相等
实验1: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U形管中探头的方向,观察并记录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看看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的关系。如图:
【活动1】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越大
实验1: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方向不变,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观察并记录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看看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有什么关系。如图:
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深度越深,压强_______。
【活动1】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结论: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________。
越大
实验1:保持探头的方向、深度相同,换用不同液体,观察并记录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看看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如图:
【活动1】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结论(液体压强的特点):
(1)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
(2)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________;
(3)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________。
相等
越大
越大
【活动1】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交流评估:
(1)实验中用到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有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
(2)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做法是:用手轻按橡皮膜,看压强计U形管两侧高度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如果________,说明装置漏气,则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变量
转换
变化
不变化
取下橡皮管重新安装
(2024春 河北石家庄期中)学习压强知识后,小星同学找来了四个矿泉水瓶,在它们侧壁上戳了三个洞用来探究水的压强。他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水流喷出时的情景,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C
2. 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的隔板将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若在容器的左侧装酒精,在容器的右侧装有等高度的水,已知ρ水>ρ酒精,则橡皮膜(  )
A.向右侧凸起
B.向左侧凸起
C.保持相平,没有凸起
D.无法判断向哪侧凸起
B
阅读教材第50页,了解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1.液体压强公式推导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
(1)单位:P:______,ρ:_________,g:_________,h:_________
(2)关于深度h:指所研究的点到______的______距离,与容器的形状等因素无关。
(3)由公式可以看出,液体压强大小只与液体的______与所处的______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
Pa
kg/m3
N/kg
m
液面
垂直
密度ρ
深度h
思考:如图,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桶,在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桶压裂了,桶里的水就从裂缝中流了出来。
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阅读教材第48页例题,了解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完成下面的题目。
1. (2024 湖北模拟改编)“海斗号”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发,如图,其最大潜深达10767米。“海斗号”称为我国首台下潜深度超过万米并进行科考应用的无人自主潜水器,“海斗号”总质量为35t,体积为60m3。(ρ海水≈1×103kg/m3,g=10N/kg)
(1)当“海斗号”下潜到海底1×104 m的深度时,求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
解:(1)当“海斗号”下潜至1×104m深度时,此时潜水器受到海水
的压强:
(2)在8000米处,海斗号所受海水的压强:
由p=可得,观测孔所受海水压力的大小:
F=p′S=8×107Pa×50×10-4m2=4×105N。
(2)“海斗号”在我国首次万米深渊科考航次中,累计下潜七次,其中五次下潜是深度大于8 000米的深渊科考应用。“海斗号”第一次下潜到8 000米后打开探照灯,摄像头通过观测孔窥得了8 000米处深海的秘密,假设观测孔的面积为50 cm2,求此时观测孔所受海水压力的大小。
观察并思考
水壶
花瓶
下水道管
观察下面三张图片,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活动2】
观察演示实验,并结合阅读教材第49页,完成下面的填空。
(1)上端_______、下端_______的容器叫作连通器。
(2)如果连通器内装有_______的液体,液体_______时,连通器各部分容器中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三、连通器
开口
连通
相同
不流动
阅读教材第52页,了解连通器特点,完成下面的题目。
(1)连通器底部竖直方向的液片静止时,根据 可知,其两侧受到的压力F1 F2。
(2)思考:如果连通器内装有不同密度的液体,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是否还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力平衡
=
不相同;装有密度小的液体的容器液面高
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连通器的实例吗?它们是怎样利用连通器的特点来实现自己的功能的?
水位计
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连通器的实例吗?它们是怎样利用连通器的特点来实现自己的功能的?
自来水供水系统
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连通器的实例吗?它们是怎样利用连通器的特点来实现自己的功能的?
水壶
1.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间有一斜管相通,中间由阀门K控制,容器中装有水,且两容器中水面相平,则(  )
A.打开阀门K以后,水将从甲流到乙
B.打开阀门K以后,水将从乙流到甲
C.打开阀门K以后,水不会流动
D.打开阀门K以后,a处压强变小
C
2. (2024春 山西晋城阳城县期末)在装修房子时,工人师傅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软管的两端在墙面不同地方做标记(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点在
___________,装水的软管相当于一个_______。
生活中利用此原理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一例即可)。
同一水平面
连通器
茶壶
1.关于液体的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
B.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和深度无关
C.同一深度,液体向下的压强大于向上的压强
D.液体产生压强的原因是液体受重力作用和具有流动性
D
2.如图,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盐水中,下列做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明显增大的是(  )
A.将探头水平移动一段距离
B.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C.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90°
D.将探头放入在同样深度的水中
B
3.(2024·汕头潮南区二模)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竖直位置缓慢移至倾斜位置,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B
4.(2024·济南钢城区模拟)如图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  )
A.高于B管中的水面
B.低于B管中的水面
C.与B管水面相平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C
5.(2024·天津河西区期末)如图甲,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静止时如图乙,此时隔板左、右两侧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p左______p右;隔板左、右两侧液体的密度ρ左______ ρ右。(均选填“<”“=”或“>”)
>
>
6.(2024·昭通期末)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如图所示是茶壶的简易示意图,茶壶的壶嘴与壶身构成了一个    。已知茶壶的内底面积为40 cm2,壶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水,水面到壶底高度为12 cm,则水对壶底的压力为    
____N。(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连通器
4.8
解析 将探头水平移动一段距离,深度不变,
橡皮膜受到盐水的压强不变,U形管两边液面
的高度差不变,故A错误;
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大,橡皮膜
受到盐水的压强变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B正确;
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90°不会影响压强的大小,则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不变,故C错误;
将探头放入同样深度的水中,液体的密度变小,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变小,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小,故D错误。
解析 由题图可知,当试管由竖直位置缓慢移至倾斜位置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水柱的长度不变,水的深度变小,由p=ρgh可知,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变小,故选B。
解析 A、B两管上部开口,下端连通,属于连通器,连通器无论管子的粗细、形状如何,只要水不再流动,两管中水面始终相平,故选C。
解析 题图乙中橡皮膜是向右形变的,说明左侧液体压强大于右侧液体压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左侧深度较小,其压强较大,故左侧液体的密度应大于右侧液体的密度。
解析 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上端开口,下部连通,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当里面的水不流动时,壶嘴和壶身内的水面保持相平。
水对壶底的压强p=ρ水gh=1.0×103 kg/m3×10 N/kg×12×10-2 m=1 200 Pa,
根据p=得,水对壶底的压力为F=pS=1 200 Pa×40×10-4 m2=4.8 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