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第11章 机械与功机械效率401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定义。02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能够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03会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04知道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和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思考与交流你对生活生产中的“效率“是如何理解的?学习的效率工作的效率一、用功用和额外功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并且是必须做的功,叫 ,用 表示。2.额外功:在工作时,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 ,用表示。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叫 ,用 表示。W有用有用功W额外额外功W总总功思考: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这种情况下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答案 提水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一、用功用和额外功学以致用1.卖茶杯的人,从货架上拿起茶杯;喝茶水的人,从桌面上端起盛茶水的茶杯,就两人克服茶杯重力做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是有用功B.都是额外功C.对喝茶的人而言是有用功D.对卖茶杯的人而言是有用功D2.用一个动滑轮将重力为1 N的钩码竖直提高了20 cm,拉力的大小F=0.6 N,求该过程中拉力做的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解:h=20 cm=0.2 ms=nh=2×0.2 m=0.4 mW总=Fs=0.6 N×0.4 m=0.24 JW有用=Gh=1 N×0.2 m=0.2 JW额外=W总-W有用=0.24 J-0.2 J=0.04 J学以致用二、机械效率1.物理学中,将 跟 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是:η=×100%。2.(1)当总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有用功越多,或额外功 ,机械效率就越高。(2)当有用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 ,或额外功 ,机械效率就越高。(3)当额外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 ,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3.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是 1。越多有用功总功越少越少越少小于学以致用1.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越省力的机械,效率越高B.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C.做相同的功,额外功的值越小,效率越高D.做功越快的机械,效率越高C2.起重机把质量为0.5 t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 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3.4×104 J,起重机的效率是多少?(g取10 N/k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学以致用解:起重机匀速提升重物所用的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F=G=mg=0.5×103 kg×10 N/kg=5×103 N起重机提升重物所做的功是有用功W有用=Fh=5×103 N×3 m=1.5×104 J起重机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总功W总=3.4×104 J因此,起重机的机械效率η=×100%=×100%≈44%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拉力所做的总功中,哪些属于额外功?怎样提高机械效率?对动滑轮做的功、克服摩擦做的功属于额外功;增大物重、减小动滑轮重、减小摩擦都可以提高机械效率。三、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实验过程按图将实验器材安装好(注意滑轮组的绕线方式)。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改变所挂钩码数量,分别测量出有用功和总功,算出机械效率,并将结果填入表中。次数 钩码 重/N 钩码上升 高度/m 有用 功/J 弹簧测力计示数/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m 总功/J 机械效率1 2 3 三、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实验结论:动滑轮重一定,提起的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 。提起的物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 。高低三、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总结与交流(1)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摩擦(轮与轴及轮与绳之间)、绳重、提起的物重和动滑轮重。(2)实验过程中,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不易操作,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在静止时读出拉力的大小来计算总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滑轮组的绕线方式及物体被提升的速度 关。无不可以若静止则无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示数偏小。4.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1)改进机械的 ,使机械设备更 、更 ,如减小动滑轮重。(2)在使用中按照技术规程经常保养,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减小有害 ,如加强机械运动部位的润滑。(3)在机械技术安全要求范围内,增大所做的 功,如增大滑轮组提起的 重。结构合理摩擦轻巧物有用学以致用1.(2024·惠州惠阳区模拟)对同一滑轮组,下列各措施中不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A.增加提升重物的重力B.改用质量小的动滑轮C.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D.在轮轴处加润滑油,减小摩擦C解析 增加提升重物的重力,做的有用功增大,额外功不变,总功也变大,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变大,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升高,故A不符合题意;改用质量小的动滑轮、在轮轴处加润滑油,减小摩擦,能在有用功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了额外功,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变大,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升高,故B、D不符合题意;减少提升物体的高度,根据公式η=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2.(2024·商洛商南县期末)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可以在静止时读数B.实验时不用刻度尺也可以测量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的大小无关D.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所挂钩码的重力增大而增大, 最终可以达到100%B学以致用解析 若弹簧测力计在静止时读数,则没有测量出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拉力偏小,总功偏小,此时所测的机械效率偏大,则该方法是错误的,故A错误;因s=3h,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所以实验中可以不测量h和s,即刻度尺可以不用,故B正确;在物重和提升高度都一定时,动滑轮越重,克服滑轮重力做的额外功越多,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减小,机械效率越低,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低与动滑轮重力大小有关,故C错误;使用滑轮组时不可避免地要克服动滑轮重力及摩擦等做额外功,使得有用功小于总功,机械效率不会达到100%,故D错误。1.(2023·苏州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同一水桶从井中提水时,提一桶水比提半桶水的机械效率高B.水桶掉到井里,把水桶捞上来时,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C.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绳子自由端拉力做的功是有用功D.使用机械过程中,额外功越少,则机械效率就越高A解析 额外功等于水桶重力乘以提水高度,水桶重力和提水高度都相等,所以额外功相等;第一次取半桶水,第二次取满桶水,根据W有用=Gh知:第二次所做有用功要多;在额外功相等的情况下,有用功多的机械效率高,所以提一桶水比提半桶水的机械效率高,故A正确;从井里捞桶时,目的是捞桶,所以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故B错误;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绳子自由端拉力做的功是总功,故C错误;机械效率高的机械,说明所做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大,额外功所占总功的比值小,不是做的额外功少,故D错误。2.(多选)如图所示,用20 N的拉力使重40 N的物体竖直匀速上升1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做的有用功是40 JB.绳子的移动距离是2 mC.拉力做的额外功是20 JD.增加物体重力不能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AC解析 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40 N×1 m=40 J,故A正确;由题图知,n=3,绳子移动的距离s=3h=3×1 m=3 m,故B错误;拉力做的总功W总=Fs=20 N×3 m=60 J,拉力做的额外功W额外=W总-W有用=60 J-40 J=20 J,故C正确;增加物体重力,可以增大有用功,不计摩擦和绳重,额外功不变,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增大,故D错误。3.(2024·延安志丹县月考)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使物体A以0.2 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上升,滑轮组中,每个滑轮重2 N,弹簧测力计示数始终保持为5 N不变,不计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摩擦,则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 N,物体A受到的重力是 N,在10 s内拉力作用点移动 m。随着科技的进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100%。 5136不能解析 滑轮组上同一根绳子上的力相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保持不变为5 N,则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也为5 N;动滑轮上有三段绳子,即n=3,则物体的重力为:G=nF-G动=3×5 N-2 N=13 N;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为:s=nh=nv物 t=3×0.2 m/s×10 s=6 m;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不可避免地要克服摩擦力、动滑轮重以及绳重等做额外功,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能达到100%。4.小明测量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表。实验 序号 钩码所受 重力G/N 钩码上升 高度h/cm 拉力 F/N 绳端移动 距离s/cm 机械效率η1 1.0 5 15 55.6%2 1.5 5 0.8 15 3 2.0 5 1.0 15 66.7%4 2.0 10 1.0 30 66.7%(1)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了图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解析 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刻度尺来测量弹簧测力计和重物上升的高度;刻度尺(2)实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 运动。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为 N。 解析 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匀速运动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由题图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6 N;匀速0.6(3)第2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解析 第2次实验中,G=1.5 N,h=0.05 m,W有=Gh=1.5 N×0.05 m=0.075 J,W总=Fs=0.8 N×0.15 m=0.12 J,η=×100%=×100%=62.5%;0.07562.5%(4)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时,钩码所受重力越 (选填“大”或“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3、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解析 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时,额外功一定,钩码所受重力越大,所做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由η=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无关;大无关(5)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增大绳重B.减轻动滑轮重C.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解析 根据η=知,在提升重物所受重力一定时,动滑轮重力越小,机械效率越高,故选B;B(6)小明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他的想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 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解析 小明的想法不正确。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时,所做的额外功为对动滑轮和绳子重力做的功,还有克服滑轮轴的摩擦、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所做的功,如果静止读数,会忽略了摩擦力对机械效率的影响;不正确摩擦力(7)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 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的物体时,不计摩擦及绳重,由η=知,只改变绕绳方法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