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长仑四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长仑四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湘阴县长仑四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道德与法治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5全国两会上,不少“两会热词”纷纷出炉,许多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也引起了热烈讨论,从新质生产力、放心消费行动到以旧换新促消费,从生育支持政策、带薪年休假、课间十分钟到正当防卫……这些热议的提案建议有利于( )
A.满足人民的所有要求 B.尊重和保障人权 C.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 D.实现公民当家作主
2.小刚同学自学完宪法知识后即兴创作了歌谣来表达自己的学习心得,以下歌词中正确的有( )
A.“宪法是‘贤’法,是立法基础,促进社会法治建设。”
B.“宪法是‘闲’法,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发挥实际作用。”
C.“宪法是‘限’法,通过限制‘私权利’保障‘公权力’。”
D.“宪法是‘纤’法,篇幅相对较短,规定的都是国家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
3.对漫画“给正义撑腰”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第一道防线
②维护正义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③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
④有了司法的认可,可以不顾一切见义勇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之权乃是‘神器’,是个神圣的东西。公权力姓公,也必须为公。只要公权力存在,就必须有制约和监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②领导干部要放弃个人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公民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④国家公职人员要依据宪法法律行使权力,造福于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厘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一个好方法,下列图示关于概念之间的关系按照①②③的顺序对应正确的有( )
A.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诉讼
B.公民基本义务——劳动——尊重社会公德
C.名誉权——人格尊严权——公民基本权利
D.海洋环境保护法——刑法修正案——宪法
6.下列古语理念与“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相一致的是( )
A.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D.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7.同学们学习了《加强宪法监督》一课后进行学习心得交流,其中认识正确的是( )
①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宪法监督具有基础性作用
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③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 ④宪法监督的内容包括合宪性审查和监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正确行使监督权是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如何依法行使权力使我们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路径排序合理的是( )
①王浩将收集的证据递交给了有关部门
②王浩将工作人员的所有信息在网上进行发布,引起社会的关注
③王浩发现某国家工作人员存在贪污受贿现象
④有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对此展开调查
A.③→①→④ B.③→②→① C.①→②→④ D.②→③→④
9.公民享有多种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为了加深对政治自由的理解,小乐创作了一期电子报。请你帮助小乐把他新搜集的图片(右图)放到电子报(左图)的合适位置( )
A.A B.B C.C D.D
10.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深化“双减”,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这有利于保障公民的( )
A.人格尊严权 B.受教育权 C.物质帮助权 D.劳动权
11.春节期间,小明家人聚餐,以下是他们一家人的对话。
妈妈:我在中国石油上班,工资稳定,年收入50000元。 爸爸:我在村办葡萄酒厂上班,每月按时领取工资5000元。 奶奶:我今年81岁,每月按时领取政府发放的高龄补贴70元。 姐姐:我自己经营网店,每逢节假日供不应求,年收入100000元。
对于上述对话,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小明一家人的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的年收入共计150000元
B.村办葡萄酒厂和中国石油都是国有经济,都属于公有制经济
C.“每逢节假日供不应求”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D.高龄补贴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这是奶奶享有物质帮助权的表现
12.2024年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受42位外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的国书。习近平指出,中国愿同各国人民深化友好情谊、扩大互利合作,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由此可见( )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最重要任务
B.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国家影响力正不断增强
C.国家主席习近平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受任何约束
D.国家主席习近平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行使外事权
13.不知从何时起,微信群内投票评比变得司空见惯,每个人时不时的要为同学、朋友、同事投票拉票。随着朋友圈的广泛使用,诸如此类的投票评比活动也越来越多,甚至产生了有组织有规模的“专业投票拉票群”,此风盛行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对此,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A.微信群是混乱无序的 B.微信投票的方式落伍
C.投票者普遍缺乏爱心 D.拉票者违背公平原则
14.《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预防和惩治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宣传教育,推动形成政府、企业、相关社会组织、公众共同参与个人信息保护的良好环境。上述规定体现了( )
A.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B.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我国的根本法
C.法律规范权力的运行 D.个人信息权益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15.“神舟”问天、“嫦娥”揽月;“复兴号”飞驰在广袤的祖国大地,港珠澳大桥串联起香港、珠海、澳门三地;“华龙一号”贡献绿色力量,“深海一号”打开深海能源宝藏……十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这说明( )
①我国进入了创新型强国行列 ②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度不足
③我国努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④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对此青少年学生应该( )
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②学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③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④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17、18、19、20题每题10分,21题12分,共52分)
17.(10分)八年级(1)班的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理解权利义务》内容时,纷纷发表意见。
李明说“权利比义务好,我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刘梅说:“权利与义务是如影随形,我们既要享受权利,也要履行义务。”请你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判断李明和刘梅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18.(10分)八年级某班同学开展了“宪法在我心中”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解读宪法
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起草之时,在章节顺序上做了一些调整,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一章之前,并扩大了权利保护范围。接受教育、平等就业、医疗保障、继承财产……每个公民与宪法的故事,要从出生开始讲起,并一生被其守护着。
(1)以上“解读宪法”体现了宪法的哪一项基本原则
【活动二】敬畏宪法
根据宪法和《国务院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国务院国资委组织新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进行宪法宣誓。
(2)结合所学,请分析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现实意义
【活动三】践行宪法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成长问题,亟待答疑解惑;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3)写出你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做法。
19.(10分)材料 琪琪的爸爸是国有企业的技术员,每个月工资收入8000多元,年底还有2万元奖金;妈妈是一家外资企业的技术骨干,每年除了工资收入,她还以专利技术入股,有分红收入;叔叔大学毕业之后自己创业,在政府的帮助下,在老家经营一个家庭农场,种植有机茶,虽然因市场或自然灾害等原因,每年收入不太稳定,但平均年收入约20多万元。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琪琪三位亲人的工作单位,哪些属于公有制经济 哪些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2)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3)请你完整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20.(10分)正当防卫,有勇有谋,
2024年春节以来,电影《第二十条》持续引发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反映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期盼。影片由发生在检察官韩明身上的三个故事串联而成:此前一起案件的被告人不服处理结果,认为自己是正当防卫而非故意伤害;韩明的儿子为制止校园霸凌打伤了教导主任的儿子,一直拒绝道歉;同事吕玲玲承办的一起故意伤害案存在认定争议,被副检察长更换承办人,由韩明主办。影片展现了韩明的内心成长,也从他的角度全面系统地呈现了从不敢适用、不愿适用到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维护公平正义的过程。
(1)人们为什么期盼“公平正义”
(2)从守护正义的角度,谈谈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应如何去做。
21.(12分)拒绝校园欺凌,共建正义校园
校园是学生们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为提高同学们的法治意识,预防校园欺凌事件,某班开展“070正义者行动”预防校园欺凌专题活动。
【活动一 了解校园欺凌】
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1)校园欺凌可能侵犯未成年人的哪些合法权利。
【活动二 构筑保护网】
预防校园欺凌,相关部门在行动。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相关资料。
材料一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各校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对欺凌行为进行认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材料二 山东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条例》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特别保护七个方面,全方位细化未成年人保护的制度措施。
材料三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要求人民法院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加强涉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
(2)结合材料分析国家机关预防校园欺凌的措施。
【活动三 模拟演练】
中学生晓程在放学路上被两名高年级且身形比自己高大的男生堵截。他们恶狠狠地向晓程要钱,晓程说没钱。他们拿出砖头威胁道:“还不说实话!到底有没有钱 快掏出来!”随即他们还警告道:“你要是告诉别人,小心点儿!”
(3)面对这种非正义行为,你认为晓程应该怎样做 并说明你的理由。
长仑四校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道德与法治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A D B C B B A C B C D D A D B
二.非选择题(17、18、19、20题每题10分,21题12分,共52分)
17.答案:①李明观点错误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5分)
②刘梅观点正确的。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5分)
18.(1)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分)
(2)有利于维护宪法尊严,捍卫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有利于激励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和维护宪法,依法行使权力,维护人民利益;有利于营造尊崇宪法、宪法至上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利于引导公民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等等。(4分)
(3)①学习宪法。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②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③践行宪法。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法尊严的行为。(4分)
19.答案:(1)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外资企业、叔叔的家庭农场是非公有制经济。(3分)
(2)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分)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5分)
20.答案:(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6分)
(2)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4分)
21.答案:(1)可能侵犯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和财产权。(2分)
(2)①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坚决打击危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②立法机关加强立法,完善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相应法律法规。③司法机关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的司法机制 ,落实“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的原则。④国家要筑牢未成年人保护的六道防线,增强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和责任。(4分)
(3)做法:①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②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可以采取周旋法、呼救法或暂时妥协,脱身后及时告知老师、家长,向公安机关报警等。
理由:①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②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③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