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余姚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中期末考试八年级社会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T2-F3-T4-F5-F6-T7T8-F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cBDDDABDAC题号19202122232425262728答案cD9DDCBA三、综合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29.(10分)(1)有利自然条件: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每空1分,只写“气温高”不给分,前后可调换。)不利自然条件:水资源不足、土壤贫瘠、风沙大、冬季低温。(答出两点即可,前后可调换。)(2)冰雪融水温度低/纬度较高/海拔较高(任选1点,1分)航空(1分)(3)赞成(1分)。理由:改造利用盐碱地进行海鲜养殖,可以更好地保护海洋资源,改善海洋生态:可改良盐碱地,增加土地利用面积。(理由2点,每点1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但需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不赞成(1分)。理由: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易造成水质恶化:三文鱼作为引进的新物种,大量养殖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理由2点,每点1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但需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30.(11分)(1)措施:①土地改革(1分):②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分)选①意义: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4分)选②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建立起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系(农业基本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等。(4分)(2)稳步增长(符合题意的表述均可)(1分)原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2分)(3)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1分)矢志不渝的科研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朴素无华的人格魅力等。(符合题意任意1点即可,1分)31.(10分)(1)开国大典(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新中国成立也给分)、抗美援朝。(2分)影响: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写“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也给分)(1分)抗美援朝的胜利,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任意1点即可,1分)八年级社会(期末)参考答案2一1余姚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中期末考试八年级社会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考生注意:1.本试题卷分判断题、选择题和综合题三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全卷采用闭卷形式。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1.农业技术的改进也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2.某一地区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则该地区人口呈现负增长。(▲)3.时代楷模雷锋体现了“服务人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5.中共十九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6.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们应该始终做到认识不含糊,行动不动摇。(▲)7.为了提早上市赢利少数梅农给杨梅树搭起大棚,体现“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8.全国人大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说明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监察机关产生,对它负责。(▲)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名城,也是我国现代化的大都市。2025年北京亦庄的“天工U”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桂冠。据此完成9、10小题。9.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引发关注,北京高端人才聚集,科技基础雄厚,拥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科技创新中心D.经济中心10.北京正在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A.在市内规划新区发展钢铁、石化等重工业B,加强城区水源地生态建设,扩大绿地面积C.保护故宫、天坛文化遗产,禁止游客入内D,四合院生活基础设施落后,应该尽快拆除八年级下社会(期末)试题卷8一1CS扫描全能王3亿人笔在用的扫猫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_八年级社会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pdf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社会、法治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