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一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一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时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

资源简介

(共57张PPT)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题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课时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备 考
建 议 1.结合名家相关言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深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 义必然胜利的理解。
2.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为情境,明确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 强大生命力,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整体架构
考点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A基础知识重点疑难
1.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社会
形态 生产力 生产关系 阶级矛盾
原始
社会 生产力水平非常 低下 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
社会
形态 生产力 生产关系 阶级矛盾
奴隶
社会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 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 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 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 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 生活资料 形成奴隶主和奴隶 两大对立阶级,出 现了最早的国家
社会
形态 生产力 生产关系 阶级矛盾
封建
社会 铁制工具的使用 推动了生产力的 发展 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 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 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 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 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 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社会
形态 生产力 生产关系 阶级矛盾
资本主
义社会 社会生产力和商 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劳动 者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 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 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在生产资料私有制 基础上形成了资产 阶级与无产阶级
社会主
义社会 社会化大生产的 发展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 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 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无产阶级成为社会 的领导阶级
笔记:1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笔记:私有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一直存在
归纳提升
生产力、私有制、阶级、国家之间的关系
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历史命运
(1)经济危机
基 本
特 征
发 展
趋 势
主要
表现 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②当矛盾尖锐化时,社会生产结构会严重失调,一方面社会生产大规模增 长,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因资本家的剥削日益贫困化,从而造成社会生产严重过剩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笔记:1买不起 2不需要 3消除经济危机( ) 4 5区分  
提醒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 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2)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认识“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 必然性
理 论
角 度 ①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当生 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 展
②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初期,它打破了封建制度对生产力的束缚,极大地推动 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生产力快速发展以后,资本主 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又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障碍,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不可调 和,因此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现 实
角 度
笔记:1 2两个不可避免:资产阶级灭亡、无产阶级胜利
D
①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 ②生产力的发展是造 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 ③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爆发  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笔记:明确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解析: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出现的 根本原因,所以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可以缓解经济危机,但不是解决资本主 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①不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 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 源,②说法错误。经济危机是一部对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罪行的判决书,危机显 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了巨大的灾 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这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 爆发,也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③④符合题意。
解题方法
否定排除法速解选择题
在题肢中,找出一个或两个错误的题肢,然后排除包含这些题肢的选项。这些错误的题肢,有的对教材知识进行了错误表述,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有的以点带面、以现象代替本质。如本题的①就犯了偷梁换柱的错误,资本主义本身无法解决经济危机。本题的②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善用排误法即可解答此题。
C修正思维矫正偏差
1. 封建等级制度是农民与地主贫富不均的总根源。
纠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与地主贫富不均的总根源。
2. 农民没有人身自由和生产资料。
纠正: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和生产资料;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 至少量土地,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
3. 失去生产资料的农民不得不受雇于地主阶级。
纠正: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
4. 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 间的矛盾。
纠正: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
A. 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 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克服
C. 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D. 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B
解析: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 本,一定程度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通过科技创新无法避免经济危 机的发生,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克服,B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观点没有涉 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A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因此科技革命的发展,使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 响,材料中的观点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功能,C错误。材料中的观点并没 有涉及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D不符合题意。
C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 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调整不一定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排除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没有能力继续驾驭它的生产力”,这强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 生尖锐冲突,②正确。“这种生产力要求摆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适应它的生产 关系”,这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④正确。经 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定会不 适应生产力状况,排除③。
考点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综合探究)
A基础知识重点疑难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 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 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就要相应地发生变化。
笔记:2023辽宁卷T8,以“新农人”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则促进生产力 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则阻碍生产力发展。一种社会形态代 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 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这也是衡 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志。
笔记:不可颠倒
(3)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 哲学、艺术、宗教以及与之相应的政治法律机构、制度等,构成了社会的上层建筑。
2.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 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 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 基本矛盾。
3. 社会发展的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 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提醒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般历史进程与各国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统一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一个难点。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两大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这个 规律作用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呈现由低到高顺序前进发展的统一性。 但是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部因素等对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不同的,所以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一模一样的。因此,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还具有多样性。
A
①两者都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 ②两者都论证了社会 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但过程是漫长的 ③前者揭示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后者 揭示其实现的条件性 ④前者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方式,后者反映社会形态更替 的实现方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笔记:1客观必然性,是根本方面 2是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  
解析:“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都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 更替问题,①正确。“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两个必然” 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两个决不会”讲的是这种必然 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③正确。“两个必然”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 “两个决不会”强调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过程是漫长的,②不符合题意。“两 个必然”未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方式,“两个决不会”未反映社会形态更替的实 现方式,④不符合题意。
解题方法
概念判断法速解选择题
解答本题需要明确基本概念。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方式主要是通过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来实现剩余价值的生产。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途径有革命、改革或者战争。明确以上两个概念,即可以排除④。
C修正思维矫正偏差
1.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是由人的动机、目的决定的。
纠正: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动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纠正: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化决定经济基础的变化。
纠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4.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纠正: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5.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就是任何国家的发展都必须沿着原始社会、奴 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顺序,依次由低到高向前发展。
纠正:任何国家的发展都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下,由低到高发展的,但 不是必须把五种社会形态每个都经历一遍。
A.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使生产力快速发展
B.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征
C. 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
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D
解析:A说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进步性,而材料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固有 问题,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资本主义社会的 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C错误。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 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 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 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资本主 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D正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解析:材料中指出当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 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这表明生产关系具有暂时性和历史性,必然要随着 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①正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坚持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 发而不是从理论出发来观察和认识人类社会和历史,②错误。材料中马克思的论断为 我们分析和解决中国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各种社会矛盾提供了科学指引,但 没有提供具体方法,③错误。材料中指出为了保留创造的成果,人们不得不改变继承 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表明由特定生产力发展水平造成的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只有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中才能真正消灭,④正确。
限时跟踪检测
限时跟踪检测(一)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①生产工具改进,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②原始畜牧业的出现,经济得到发展 ③贫富 分化加剧,社会文明程度提高 ④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原始社会解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根据距今1.3万年左右,该遗址出土遗物为旧新石器过渡这一重大历史变革提 供了关键证据,判断这属于新石器时代,这个时代生产工具改进,原始畜牧业的出 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经济得到发展,①②符合题意。原始社会人们 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到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确立,贫富分化加剧,奴隶 社会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③不符合题意。封建社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④不符 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B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初税亩制度的实施,改变了原有的井田制度,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这促 进了土地的私有化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①正确。鲁国在春秋时期已经进入了奴隶社 会,而不是原始社会。初税亩制度的实施确实加速了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但不是从原 始社会开始的,排除②。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作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 定分配关系,而不是分配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排除③。牛耕和铁制农具的 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导致了土地私有化和初税亩制度的出现,这是历史发展的进 步表现,④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B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封建社会铁制农具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显著进步,出现了“四海无闲 田”的境况,这可以反映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①正确。“可怜身上衣 正单”“犹饿死”“冻死骨”是因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排除②③。“无闲田”“犹饿死”“酒肉臭”“冻死骨”“身上衣正单”都反映了封 建社会中的残酷剥削,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生活凄惨,④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C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开始,①错误。马克思认为,社 会进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矛盾和对抗中发展起来的,生产建立在阶级的对抗上 表明生产关系状况制约生产发展,②正确。“直接的劳动”是劳动者直接参与生产过 程,创造价值的劳动形式,而“积累的劳动”是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用 于扩大生产和提高生产力的劳动形式。因此,“积累的劳动”与“直接的劳动”的对 抗意味着阶级的对立,③正确。“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揭示了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不是唯一动力,④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D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核 心,①说法错误。材料中“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 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 和对他们的剥削”,这揭示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剥削关系的本质,揭露了无产 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终究 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③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以广大生产者群众的被剥夺和贫穷化为基础的资本价值的保存和增殖,只能在 一定的限制以内运动,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内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未涉及共产主义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排除①。资本无限增殖的需求与有限的消费能力之间的矛 盾,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②正确。材料未 涉及人作为劳动力商品买卖与独立自由的关系,排除③。“这些限制不断与资本为它 自身的目的而必须使用的并旨在无限制地增加生产,为生产而生产,无条件地发展劳 动社会生产力的生产方法相矛盾”,表明资本主义社会在自身发展中创造解决资本与 劳动对抗的物质条件,④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C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 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①说法错误。这场危机表面上由通胀高企导 致的实际工资缩水引起,实际上却是英国社会不平等持续加剧的结果,折射出“富者 愈富、贫者愈贫”的严酷社会现实。这场危机要想被彻底破解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 度,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激化的表现,②③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 义所取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④说法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这种生产方式的尺度,是资本本身,是生产条件的现有规模和资本家追求发 财致富和追求资本化的无限欲望,而绝不是消费”,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中包 含了不顾社会需求的生产,①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 根本原因,②表述错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一方面适应人口的自然增长,另一 方面形成在危机中显露出来的那些现象的内在基础”,这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会 造成社会需求与供给的严重失衡,③符合题意。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 一切矛盾的总根源,④表述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A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 神的历史的基础,说明经济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①正确。材料揭示了 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方式,而非根本动力,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 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排除②。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 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下解放出来, 说明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③正确。材料强调无产阶级进行有组织 的斗争才能推翻资产阶级,没有体现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是历史必然,排除 ④。
1
2
3
4
5
6
7
8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