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专题八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二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课 标要 求 1.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解析价值观差异与冲突产生的社 会根源,能够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2.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 考考 点 1.价值与价值观:2023全国甲卷,T22;2022湖北卷,T15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2023全国乙卷,T21;2022全国乙卷,T23;2022山东 卷,T10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2024安徽卷,T8;2024湖南卷,T20(1);2024浙江1月 卷,T15;2023新课标卷,T40(1);2023福建卷,T12;2022湖南卷,T16; 2022广东卷,T14备 考建 议 1.结合某些社会观念的变化考查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2.结合青年人的价值选择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正确标准。3.结合先进人物实现人生价值的典型事例,考查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命题形式 以选择题为主整体架构考点 价值与价值观A基础知识重点疑难1. 价值的含义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 极功能和属性。笔记:[易错易混]主体对客体的积极意义( )提醒 正确理解价值(1)价值是一种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物的属性+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 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2)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的价值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3)价值既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2. 人的价值含 义 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其中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内 涵 ①社会价值:通过自己的劳动回报社会、满足他人需要②自我价值: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 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了自我的满足特 点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评 价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 进步事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 民贡献了什么3.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笔记:[易错易混]主观范畴的几个概念:意识、认识、社会意识、价值观都有正确和 错误之分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 本 内 容 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重 要 意 义 ①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 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②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 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要 求 ①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 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 行动③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 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 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归纳提升厘清意识、认识、社会意识、价值观的哲学范畴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论 ①意识认识论 ②认识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 ③社会意识人生价值观 ④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记:[时政热词]“中国好人榜”“时代楷模”,考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B把握考向研透考题新高考对于这一知识点的考查集中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常以时代热词为情境考 查;选择题选项一般设置相关知识陷阱,可通过直接排误法和排除异意法予以选择。 主观题往往以先进人物的事迹为背景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C解析:在讲究效率、与时间赛跑的时代(社会存在),“治愈”“解压”“诗和远 方”等网络热词(社会意识)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其发展而变化,②正确。不“躺平”、不 消沉、不抱怨,体现的是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主动营造“治愈瞬间”、仔细体味 “幸福时刻”体现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确的人生道路,这说明价值观能够对 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④正确。价值观正确与否取决于其是否遵 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而不是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评 价,①错误。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对于错误的价值观,不能包容,更不能认 同,③错误。解题方法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选择题,命题陷阱主要是“以假乱真”。①没有正确认识价值观 有客观的评价标准,犯了唯心主义错误:③不能正确认识价值观有正确、错误之分。C修正思维矫正偏差1. 价值观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和生活方式。纠正: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和生活方式,但不起决定作用。2. 价值观就是对人的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纠正: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 法和根本观点。3.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纠正: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4. 正确的价值观决定着个人人生道路的选择。纠正: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A. 恪尽职守,牺牲自我B. 拒绝诱惑,保护自我C. 恪尽职守,兼顾自我D. 拒绝诱惑,放飞自我C解析:漫画标题为《自律》,猫的职责是捉老鼠,而漫画中的这只猫捉到老鼠,却考 虑自身的利益,认为这只老鼠热量超标,不利于自身健康而打算放弃,看似自律,却 忽视了自身的职责,启示我们要在恪尽职守的同时兼顾自我,而不是把自我利益放在 第一位,C符合题意;A、B、D均与题意不符。A. 创作的短视频帮助他人实现了人生价值B. 创作的短视频的价值在于其内容的独特性C. 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物质追求D. 既满足他人、社会需要,也得到社会对其价值的承认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该博主帮助他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帮助他人实现人 生价值,A不符合题意。价值是指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 性。该视频的价值在于通过视频内容满足人们广泛的生活需求,而不是因为视频本身 的价值独特,B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 觉行动,C错误。材料中该博主的视频满足了人们广泛的生活需求,并且得到大家点 赞和关注,说明实现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D符合题意。考点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和实现A基础知识重点疑难1.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含义①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②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③产生: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 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笔记:先判断后选择 2023全国乙卷T21,考查“我要回农村”中蕴含的价值观和价 值判断(2)特征提醒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具 体体现。(2)不能因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就认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没有客观 标准。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3)标准标准 原因 要求自觉遵 循社会 发展的 客观规 律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 不同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 践的基础上形成的②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 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 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 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 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 历史的必由之路符合最 广大人 民的根 本利益 ①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 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产 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 史的创造者 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 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 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归纳提升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和评价标准的关系2. 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原因 如何做根本途径 在劳动和奉献 中创造价值 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 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 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客观条件 在个人与社会 的统一中创造 和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 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 前提 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 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 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原因 如何做主观条件 在砥砺自我中 创造和实现价 值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 调节和控制作用;价值观 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①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 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 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 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 人素质③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 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 观的指引④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 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笔记:2024湖南卷T20(1),考查新时代青年创造和实现价值 [考向预测]以习近平 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新时代青年先进事迹、英雄人物事迹为情境,考查青年如何实 现人生价值的问题 3.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哲学依据(1)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 系,形成了社会关系。(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尊重劳动是尊重社会 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劳动者是尊重人民群众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要 求,是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的必然要求。B把握考向研透考题新高考对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考查一般以先进人物事迹 为情境设置题目。选择题一般可通过排除异意法予以选择。主观题往往设置体现类或 说明类问题,小切口考查居多,知识限定明确。笔记:[方法技巧]复习应以大单元知识体系为基点,打造知识体系内部联系,将知识 “牵一发而动全身”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A解析: “最美铁路人”执着坚守、精益求精、攻坚克难、担当敬业,在不同领域、 不同岗位奉献与奋斗中书写最美人生,表明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①符合题 意。“最美铁路人”之所以能书写最美人生,不是因为工作岗位平凡,而是积极投身 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②错误。20多年累计行走近4 万千米,给钢轨问诊把脉;验证海量列控数据,为高铁列车精准导航;反复揣摩作业 环节,合理调配机车,为中欧班列开行提供有力保障……这表明“最美铁路人”的工 作是有目的、有意识、有主动创造性的,体现了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③符合题意。 题干强调了“最美铁路人”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奉献与奋斗,没有涉及“最美铁 路人”的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④不符合题意。解题方法本题属于体现类选择题。一方面,需要对所学知识有正确的理解,认识到在不同领 域、不同岗位,都可以通过劳动和奉献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而不在于工作岗位是平 凡的还是不平凡的;另一方面,要理解和区分实践活动的不同特点,进而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准确解读,不要脱离材料“无中生有”。C修正思维矫正偏差1. 要超越历史条件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纠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不能超越历史条件。2. 价值判断因为主体差异性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纠正:价值判断有客观的评价标准,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 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3. 积极投身于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纠正: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 生的根本途径。4.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纠正: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C解析: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不是根源于人的知识和能力,①排 除。路生梅践行“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的承诺,守护群众健康,这说明价值观对 人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②正确。路生梅扎根陕北佳县,耄耋之年依然坚持义务 接诊,这说明要在不断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③正确。个人价值的实现并非取 决于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承认,人的真正价值在于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④排除。故 本题选C。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C解析: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规律具有客观性,并不能摆脱客观 条件的制约,①不选。更多有体育潜力的青少年受到激励,梦想用网球为国争光的山 区少年,不断奋斗;过去没见过大海的女孩通过努力,最终成为中国首位奥运冲浪选 手,这都表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指引,② ④入选。实现人生价值要在正确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社会提供的 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前提,③不选。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