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哲学与文化专题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十九课把握世界的规律课时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4哲学与文化专题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十九课把握世界的规律课时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专题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十九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课时2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考点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A基础知识重点疑难
1. 矛盾的含义
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跨模块 哲学(辩证)矛盾≠逻辑矛盾,可结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矛盾律 的知识加深理解。
哲学(辩证)矛盾 逻辑矛盾
含义
不同 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 的关系 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 尾不一、互相“打架”的现象
形成
不同 客观存在的 主观造成的(可以避免)
断定
不同 两个方面都是真的 两个方面不可能同时为真
同一性 斗争性
区 别 含 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 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表 现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渗透、 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 势
区 别 作 用 ①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 在
②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 的趋势 ①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发生变化
②矛盾双方的斗争突破某一事物的界 限,使旧统一体瓦解,一事物转化为 他事物
联 系 ①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矛盾双方的同 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 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笔记:1 2023浙江1月卷T31(1),考查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我国 盐碱地与可耕地相互转化的条件
2 [易错易混]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转化( )
(2)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性。
②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③要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方向转化。
归纳提升
联系、发展、矛盾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是研究世界状况的。联系和发展从表层回答了世界的存在状况,是唯物辩 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而矛盾观点则从深层次揭示了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唯物 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图示如下: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含义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 终,即时时有矛盾
地位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方法 论 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 矛盾
笔记:[巧记速记]标志词:出现问题、困难;既……又……;成就不足;机遇与挑 战;双刃剑
提醒 “事事有矛盾”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时时有矛盾”并 不意味着矛盾永远无法解决。
(2)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 方法论 错误倾向
矛盾的特殊性,是 指矛盾着的事物及 其每一个侧面各有 其特点。它主要有 三种情形:①不同 事物有不同的矛 盾,这些不同的矛 盾构成了一事物区 别于他事物的特殊 本质 要做到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在矛盾普 遍性原理的指导 下,具体分析矛盾 的特殊性,并找出 解决矛盾的正确方 法 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 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把理论当 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一刀切
原理 方法论 错误倾向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 的不同过程和阶段 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 同矛盾、同一矛盾 的两个不同方面也 各有其特殊性 要做到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在矛盾普 遍性原理的指导 下,具体分析矛盾 的特殊性,并找出 解决矛盾的正确方 法 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 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把理论当 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一刀切
笔记:[时政热词]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集中力量抓好 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原 理 二者之间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 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 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 法 论 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笔记:2024山东卷T10,考查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探索县域 小城文旅火热“密码”的原因 [巧记速记]解剖麻雀、先试点后推行、典型示范、借 鉴……经验、在……思想、理论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  
B把握考向研透考题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近年来,高考多以具体情境 为载体,单独或综合考查对矛盾基本属性的理解。选择题多以漫画形式考查,一般可 通过排除异意法予以选择。非选择题以经济发展或者文化创新的路径为题材设置认识 类问题。新高考对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考查常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一般以 时代发展中的成就为情境设置认识类问题,切口较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笔记:[知识链接]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把握事物 的本质
A
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研究这些表现亮眼的地方所具有的特殊的 “底蕴”“个性化”“性价比”等特点,可以总结出普遍的规律,从而指导其他县域 小城文旅的发展,①正确。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借助抽象思维获得关于县域小城 文旅火热的理性认识,能够揭示其规律性,③正确。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而 不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②错误。题干强调的是从这些表现亮眼的地方总结共性,而 不是区分不同事物的矛盾,④不符合题意。
解题方法
本题属于原因分析类题目,题目具有综合性,主要考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 系、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理性认识等。做好该题首先要准确理解材料信息,题干强调 的是从这些表现亮眼的地方总结共性,而不是区分不同事物的矛盾;其次,要明确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而不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基础知识掌握的准确性是运用排误法做好该题的关键。
C修正思维矫正偏差
1. 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纠正: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2. 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纠正: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 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纠正: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两个事物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现实的矛盾。
4. 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纠正: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5.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纠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 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6. 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纠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7.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纠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C
①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 
②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主体的利益需求  ③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忽略了矛盾的特殊性 
④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漫画反映出通过手机公众号可以解决年轻人的停车缴费、点餐等问题,但不能 解决老年人用现金买米的问题;孩子接收了一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送来的“儿 童钙奶”,却忽略了孩子的差异化需求,这意味着某些人强调矛盾的普遍性,但忽视 了矛盾的特殊性,也启示我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主体的利益需求,②③符合 题意。“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反映的是意识的内容、意识的产生,这 并不是两幅漫画的主旨,①不符合题意。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 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 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两幅漫画的主旨并不是强调 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也不是强调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④不符合题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解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并不是人类实践创造的结果,人为 事物的具体联系是人们实践创造的结果,但是产生以后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错 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④错误。阿勒泰地区相关部门与 影视团队展开多维合作,将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改编为电视剧,把阿勒泰独特的自 然风光、别样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给全国观众,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为阿勒泰带来了“泼天流量”,带动了相关文旅产业的发展,可见世界是普遍联 系的,①②正确。故本题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