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专题十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二十七课世界多极化突破主观题型关于“世界多极化和中国外交”的原因类试题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专题十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二十七课世界多极化突破主观题型关于“世界多极化和中国外交”的原因类试题课件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专题十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二十七课 世界多极化 
突破主观题型 关于“世界多极化和中国外交”的原因类试题
例 (2024·湖南卷,T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南方”最初泛指没有进入工业化社会的国家,冷战结束后,①以金砖国家 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成为“全球南方”兴起的集中体现。
②作为“全球南方”的一员,中国提出独立自主是“全球南方”的政治底色,发 展振兴是“全球南方”的历史使命,公道正义是“全球南方”的共同主张。中国积极 维护“金砖+”合作模式,使金砖国家合作的影响超越成员国和地区范畴;③积极开 展共同关注领域的南南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发展权,④积极与其他国际 组织协作,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⑤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帮 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阐释中国采取上述行动的原因。
【审题路径】 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需要运用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 济》的有关知识回答。
第一步:审设问、审材料→明方向
审设问,标出关键词
审材料,画出关键句 材料中已标记①②③④⑤
笔记:①问题指向 ②原因类  
第二步:调知识、找联系→组答案
答案生成

答案
溯源 材料
本身 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成为“全 球南方”兴起的集中体现
教材
知识 可联系教材金砖国家的作用
转化
答题
语言 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

答案
溯源 材料
本身 作为“全球南方”的一员,中国提出独立自主是“全球南方”的政治 底色,发展振兴是“全球南方”的历史使命,公道正义是“全球南 方”的共同主张。中国积极维护“金砖+”合作模式,使金砖国家合 作的影响超越成员国和地区范畴
教材
知识 可链接中国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推动提升金砖国家 的总体影响力,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转化
答题
语言 中国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 提升金砖国家的总体影响力,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答案
溯源 材料
本身 积极开展共同关注领域的南南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发展 权
教材
知识 可链接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中国积极 参与南南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转化
答题
语言 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中国积极参与南南合 作,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维护发展中国家 共同利益

答案
溯源 材料
本身 积极与其他国际组织协作,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
教材
知识 可链接联合国的作用、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的教材知识
转化
答题
语言 联合国是全球治理的主要平台,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维护以联 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答案
溯源 材料
本身 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道 路
教材
知识 可链接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转化
答题
语言 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发展、增强全 球发展新动能,为促进全球平等、平衡、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答案: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 中国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提升金砖 国家的总体影响力,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的重要力量,中国积极参与南南合作,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 发言权,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联合国是全球治理的主要平台,中国积极参与全 球治理体系变革,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 合理的方向发展;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发 展、增强全球发展新动能,为促进全球平等、平衡、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题型模板
“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解题技巧:具体有 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 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 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 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押题训练] (2023·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据跨境流动日益频繁。2016年以来,由少数西方国家主 导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协定开始包 含数据跨境流动规则。但是由于部分国家搞排他性“小圈子”“筑墙设垒”,无视中 国等多数国家的正当关切,数据跨境流动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近年来,就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我国一方面积极完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 等国内立法,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 系协定》,积极推进数据治理国际合作,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数据有序流 动;另一方面作为数字经济大国,以《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为基础积极参与并推动跨 境数据流动国际规则的制定,弥合数字鸿沟。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中国推动国际数据治理体系变革 的原因。
答案:①数据跨境流动日益频繁会对国家安全、主权管辖等带来一定挑战,而数据跨 境流动规则无法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引发的各国在国家安全、主权管辖等方面的重大关 切和规制分歧,推动国际数据治理体系变革是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 ②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推动国际数据 治理体系变革有利于我国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激发数字经济活力,更好参与全 球竞争。③我国始终高举多边主义火炬,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 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积极参与数字治理体系建设,主张构 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治理,为推动国际数据治理体系变革提出中国方 案,注入中国力量,是我国承担国际责任的体现。
限时跟踪检测
限时跟踪检测(三十三) 中国的外交
一、选择题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画地为牢,以邻为壑
③小不能敌大,弱不能敌强 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蕴含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智慧,也体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 害,道并行而不相悖,①④符合题意。画地为牢比喻只准在指定范围内活动;以邻为 壑比喻把困难、灾祸等推给别人,体现了只顾自己一方,不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不选。小不能敌大,弱不能敌强的意思是小的不可以用来抵抗大的,弱的不可以用 来抵抗强的,不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不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有效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
B. 旨在塑造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C. 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代表性话语权
D. 展现了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大国担当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做实事好事,展现了中国促进共同发展、为人类作出贡献的 负责任大国形象,D正确。题干不涉及发展中国家主权问题,A不符合题意。中国为 发展中国家做实事好事,客观上有利于塑造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但目的是促进世界 共同发展,B错误。题干并未反映中国在国际社会的代表性话语权提升的信息,C不 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开展主场外交巩固 完善外交布局,主动塑造外部环境都是维护国家利益的体现,①符合题意。中国特色 大国外交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己任,也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展现更大担当,②说法 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 整,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③说法错误。中国精准把脉国际大势,充分阐释中国 主张,拓展平等互利合作,引领共同发展进步,这体现了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 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④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60年来,中法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战略抉择,始终致力于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 同发展、通过平等交流促进文明互鉴、通过多边协调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这表明作 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中法两国,坚持互利共赢,造福两国人民,顺应时代潮流,坚持 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①②入选。中法两国积极推动建立平等有序的多极 化和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而不是主导,③不选。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 素,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④不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致力于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不是核心 作用,①错误。2023年,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国与世界携手同行,展现出广 交四海宾朋、共行天下大道的大国气度与大国风范,这表明中国践行真正的多 边主义,积极弘扬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符合时代进步的 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②③正确。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 政策的宗旨,不是首要目标,④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中国坚定维护本国利益,中国对外援助正加快向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升级,能更 好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①说法错误。根据题意,中国对外援助表明了中国 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中国的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②④符合题意。 中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不是主导力量,③说法错误。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2025·北京模拟)中国铁建同欧美公司竞标取得了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 路”修建项目。当地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公司?某外国记者进行调查走访,了解 到以下情况:
初来阿尔及利亚,看到街上有非常多的烂尾工程,但没有一家是中国公司的。
该项目是在合同工期内完成的,这在阿尔及利亚还是第一个,创造了一个奇迹。
项目使用的大部分施工设备、材料从中国进口,符合欧洲标准,价格有优势。
本地人能做的就本地人做,本地人做不了的,由中国人带领本地人一起做,直到 本地人能够独立施工。施工人员中,本地人占80%,中方员工占20%。此外,优秀 员工还会被送到中国基地接受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材料指出中国铁建同欧美公司竞标取得了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修建项 目,阿尔及利亚有很多烂尾项目,但没有一家是中国公司的,这表明阿尔及利亚看重 的是中国公司的诚信重诺,而不是考虑中方的发展水平,①不选。中方在阿尔及利亚 的工程是在合同工期内完成的,项目使用的大部分施工设备、材料从中国进口,符合 欧洲标准,价格有优势,这表明选择中国公司的原因可能在于中方坚持义利相兼,坚 定承诺,务实合作,与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②正确。材料设问强调的是阿尔及 利亚选择中方公司的理由,“中方公司的合作吸引力不断增强”与题干不构成因果联 系,③不选。中方在阿尔及利亚的工程坚持招聘当地人做工,当地人做不了的,由中 国人带领阿尔及利亚人一起做,这体现的是中方坚持立己达人,推动实现自主、可持 续发展,发展成果惠及普通民众,④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开创中国和发达国家合作关系的典范”的说法错误,①排除。“亚太大家 庭”说法错误,安哥拉位于非洲大陆西南部,属于发展中国家,④排除。“坚持共 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符合全球安全倡议的要求,加强文明交流、促进 民心相通符合全球文明倡议的要求,②③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可以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去解决两国间的分歧,但是无法消弭两国间的分 歧,①错误。60年来,中法两国关系创造了多个“第一”,取得了丰硕成果,继往开 来,中法两国应基于共同利益,打造大国互利共赢的典范,秉持建交初心,推动全面 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水平,②④符合题意。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的外交政 策,而不是法国的外交政策,③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元首外交体现出中国在变乱交织的世界中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体现了中 国与广大爱好和平与发展的国家一起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而不是中国引领世界 发展潮流,①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中国综合国力的状况,且凭强大 综合国力保障世界和平与发展不符合实际,③说法错误。“中国主张和中国理念广得 人心,中国建设性大国作用更为凸显”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话语权在不断提 高,④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非选择题
11. (2025·北京丰台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黎协定》首次全球“大考”,中国“答卷”彰显大国担当。
2023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完成《巴黎协 定》生效后的首次全球盘点,多方再次强调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重要 性,中国提交的“答卷”引起各方关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中国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碳排 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5%。中国可再 生能源的大力发展,带动全球风电成本降低了80%,光伏发电成本降低90%。
◇截至2023年11月,中国已与40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8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 录,通过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开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组织能力建设培训 等方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
◇在区域合作方面,启动中非应对气候变化3年行动计划专项,持续开展中国-东盟 红树林研究、建设低碳学校(社区)等相关工作,成立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 变化合作中心,支持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中国“答卷”如何彰显大 国担当。
答案: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面临气候变化的挑战中积极承担责任,发挥建设性作 用;在保护环境方面,中国通过南南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 力量;中国通过区域合作,促进区域环境改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