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2024版八上物理精彩课堂 课件】2.6 第二章 章末复习(28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2024版八上物理精彩课堂 课件】2.6 第二章 章末复习(28页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八上物理同步课件
2024新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

第二章 机械运动
北师大2024版八上物理精彩课堂课件
2.6 章末复习
思维导图
考点突破
考点一 运动与静止
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参照,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作__________。
参照物是假定静止不动的,实际上它可能在_______,也可能________
参照物可任意选择,但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作参照物;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一般选择_______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同时研究多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时应选择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
参照物
运动
静止
地面
同一物体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叫作___________,通常简称为__________。
研究对象相对于______________随时间发生了变化,则研究对象处于运动状态;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随时间没有发生变化,则研究对象处于__________状态。
机械运动
运动
参照物位置
静止
典例突破
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如图所示,是诗人骑马赏花的情景,若说诗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面 B.路边的百花
C.身后的房屋 D.诗人的马
D
如图所示,滑翔机与飞鸟在空中滑翔,飞行员坐在滑翔机上静止不动,以座椅为参照物,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飞鸟肯定是运动的 B.飞鸟肯定是静止的
C.飞行员肯定是运动的 D.飞行员肯定是静止的
D
考点突破
考点二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__________。
常用单位:
[注意]光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长度单位,它表示光在真空中一年内通过的路程。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微米(μm)、纳米(nm)
米(m)
2.正确使用刻度尺
(1)刻度尺使用前应做到“三认”
①认清刻度尺的__________是否磨损。
②认清刻度尺的__________。
③认清刻度尺的__________。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2)使用时做到“五会”
①会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②会放:尺要沿着所测长度放置,不使用磨损的零刻度线,使用较厚的刻度尺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应_________被测物体。
③会看:读取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__________。
④会读:在准确测量时,要__________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会记:测量结果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有效数字包括准确数字和一位估计数字。
紧贴
垂直
估读
数字
单位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1)产生原因
误差:跟__________的准确程度有关;
跟__________的估读有关
错误: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
读取记录结果时粗心
(2)减小或避免的方法
误差:无法__________,只能___________。
测量工具
测量人员
避免
减小
减小误差的方法:
①采用精确程度更高的测量工具;
②运用合理、科学的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错误采用正确的方法,可以避免
典例突破
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如图)。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5.9 cm B.59.0 cm C.5.90 cm D.5.900 cm
C
2.小明利用一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3cm、2.35cm,由此可判断( )
A.小明测量中只有一次测量数据是有效的
B.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
C.该物体长度最接近2.42cm
D.经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避免了误差
3.如图用两把刻度尺A和B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用A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cm,用__________(选填“A”或“B”)刻度尺测出的结果更精确。
3.28
A
考点三 速度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除此之外,还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等辅助单位。
换算关系为:1h=______min=__________s,1 s=__________ms,
1 ms=__________μs。
秒(s)
60
3600
1000
1000
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___。
公式:______________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
常用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换算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慢
m/s
km/h
1m/s =3.6km/h
1.物体沿__________运动,并且速度大小__________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是一个常量,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没有比例关系,但路程和时间成__________。
直线
保持不变
正比
匀速直线运动图像
s-t图像
v-t图像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物体运动的路线是直线,并且在___________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________。其速度大小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但与路程和时间的变化_________。
匀速直线运动是理想的机械运动。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不大,并且路线近似为直线,在这种情况下可近似认为物体做________________。
任意相等
相等
无关
匀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的快慢程度。
【注意】利用速度公式求解平均速度时,s表示总路程,t表示总时间。平均速度只能用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不能将运动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速度相加求平均值。
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
瞬时速度
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_的速度叫作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_________或经过_________时的运动快慢。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和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________。
某一瞬间
某一时刻
某一位置
相同
典例突破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所用时间之比为2:9,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 10:3 B. 18:15 C. 15:2 D. 5:6
C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其速度就越大B.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其速度就越大
A
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路程s与时间t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甲、乙的速度相等
B.在t2时刻,甲、乙的速度相等
C.t1到t2时间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t1到t2时间内,甲、乙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C
甲、乙、丙三辆赛车同时从起点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先到达终点的是丙车。甲、乙两车的路程和时间的s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乙车最后到达终点
B.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C.丙车的s﹣t图象在Ⅱ区域
D.相同时间内丙车的路程最大
C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