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专题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十八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突破主观题型 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辨析类试题的命题[例] (2022·海南卷,T23)辨析题。②“元宇宙”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拥有完整运行的社会和经济系 统。①现实中的人能以数字化身的形式进入“元宇宙”,进行娱乐、社交、消费、内 容创作等,并获得无限接近于真实的体验。现代科技的运用、发展与整合,为“元宇 宙”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有人认为,未来人类会生活在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中,成为现实与数字的两栖物 种。结合材料,运用哲学唯物论的知识对以上观点加以辨析。【审题路径】本题属于辨析类主观题,知识范围明确,根据情境信息,主要是运用必修4《哲学与 文化》中的有关知识解答。第一步:审设问、审材料→明方向审设问,标 出关键词审材料,画出关键句 材料中已标记①②笔记:1问题指向 2辨析类 第二步:调知识、找联系→组答案①答案溯源 材料本身 现实中的人能以数字化身的形式进入“元宇宙”,进行娱乐、社交、消费、内容创作等,并获得无限接近于真实的体验。现代科技的运用、发展与整合,为“元宇宙”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教材知识 可从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角度说明观点的正确性转化答题语言 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元宇宙”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能以数字化身的形式进入“元宇宙”进行娱乐、社交、消费、内容创作等,并获得无限接近于真实的体验。这说明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②答案溯源 材料本身 “元宇宙”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有人认为,未来人类会生活在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中,成为现实与数字的两栖物种教材知识 可从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角度说明观点具有片面性转化答题语言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元宇宙”中的人不能离开现实社会中的人而独立存在,它是对现实社会中的人的一种反映,人不能脱离现实而生活在虚拟世界中答案:①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②“元宇宙”是一个 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能以数字化身的形式进入“元宇 宙”进行娱乐、社交、消费、内容创作等,并获得无限接近于真实的体验。这说明意 识具有能动创造性,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 识。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元宇宙”中的人不能离开现实社会中的人而独立存在, 它是对现实社会中的人的一种反映,人不能脱离现实而生活在虚拟世界中。题型模板综观辨析题解题规律无非是:逻辑上“剥皮法层层设问法”形式上“三步走”。所谓“剥皮”即逐层、逐句、逐个观点、逐一条件都须进行论证,不能只论“错”、 只论半句、只论一种情形和条件也就是说,要充分运用语文知识对辨题进行划分层 次、成分后再逐一分析。“三步走”就是需要“辨”“析”和“结”三部分。(一)辨:对辨题下判断。(有时候也可以渗透在“析”中)(二)析:说明观点/行为的正确(合理)/错误(不合理)/片面之处在哪里,在什么 条件下是正确(合理)的/错误(不合理)的,为什么正确(合理)/错误(不合理)/ 片面。(三)结:指明坚持正确观点的意义,揭露错误观点的实质或危害。(这个步骤有的 题目不作要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押题训练] (2025·海南一模)辨析题。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剧场里,灯光渐暗,一束光照向舞台。京剧大师梅兰芳熟悉的 声音响起,穿着大褂的他缓缓“走”了出来。这并非穿越,而是多个单位及团队联合 用数字化的方式,用“孪生数字人”的形式,让他以26岁时的容貌,重新展现在人们 眼前。复现京剧大师梅兰芳,是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共同发起的“数字梅兰 芳”项目成果。该项目结合老照片和人生经历,最终把26岁的梅兰芳作为原型;又对 梅兰芳二三十岁的唱腔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其与梅派传人的声音进行整合,还原 梅兰芳不同时期的语音和润腔。在这一基础上,外貌、形体、语音、表演等各方面都 接近真人的“梅兰芳孪生数字人”被制作出来了。目前,这一数字人已在梅派艺术传 承、创意视频、舞台表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人认为,制作“梅兰芳孪生数字人”的唯一目的就是复现大师风采,展示梅兰芳跨 越时空的魅力。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辨析。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人们利用数字技术,以梅 兰芳的外貌、形体、语音、表演等素材为原型,制作出“梅兰芳孪生数字 人”,确实可以复现大师风采。因此该观点有合理的一面。②人能够能动地认 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人们通过对梅兰芳 的原型及梅派传人的唱腔进行选择整合,制作出“梅兰芳孪生数字人”,从而 实现展示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坚定文化自信。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 界。制作“梅兰芳孪生数字人”,还可以充分发挥梅兰芳艺术成就的当代价 值,推动文化繁荣。④因此,认为“制作‘梅兰芳孪生数字人’的唯一目的就 是复现大师风采,展示梅兰芳跨越时空的魅力”的观点是片面的。限时跟踪检测限时跟踪检测(二十一) 探究世界的本质一、选择题①自然界是物质的,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人类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自然 ③要在把握人与自然对立统一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④人类可以发挥意识的能动 作用创造出新的物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B1234567891011解析:中华鲟保护宣传和增殖放流活动说明自然界是物质的,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在把握人与自然对立统一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①③符合题意。自然界是客观 的,人类应该尊重和顺应自然,“战胜自然”的说法错误,排除②。人类可以发挥意 识的能动作用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而不是物质,排除④。1234567891011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B1234567891011解析: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科学的预案(正确的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 界,①正确。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 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意识不能直接创造出符合人们目的的客观 事物,②错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预期目标,③ 错误。在2024年春节前的那一轮暴雪中,河南高速科学预案、充分准备,启动“硬 核”除雪模式,即下即清、雪停路净,表明这一预案充分尊重了物质运动客观规律, ④正确。1234567891011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C1234567891011解析:河北各地充分利用闲置地、废弃地、公共建筑周边城市空间,因地制宜规划建 设口袋公园,助力优化城市功能布局,说明河北口袋公园建设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 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了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②③正确。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 人们改造世界,但意识本身不能改造世界,①错误。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而不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错误。1234567891011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A1234567891011解析:赛轮集团采用世界首创化学炼胶技术,研发制造出“液体黄金”轮胎,体现了 进行技术创新必须以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为前提,①符合题意。规律具有客观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突破规律限制”说法错误,且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 性的前提和基础,排除②。赛轮集团以技术创新为引擎,研发制造的“液体黄金”轮 胎,打破了行业“魔鬼三角”定律,让“好轮胎,中国造”享誉世界,这说明认识利 用轮胎制造技术规律离不开意识的能动作用,③符合题意。实践决定认识,“人的思 维能力水平决定着轮胎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唯心主义观点,排除④。1234567891011D①现代技术的运用必然受到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②意识能够正确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④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对人类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材料强调客观条件增加了施工难度,没有强调客观条件制约现代技术的运用, 排除①。正确的意识才能正确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排除②。如图可见, “雪游龙”的建造受到曲折、多弯、大坡度的客观条件制约,其设计施工必然面临许 多工程难题,这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和现场的工程人员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 观能动性,运用先进智能设计理念和手段,利用基础科学所揭示的科学规律,在科学 实验基础上得出合理的解决方案,③④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A1234567891011解析: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中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天圆地方宇宙模型的美 妙之处在于,当圆径与其内、外方边取简单整数时,近似地有“面积=周长”,实现 了“形”与“数”的统一、科学与美学的融合。这说明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 和能动创造性,人们利用对“形”与“数”本质联系的把握,使打造具有中国风格的 古代建筑成为可能,①③符合题意。“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属于意识,不是实现 “形”与“数”统一、科学与美学相融合的基础,②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尊重宇宙运 动的客观规律是建成符合天圆地方宇宙模型的中国古代建筑的前提,④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A1234567891011解析:月球地质图是月壳表层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矿产分布等信息的综合表达,集 中、直观地呈现人类对月球的观测、研究成果,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月球,为月 球科研与探测提供有力支撑。由此可见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改造过的物 质的东西,人类具有特殊的能动性,宇宙的一切存在都能被理解,①②符合题意。在 感觉的界限之外没有任何“确实可靠的”东西是一种不可知论观点,③错误。意识具 有能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但意识不能 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作用于客观事物,而且材料强调认识世 界,不是改造世界,④错误。1234567891011D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234567891011解析:材料未涉及改造世界,①不符合题意。据天文学家预测,2024年2月15日,一 场浪漫的天象——“木星伴月”将在夜空上演。15日晚,我国多地公众观看到了星月 交辉的美景,这佐证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意识活动具有 能动创造性,能把握事物的本质,②④正确。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 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③错误。1234567891011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B1234567891011解析: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课堂教学中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 学总时长的30%,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学习时每30~40分钟应休息或远眺10分钟,是为 了让量变不超过一定范围,以防止事物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 坚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①④入选。材料没有涉及质变之后开始新的量变的问 题,排除②。自然领域的变化发展和社会历史领域的变化发展都是自身的规律,没有 谁比谁更复杂的问题,③不选。1234567891011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D1234567891011解析:该省为了实现绿色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机制,就是基于实际、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过程,③正确。该省坚持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主动探索创新,建立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了绿水青山 向金山银山转化,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促成实践中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④符合题 意。客观实际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出发点,预期发展目标不是出发点,①错误。符合客 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正确指导人们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②错误。1234567891011二、非选择题11. (2025·福建龙岩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搞好生态文明,不仅关系 经济社会发展,也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材料一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联络点。 20世纪80年代初,急于摆脱贫困的村民,纷纷扛着斧头上山砍树。短短几年间,6 000多亩林子不见了,群山成了瘌痢头……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定“要给青山留个 帽”,并强调“发展经济要因地制宜”。自此,下姜村根据实际状况,先是在山里种 上茶叶、雷竹、中药材,建造精品果园,接着将村里的布局优化、村庄绿化、卫生洁 化、河道净化,然后通过成立旅游发展公司,打造精品民宿,如今的下姜村,从曾经 “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的穷山村,一跃变成如今“农家乐、民宿忙, 游人如织来下姜”的美丽乡村。1234567891011材料二 近年来,龙岩争当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优等生”,着力打 造“山水龙岩”品牌,持续擦亮龙岩生态名片,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生态 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绿色转型发展走在前列,让闽西的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 山银山的成色更足。1234567891011(1)结合材料一,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知识,谈谈下姜村的发展对推动乡 村振兴的启示。答案:(1)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 造性,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推动乡村 振兴必须深刻认识农村地区发展的现状和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②人能够能 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可以指导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 的客观事物,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推动乡村振兴要坚持科学思想指引,建设产业 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美丽乡村。③尊重客观 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推 动乡村振兴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234567891011(2)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山水龙岩’品 牌”“龙岩生态名片”“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绿色转型”这六个关键词中选择两个词,谈谈应如何建设美丽龙岩。(要求: 不得抄袭给定材料;100字左右)答案:(2)示例:建设美丽龙岩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充分利 用龙岩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产业园区和重点企 业绿色化、低碳化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制造、环保服务等产业,推动绿色转型。12345678910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