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计 20 分)
1. 唐代地理书《元和郡县图制》曾描述某水利工程,“公家运漕,私行商旅……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 其利焉 ”。材料反映了该工程的修建( )
A. 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B.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C. 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D. 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2.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 这表明他( )
A. 认识到体恤百姓的重要性 B. 认为要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C. 决定完善中央的行政机构 D. 吸取隋亡教训要励精图治
3. 下表列出了部分外国人在唐朝任官情况,这一材料可以用来研究唐朝( )
国家 日本 新罗 印度 波斯
姓名 晁衡 崔致远 瞿昙罗 骆元光
官职 秘书监 翰林学士 太史 节度使
A. 发达的商业贸易 B. 活跃的对外交流
C. 清明的政治局面 D. 平等的民族政策
4. 初步学会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是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以下是一位同学查找的两段史 料,从中他了解到( )
出处 洛阳含嘉仓出土铭砖铭文 杜甫《忆昔》
史料 含嘉仓作人秦东门从西第十二行从 西第三窖□润州开元十四年租糙米 壹万壹千壹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 实。
A. 隋炀帝时期徭役繁重 B. 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
C. 洛阳是政治经济中心 D. 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
5. “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联绵十车辐,伊轧百舟橹。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 ”诗中描写的古代
第 1 页/共 9 页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 2024-2025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劳动工具是( )
A. 翻车 B. 曲辕犁 C. 筒车 D. 秧马
6. 思维导图是有效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右图“唐朝衰亡 ”的思维导图中空白处分别应填( )
A. 安史之乱 宦官专权 B. 藩镇割据 黄巢起义
C.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D.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7. 欧阳修在《本论》中记载: “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 ”这反映了五代十国 时期( )
A. 统一因素增长 B. 政局动荡不安 C. 人民渴望统一 D. 武将专权跋扈
8. 规模庞大的那烂陀寺遗址的发掘与复原,主要是根据《大唐西域记》提供的线索进行的。为此作出重要 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 玄奘 B. 鉴真 C. 僧一行 D. 柳宗元
9. 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后,则代之以沉郁、 悲怆的情调了。对该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
A. 唐诗完全再现唐朝历史 B. 文学创作影响时局变化
C. 时代变化影响文学创作 D. 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10. 下面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探究活动时搜集的资料目录,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汉藏一家亲的历史画卷 阎立本《步辇图》 ○丝绸之路上的胡人胡乐 三彩骆驼载乐俑 ○雕版印刷的杰作 《金刚经》经卷 ○击球少女的英姿 打马球铜镜
第 2 页/共 9 页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 2024-2025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A. 承前启后的制度创新 B. 四通八达的中外交通 C. 辉煌灿烂的古代科技 D. 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 11. 北宋时,宰相与若干副宰相共同议政;派文官到地方任知州;设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 队编入禁军,驻地定期更换,这些措施意在( )
A. 分化事权,分割宰相权力 B. 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C. 发展文教,扩大统治基础 D. 富国强兵,摆脱统治危机
12. 《募役法》规定: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也要交钱服役。《方田均税 法》规定: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这说明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轻农民负担 B. 加强控制民众 C. 增加政府收入 D. 增强军事力量
13. 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元昊、完颜阿骨打和忽必烈相同之处的表 述,正确的是( )
A. 积极接受中原文化,推动民族融合 B. 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C. 开辟沟通南北运河,促进经济交流 D. 和中原王朝签订和约,维持和平局面
14. 据《宋史 ·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 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这些举措是基于岳飞( )
A. 澶渊之盟,维持和平 B. 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C 郾城大捷,收复中原 D. 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
15. 下图是某同学总结的某一时期历史进程,其中①这个历史阶段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A. 陈桥兵变,北宋建立 B. 靖康之变,南宋建立
C. 统一蒙古,横扫欧亚 D. 更改国号,元朝建立
16. 某朝“万里车书新一统 ”,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材料描述的王 朝是( )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17. 史料中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 1288 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据此 可知宣政院主要负责管辖的地方是( )
A. 台湾 B. 新疆 C. 西藏 D. 西域
18. 2007 年,考古人员成功打捞出南宋初期的“南海一号 ”古沉船,并出水景德镇、龙泉窑等地烧制的宋 代著名瓷器数千件,30 余种。若用于研究宋代历史,它们属于( )
第 3 页/共 9 页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 2024-2025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A. 实物史料 B. 文献史料 C. 口述史料 D. 图像史料
19. 根据下表所示内容可知,宋代时( ) 宋代经济发展成就表(部分)
农业 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
手工业 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纺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发达,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商业 临安是大都市,人口百万,商业繁盛
A.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 城市商业突破了时空限制
C. 农业开发效果显著 D. 手工业技术发达领先世界
20.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属于研 究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长篇小说《水浒传》 B. 元朝脱脱等编撰的《宋史》
C. 京剧《澶渊之盟》 D. 出土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计 30 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 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 ”的自由 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贫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 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的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 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政治 完善制度、制订法 律 考核官吏、善于纳 谏 提拔重用贤能之 士 重用贤能,抑制权 贵 整顿吏治,裁减冗 员
第 4 页/共 9 页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 2024-2025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经济 减轻劳役负担 鼓励农业生产 减轻百姓负担 重视发展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 制
文化 增加科举科目 创立殿试 注重文教,编修图 籍
统治局 面 A 贞观遗风 B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 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 ·地理志》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中的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2)写出材料二表格中 A、B 两处的内容,并归纳出现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3)概括材料三所表达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措施,并举一例史实说明 “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 ”。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认识。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 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 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 在元代,大量外域人群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涌入中国。进入中国的西 北各族、西域以及欧洲等各族人太多,已经无法再用“回回 ”一词指代,于是元人使用“ 色目 ”一词概称 这些族群。色目人多定居中国,编入元朝户籍,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元代回回人形成一种大的社会力
量,最终导致了中国 ▲ 的出现;畏吾儿后来形成了维吾尔族。
——修晓波《元代丝绸之路对民族融合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 ”并举例说明。
(2)写出材料二中 ▲ 处民族的名称,据材料概括元朝时期在民族关系上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元朝 统治边疆的特点。
第 5 页/共 9 页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 2024-2025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 现代处理民族关系的启示。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开科取士情况统计表
类别 开科次数 录取人数 年均录取
文举 90 60035 360
武举 28 868 5
——综合自《宋史》《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等文献 (1)对比文举和武举的数据,分析宋代科举在文举和武举方面存在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
的主要原因及对国家统治的影响?
材料二 北宋对辽夏的妥协退让,并不标志其必然是“弱宋 ”。在其他诸方面,北宋非但不“弱 ”,而 且很“强 ”。因此,把宋代尤其是北宋称之为 “弱宋 ”,是不恰当的。
——据顾全芳《重评北宋重文轻武的历史作用》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你是否认同此观点 并结合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史实简要说明理 由。
第 6 页/共 9 页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 2024-2025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计 20 分)
【1 题答案】 【答案】A
【2 题答案】 【答案】A
【3 题答案】 【答案】B
【4 题答案】 【答案】D
【5 题答案】 【答案】C
【6 题答案】 【答案】C
【7 题答案】 【答案】B
【8 题答案】 【答案】A
【9 题答案】 【答案】C
【10 题答案】 【答案】D
【11 题答案】 【答案】B
【12 题答案】 【答案】C
【13 题答案】 【答案】A
【14 题答案】
第 7 页/共 9 页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 2024-2025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答案】B
【15 题答案】 【答案】D
【16 题答案】 【答案】D
【17 题答案】 【答案】C
【18 题答案】 【答案】A
【19 题答案】 【答案】A
【20 题答案】 【答案】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计 30 分)
【21 题答案】 【答案】(1)
标志:隋炀帝设立进士科。
影响:科举制打破了门第限制,扩大了选官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推动了文化教育发展。 (2)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
共同原因:统治者励精图治、重视人才选拔、发展经济、减轻赋税、完善制度。 (3)
信息: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措施:行省制度。
史实: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 (4)
认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注重制度创新,通过选官制度、行政改革等措施维护统治,促进社会稳定与发 展。
【22 题答案】 【答案】(1)
办法:开明的民族政策(或平等团结、友好交往);举例:文成公主入藏(或册封少数民族首领、设置安
第 8 页/共 9 页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 2024-2025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西都护府等)。 (2)
名称:回族;特点:民族融合加强(或民族交流频繁、多元一体);边疆统治特点:设置专门机构;推行 因地制宜政策;重视边疆开发。
(3)
主流:民族交融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启示: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加强交流互鉴。
【23 题答案】 【答案】(1)
①差异:文举开科次数、录取人数及年均录取均远超武举,体现宋代重文轻武。
②原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抑制武将势力,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③影响:巩固统治但削弱军队战斗力,导致边防危机。 (2)
观点:北宋虽对外妥协,但其他方面强盛,称“弱宋 ”不恰当。 认同。
理由: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僚体系完善;经济上,商业繁荣,交子出现;文化上,科技(活字印 刷)、文学(宋词)成就突出。
第 9 页/共 9 页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 2024-2025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