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滑轮 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课件 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30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3 滑轮 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课件 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30页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第1课时
定滑轮和动滑轮
1
能正确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实质。
3
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来解决实际问题。
看图讲故事
你能根据图1讲述一下这个故事吗?
故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哪个部件 你在哪里见到过吗?
一、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活动1】你能设计不同的方法,用下面的器材将钩码提升到高处吗?小组合作试一试。
【活动1】你做到了吗?
1. 如图甲,旗杆顶部轴__________的滑轮,这种滑轮叫做定滑轮。
2. 如图乙,起重机的电功机转动并收绳子时,滑轮随物体一起被提起,这种滑轮叫做________。
固定不动
动滑轮


如图是手摇升降晾衣架的结构示意图,使用它可以方便地升降衣架来晾晒衣物。该装置通过一些机械的组合来实现此功能。该装置中属于定滑轮的是_______,属于动滑轮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
①②
③④
二、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物重G/N 物体移动方向 物体移动距离h/m 拉力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动距离s/m



1.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1)参考图片,安装定滑轮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弹簧测力计和钩码移动的距离。
实验结论:
使用定滑轮______力,______距离;但可以______力的方向。
不省
不省
改变
【思考】如果把定滑轮看作一个杠杆,你能指出用其提升重物时的五要素吗?
其实质是一个
      等臂杠杆
物重G/N 物体移动方向 物体移动距离h/m 拉力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动距离s/m



2.研究动滑轮的特点
(1)参考图片,安装动滑轮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弹簧测力计和钩码移动的距离。
实验结论:
使用动滑轮______省力,但____距离;且________力的方向。
可以

不改变
答案 五要素如图所示;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
思考:如果把动滑轮看作一个杠杆,你能指出用其提升重物时的五要素吗?说明动滑轮的实质其实是什么?
三、总结收获
1.定滑轮:
(1)定滑轮是轴______(随/不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2)使用定滑轮时______力也不费距离,但__________力的方向;
(3)定滑轮的实质是______杠杆。
2.动滑轮:
(1)动滑轮是轴____(随/不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2)使用动滑轮____力但____距离,且__________力的方向;
(3)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杠杆。
不随
不省
可以改变
等臂



不能改变
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
省力
1.(2024·海南临高县期末)旗杆顶上装有定滑轮,升旗时可以(  )
A.改变力的方向 B.省距离
C.省功 D.省力
学以致用 
A
2.(2024·上海普陀区期末)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提起物体A,若不计摩擦,关于三个力的大小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F1B.F1>F2>F3
C.F2>F1=F3
D.F1=F2=F3
D
3.如图所示,用5 N的拉力F匀速竖直提升重为G的物体,使其上升了0.2 m。若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关于物体的重力G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G=2.5 N s=0.1 m
B.G=2.5 N s=0.4 m
C.G=10 N s=0.1 m
D.G=10 N s=0.4 m
D
1.同一滑轮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 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 N、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力不计,则(  )
A.手的拉力:F甲=F乙
B.手的拉力:F甲C.手的拉力:F甲>F乙
D.无法确定
C
2.(2023·晋中期末)一辆汽车陷进了泥潭,小明设计出甲、乙两种方案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图所示。两种方案使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甲图滑轮是动滑轮 B.乙图滑轮是定滑轮
C.甲方法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D.乙方法可以省距离
解析 甲图中的滑轮使用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是定滑轮;乙图中的滑轮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是动滑轮,故A、B错误;
甲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C正确;
乙图中的滑轮是动滑轮,能够省力,但是费距离,故D错误。
3.(2023·梅州兴宁市期末)如图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滑轮匀速提升重力均为60 N的物体,其中甲滑轮的优点是          ,若滑轮重力、绳重和摩擦均不计,分别用力FA、FB和FC匀速提起重物时,FC=_____ N,FA   (选填“>”“=”或“<”)FB。
能改变力的方向
30
=
解析 甲滑轮是定滑轮,它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故FA=FB;物体重60 N,乙是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故FC=30 N。
4.(2024·苏州工业园区月考)同学们共同研究滑轮的特点。
(1)他们研究定滑轮特点时,做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据此可证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     。他们通过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使用定滑轮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
力的方向
等臂
解析 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支点在转轴上,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半径,其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2)研究动滑轮特点时,用不同的动滑轮匀速缓慢竖直提升4 N的重物,如图乙所示。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滑轮重力/N 重物重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1 4 ≈2.5
2 2 4 ≈3.0
3 3 4 ≈3.5
通过观察和比较测量结果,可得初步结论:使用动滑轮可以   ,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起同一重物时,不考虑绳重、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提升重力的   。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时,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
   (选填“静止”或“拉动”)时读数。
省力
一半
拉动
解析 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可以省力,由于动滑轮和物体的总重力由两段绳子承担,所以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起同一重物时,不考虑绳重、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提升所有的重力的一半;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时,应尽量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时读数。
你能设计一个方案解决这个问题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