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2.1 创新改变生活1.政治认同:知道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史。2.道德修养: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3.法治观念: 体会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认同创新的价值,支持我国改革创新事业。4.责任意识: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同时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努力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教学重点:创新对个人和社会有何意义。教学难点: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核心素养目标:一、感受创新1.如何正确认识创新 2.创新对个人和社会有何意义?二、创新引擎3.为什么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4. 改革与创新的关系?自学导航新知导入视频:6G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探究新知活动一:一、感受创新探究新知1.如何正确认识创新 创新源于生活,将废旧物品重新利用,不仅有助于环保,而且充满创新乐趣。。①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来源于生活。创新是别出心裁的点子,突发奇想的灵感,独具匠心的构思。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探究新知1.如何正确认识创新 支付方式的不断升级共享单车的出现②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发明创造,还是对已有成果的改善完善。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只是灵光乍泄的顿悟,还是年复一年的积累。它是个人创意行为,也是集体、团体的创造活动。探究新知1.如何正确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来源于生活。创新是别出心裁的点子,突发奇想的灵感,独具匠心的构思。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① 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方式)② 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领域)③ 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产生)④ 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主体)探究分享2.创新对个人和社会有何意义?我会用新方法解这道数学题。我和同学走进社区,通过“微心愿墙”帮助居民实现小愿望。我创新了一道菜的做法,爸妈夸我心灵手巧跟乐队的伙伴一起给老歌配新曲,挑战真大!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获得成就感。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带来惊喜,获得成就感。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对个人)探究新知2.创新对个人和社会有何意义?知识创新:大数据、AI、物联网技术创新:工业制造升级制度创新:最多跑一次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②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公正、推动社会进步。(对社会)探究分享结合上述事例,请你谈谈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感受?提示: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探究新知2.创新对个人和社会有何意义?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美好。医生:给千里之外的病人做外科手术,从开头到缝线均由医生远程操控机器人完成。市民:出门不用带钱包,手机支付更方便。公益组织:发起帮助视障人的公益组织,采取“每人捐赠一分钟声音”的方式。开展声音捐赠活动。③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对生活)探究新知2.创新对个人和社会有何意义?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②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知识创新提供新思想新方法;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③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探究新知活动二:二、创新引擎探究新知3.为什么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第四次信息革命:互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②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探究新知3.为什么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德国工业4.0(高科技战略计划)韩国致力于人工智能、无人驾驶项目研究2015年---美国发布最新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③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探究新知3.为什么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考: 面对各国的创新战略,我国是如何推动创新发展的?2012年十八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2年二十大: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7年十九大: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④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我国角度)探究新知3.为什么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发展史超级杂交水稻中国高铁“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⑤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探究新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揭晓 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分别授予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思考:我国为什么要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重赏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探究新知3.为什么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978年的深圳2023年的深圳随着深圳改革向纵深推进推出多项重大改革为创新发展提供更大的舞台为特区及其人民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探究新知3.为什么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总述)②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历史角度)③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时代角度)④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国家角度)⑤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改革角度)探究新知创新改革指向过去,意味着要与时俱进,要破旧。指向未来,意味着要立新。激发改革为创新指明了任务和方向创新推动改革往深处、高处发展促进改革激发创新,创新促进改革。4.改革与创新有何关系?①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创新促进改革)②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改革激发创新)课堂总结创新改变生活感受创新创新引擎1.如何正确认识创新 2.创新对个人和社会有何意义?3.为什么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4. 改革与创新的关系?结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探究拓展创新给人类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课堂练习1. (2024年云南中考第20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联合云南热作所等单位,攻克多个育种技术难题,为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战略资源安全提供了品种与技术支撑。据此可知( )①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②我国已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③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④创新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创新的重要性。①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材料中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单位攻克育种技术难题,体现了创新的重要作用,故①③正确;②:我国还没有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故②错误;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故④错误;故本题选B。课堂练习2. (2024年贵州中考第2题)仔细观察下图,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A. 中国创新正遭遇瓶颈 B. 中国已成为创新强国C. 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 D. 创新仅限于航天领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创新正确认识。A:漫画中体现了我国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没有体现正遭遇瓶颈,故A说法与题不符;B:中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强国,故B说法错误;C:漫画中体现了我国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让我们感受到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故C说法正确;D:创新不仅仅限于航天领域,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课堂练习3(2024年河南中考第5题). 2023年,河南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2.6%,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先进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力军。光通信芯片、传感器、超硬材料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这表明我省( )①不断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果丰硕③经济全面实现了高质量发展④公有制经济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①②:分析题文,河南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先进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力军,光通信芯片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这表明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体现了对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推动;这些成果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工业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故①②符合题意;③:经济全面实现了高质量发展,这种说法过于绝对;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不能说全面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仍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故③错误;④:材料中并未提及公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情况,与题干内容无关;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课堂练习4.(2024年江西中考第3题)下列时事能佐证“2023年,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这一观点的是( )①2023年5月28日,C919大型客机完成首次商业飞行②2023年9月28日,首条时速350公里跨海高铁——福厦高铁正式开通运营③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④2023年11月4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①③:C919大型客机完成首次商业飞行、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都属于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福厦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是我国铁路交通领域取得的成就、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是我国造船业取得的成就,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课堂练习5.(2025年河南中考第3题)新时代以来,从科技工作者矢志攻坚克难,实现“嫦娥”“北斗”“天和”等大国重器不断“上新”,到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勇于创新突破,推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产业转型,再到善用科技成果和数字技术的新农人扎根“三农”,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我国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由此可见,我国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航空航天事业快速发展,推动其他产业向新而行B.各行各业劳动者勤勤恳恳、刻苦钻研、不断创新C.国家重视工业、农业,实现两大产业的同步发展D.我国已成为创新强国,创新创造的活力全面释放【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我国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A.航空航天事业快速发展,推动其他产业向新而行,错误,题干中表明多领域协同,而非仅限于航天领域。B.各行各业劳动者勤勤恳恳、刻苦钻研、不断创新,正确,题干突出各领域劳动者勤恳、创新。C.国家重视工业、农业,实现两大产业的同步发展,错误,未强调工农业同步发展D.我国已成为创新强国,创新创造的活力全面释放,错误,创新强国目标未实现。课堂练习6.(2025年河南中考第9题)如今,AI(人工智能)不仅能和我们互动聊天,还可以写文章、制订方案,甚至编写代码、创作歌曲……AI在手,会让一个人看上去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是,这顶多让人成为“知道分子”,难以产生真正的智慧。一个人凡事靠AI并不一定会增强能力,反倒有可能降低原有的能力。这告诉我们A.仅仅知晓知识而不会使用知识,就不是学习B.AI能取代所有传统职业,给人们带来就业压力C.在人工智能时代,仍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D.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使用AI【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AI(人工智能)在处理信息的高效,A.仅仅知晓知识而不会使用知识,就不是学习,偷换概念,题干未讨论“学习定义”,而是批评能力退化。B.AI能取代所有传统职业,给人们带来就业压力,极端化推论,题干未提及“职业取代,违反客观事实,如情感护理职业难以取代。C.在人工智能时代,仍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正确,正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领域,符合新课标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强调在技术洪流中坚守人的主体性。D.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使用AI。偏离主题属于陷阱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九上道法创新改变生活课件2025.ppt 6G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mp4 创新推动人类发展.a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