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介休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1-5 DBDAA
6-10 BCDCD 11-12 DA
二、13.(1)①在与异性交往中,我们可能会萌发对异性的朦胧情感,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
对未来的向往而感到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当作爱情。②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
胧情感,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评分说明】答出两点,每点3分,共6分。
(2)例答:①请党放心,奋进有我:展青春风采,奋斗正当时。
②树立远大理想;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评分说明】宣传标语和行动计划各4分,共8分。
(3)说明情绪非常神奇,会影响人的观念和行动。愤怒、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通常给人
带来不良体验,会产生负面影响。
【评分说明】答出两个方面即可,每方面2分,共4分。
(4)小秦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可以运用注意转移、合理宣泄、认知调节、放松训练等调
节情绪的方法,做情绪的主人。
【评分说明】答出两个方面即可,每方面2分,共4分。
14.(1)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
【评分说明】答出一个得2分,共6分。
(2)①开设书法、戏曲等课程: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③利用校园广播宣传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思想;④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等。
【评分说明】提出两条即可,每条3分,共6分。
(3)示例一:传承中华文化,幸福千家万家;示例二:传承中华文化,有你有我有他。
【评分说明】写出一条即可,共4分。
15.(1)①宽容友善:②礼让谦逊:③和睦邻里。
【评分标准】答出两条即可,每条2分,共4分。
(2)①召集老年人和年轻人代表进行沟通交流,倾听双方的想法和需求:②提议将石凳挪
到广场角落合适位置,既保留石凳满足老年人怀旧和休闲需求,又能在原位置开辟运动场所,
满足年轻人运动需求,促进邻里和谐。
【评分标准】能从沟通、共享等角度作答即可,每点3分,共6分。
16.(1)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评分标准】答出上述两种违法行为,每个2分,共4分。
(2)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违反的法律规范不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同。
【评分标准】能从上述三个方面作答,每方面2分,共6分。
(3)①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②有利于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营造良
好的校园环境,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
【评分标准】能答出两个方面即可,每方面3分,共6分。介休市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试题(卷)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 36 分)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项
涂黑。本大题有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下面是小华与小晋的青春期烦恼:
小华:“为什么就我的声音变得这么难听啊?”
小晋:“为什么别人吃得多长高,就我长胖”
下面分析正确是( )
①每个人的体质是由基因决定的
②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差异是不正常的
③青春期的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④欣然接受自己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④ D.③ ④
2.异性之间友谊的“最高境界”是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欣赏对方,下列观点符合这一“最
高境界”的有( )
A.欣赏对方优势,高度评价自我 B.明确交往边界,尊重理解对方
C.经常不拘小节,互相勾肩搭背 D.揭露对方弱点,打压对方气势
3.小李同学遇到了右面漫画中的问题。为帮助他“渡过难关”,下列建议可取的是( )
①消极情绪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完全避免
②为消除考前焦虑的情绪,应该对考试无所谓
③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适当劳逸结合
④可以保持适度焦虑情绪,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④ D.③ 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 1页(共 6 页)
4.某中学七年级的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小维同学积极参与该活动,并搜集了下列
古诗词和大家分享。
不经一番寒彻骨, 千磨万击还坚劲,
怎得梅花扑鼻香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该活动的主题应该是( )
A.自强 B.自信 C.自尊 D.自立
5.我国有位著名音乐家说:“在任何困难的时候,我们都要有希望,都要想到早晨,都
要想到阳光,都要想到亮丽的颜色。”这句话主要说明人要具备( )
A.自信的品格 B.自强的品格 C.自立的品格 D.自尊的品格
6.某校七年级开展以“群星闪烁”为主题的年级评选活动,通过学生自荐、班选和年级
师生投票选举出“友爱之星”“运动之星”“自律之星”等,并进行宣传和表彰。开
展这一活动( )
①鼓励大家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②可以促进同学间相互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③为了促进大家端正态度,提高文化课成绩
④有利于鼓励大家汲取榜样力量,久久为功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 ① ③ ④ D.② ③ ④
7.下面《朱子家训》中的内容体现的人文精神是(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用纯《朱子家训》
A.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B.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C.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D.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8.某中学组织七年级学生进行普法宣传活动,制作了活动展板。根据展板内容,你认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 2页(共 6 页)
①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②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相伴一生
③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④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 ① ③ ④ D.② ③ ④
9.市民王某发现快递单上的重要信息被***代替了,收件人姓名不显示全名,手机号中
间也不显示。这是为了保护公民的( )
A.肖像权不受侵犯 B.生命权不受侵犯
C.隐私权不受侵犯 D.财产权不受侵犯
10.七年级学生小刘搞“抽凳子”恶作剧,致同学小李受伤。由于医药费赔偿协商未果,
小李的父母将小刘及其父母告上法庭。法院依法判决小刘及其父母承担赔偿责任。小
刘的行为( )
A.违反刑事法律,会受到刑罚处罚
B.违反学校制度,应受到退学处分
C.违反行政法律,会受到行政处罚
D.违反民事法律,应承担民事责任
11.小李网购学习用品时,商家以低价宣传欺骗小李购买,但实际支付价格却高于宣传
价格致使小李遭受经济损失。小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找商家
索赔。这表明( )
①法律就是为了制裁违法犯罪 ②法律是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③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的作用 ④小李懂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 ① ③ ④ D.② ③ ④
12.为加强校园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学校邀请“法治校长”为同学们
作一次法治宣传演讲。下列可以作为演讲内容的是( )
①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②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③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危害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 3页(共 6 页)
④民法典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 ① ③ ④ D.② ③ 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64 分)
二、主观题(本大题有 4 小题,共 64 分)
13.某校围绕“青春成长”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青春萌动】
进入初中后,小明悄悄喜欢上了邻班的一个女生,她的一切都吸引着小明。小明
很困惑:“我是怎么啦?这正常吗?”为此,他写信向心理指导老师求助。
(1)如果你是心理指导老师,请你给小明回信。(6 分)
【青春激扬】
班级筹备开展以“青春奋斗正当时”为主题的活动,以下是活动的相关内容:
活动主题 青春奋斗正当时
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① 。
活动内容 请写一句激励自己的青春誓言:自信自强,展翅翱翔。
请写出你扛起青春责任的行动计划:② 。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完成以上活动内容。(8 分)
【青春情绪】
语文考试时,小秦因为紧张导致许多原本会做的题目做不出来,他一怒之下把试卷
撕了,哭着离开了考场。之后他一直沉浸在难过的情绪中,吃不好饭、睡不着觉、精神
恍惚。
(3)材料中画线部分说明了什么?(4 分)
(4)请你针对小秦的状况提出建议。(4 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 4页(共 6 页)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校团委正在开展以“守望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
一起完成任务。
有同学搜集了一些经典名句并与同学们进行讨论交流: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1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上述诗句分别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哪些核心思想理念。(6 分)
材料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
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
俱进的思想;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
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2)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请你为所在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6 分)
(3)请你为传承中华文化思想观念设计一条宣传标语。(4 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 年 10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时指出,六尺巷承载着
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材料一 六尺巷的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住在
桐城的张家人,与邻居吴家因宅基地边界问题产生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 5页(共
争执。张家人给在朝中做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
写信求助,张英写了一首打油诗劝慰家人:“一纸
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收信
后豁然开朗,主动退让三尺,吴家也深受感动,同样退让三尺,形成了一条六尺宽
的巷道,称之为“六尺巷”。
(1)六尺巷中见天地。“六尺巷”的故事蕴含了哪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4 分)
材料二 某老旧小区正在进行改造升级,广场中央位置有一处年代久远的石凳。关
于“石凳的去留问题”,老年人和年轻人各执一词。
把石凳挪走吧,空 留着石凳吧,给我
出休闲区域作为小 们留个念想,我们
区的运动场所,大 还 可 以 坐 在 一 起
家一起运动 晒晒太阳、聊聊天
(2)如果你是居委会调解员,请运用“六尺巷”智慧解决上述问题。(6 分)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九年级学生罗某在教室因琐事殴打同学兰某,造成兰某身体轻微疼痛。因罗某
未满 16 周岁,当地派出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罗某处
以罚款 200 元的行政处罚,同时责令罗某的监护人对其严加管教。
材料二 北京市某职业学院朱某,伙同另外四名女生在学校女生宿舍楼内,无故殴打、
辱骂两名女学生。经鉴定两名被害人均构成轻伤,其中一名被害人精神抑郁,目前仍
无法正常生活、学习。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决被告人朱某犯寻衅滋事
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其余四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
(1)判断材料一、材料二中的行为分别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4 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 6页(共 6 页)
(2)为什么都是校园欺凌,判处结果会不一样?(6 分)
(3)严厉处罚以上行为有哪些重要意义?(6 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 7页(共 6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