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4.以下诗句与表达的情感对应正确的是()
古诗
情感
考试时间:0分钟试卷分值:70分
考查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4单元
A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胸怀天下的爱国情感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依依不舍的朋友情谊
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C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怕牺牲的报国豪情
1.下列是七年级某同学生活的点滴记录及反思,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先人后己的博大情怀
①个子猛长,喉结凸显,脸上长出讨厌的痘痘。一这是青春期的心理变化,需要正确对待
5.林巧稚曾两次赴海外深造,期间获得顶尖妇科专家艾蒂尔青睐,力荐她留校。然而,面对
②考试前有点紧张,尝试着做了深呼吸,感觉好多了。一这是通过转移注意来调节情绪
海外的优厚待遇与良好环境,林巧稚却一直心怀祖国,她深知国内病患更需她的医术与关怀
③班上有人说我和小敏“早恋”,事实上我们只是好朋友。一反思自己在两人的交往中是
于是毅然决定回国,以医术报效祖国。向林巧稚学习,我们要〈)
否有不妥之处,把握尺度

①把个人命运与祖国需要相结合
②及时反思、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
④越来越不喜欢父母干涉我的事,可是遇到麻烦又渴望他们“出现”。一这体现了青春期
③积极探索,通过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④坚定民族自信心,为民族振兴而奋斗
的矛盾心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6.以下是七年级某班老师给学生推荐的五月份阅读书目。
2。在生物课上,小明同学勇敢地向老师提出了一个有关性知识的疑问,然而,他的这一行为

却引来了不少同学的潮笑。针对这一现象,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书目
简介
A.在公共场合谈论性知识,与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相悖
《孟子》
这是一部体现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经典著作
B.小明的提问帮助青春期的学生解决所有困惑,促进其成长
《红岩》
歌颂了一群热爱祖国、坚毅勇敢、舍己为人的革命志士的大无畏精神
C.关于性的知识学生自学就可以,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讲解
D.青春期的小明主动探寻性知识,解开困惑的做法值得学习
《雷锋日记》
平实的文字难掩青春的激情和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3.班级活动中,男生们都会把体力活干完:而在文娱晚会上,女生优美的舞姿赢得大家的阵
据你推测,五月份的阅读主题应该是()

阵掌声。在青春的道路上应()
A.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人文精神
B.增强爱党热情,坚定报国信念
A.学会欣赏异性同学的优势
B.固化男女的性别刻板印象
C.坚持与人为善,增强仁爱之心
D.弘扬传统美德,提升道德修养
C.帮助异性同学纠正其缺点
D.强化异性性别角色的认识
7.“夸父逐日”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先民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精神。在当代,我国探日
试卷第1页,共4页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题号
1
2
3
4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C
B
D
C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西
16
17
答案
D
C
B
B
D
B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6分)
18.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2分)
①自信让人乐观坚定,正是这种“我能行”的信念,让我们充满希望和力量,面对困难和失败
不轻言放弃,朝着既定目标勇毅前行。②自信让人远离自负与自卑。自信表现为能够实事求是
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从容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2分)③自强,使
人自主自立;自强,使人奋发向上;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
未来。(2分)
19.①这位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2分)②违法行为通常分为
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公民实施
违法行为,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分)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我
国刑法对公民的刑事责任作出了年龄规定,已满12周岁的公民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未满
12周岁的公民犯罪,其本人及监护人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分)④作为社会的一员,
我们要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增强法治观念,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增强自控力,依法自
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2分)(言之有理可的情给分)
20.(1)①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②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理念;③脚踏实地、
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两个即可)(4分)
(2)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②作用: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求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4分)
(3)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③精忠报国、振
兴中华的爱国情怀;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4分)
答案第1页,共2页
21.(1)①部分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②部分青少年缺乏防微杜渐意识。③青少年中存在不良
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占比很高。(2分)
(2)①民事违法行为改为行政违法行为;②触犯行政处罚法应改为触犯刑法;③理应受到行政
拘留应改为受到刑罚处罚。(4分)】
(3)①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②民法典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
③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
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4分)
答案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