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级期末考前热身训练测试高 二 语 文(2025. 6)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2. 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 5毫米黑色签 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 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基础知识(27分)1、 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 .戊 wù戌 官饷 shǎng 漫朔 sù 说媒拉纤 qiàn 攒射 zǎn 喋血 dié 长歌 当哭 dāng 陨身不恤B .土谷祠 sì 相 xiàng 面 甲烷 wán 忸怩不安 niè 搽粉 chá 押解 jiě 挈妇将雏 qiè 斩订截铁 C .干坼 chè 泾 xíng 阳 咂 zā摸 凌侮 珍馐·· xiū 夹衫 jiá 着落 zháo 揩地 kāi 悚身 日臻成熟 D .暄阗 tián 胡诌 zōu 舂米 chōng 贻 yí笑大方 累及 lěi 拎包 līng 挣脱 zhèng 穿流不息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他曾经带了一个朋友来访我 ,那就是冯铿女士。谈了一些天,我对于她终于很_____ ,我疑心她 有点罗曼谛克,急于事功。② 红军“四渡赤水”一役,不仅扭转了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而且大大地______了气焰嚣张的敌人。③ 第二天天不明就_____往区上走,走到半路,远远看见大黑、三个民兵已都回来了,还来了区上 一个助理员,一个交通员。④ 即便有卷土重来的决心,有合理详尽的计划,不付诸实施,最后一切都是_____。A .隔膜 震慑 起程 枉然 B .隔阂 震撼 起程 惘然C .隔阂 震慑 启程 惘然 D .隔膜 震撼 启程 枉然3、下列说法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 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 ,可以 “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② 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 身子长在水里。——以上两个句子中的修辞手法不同。B . ① 阿 Q 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 了,但可惜他体质上还有一些缺点。② 她们是顺从地替带工赚钱 的“机器”。③ 门外钉一块“工房重地,闲人免进” 的木牌。——以上三个句子中引号的作用各不相 同。C . ① 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 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培育和壮 大。② 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 是不少。——以上两个句子的语病类型相同。D . ① 常四爷(初见打手二德子):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叫谁管着吗?(反问) ;②马五爷(二德子想挑衅常四爷):二德子,你威风啊!(反语) ;③王利发(对商人秦仲义)说: 怕什么呢!那么多的买卖,您的小手指头都比我的腰还粗!(比喻) ;④茶客甲(第一幕结尾 处,茶客甲正与乙下象棋):将!你完啦!(双关)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出错最多的一项是( )A . ① 尔卜尔筮 筮 :龟板占卜 ② 及尔偕老 及:一起 ③ 皇览揆余初度兮 揆:观察 ④ 又申之以揽茝 申:重复 加上 ⑤ 隐隐何甸甸 何:助词,无实意 ⑥ 逮奉圣朝 逮:及、至 ⑦ 寻蒙国恩 寻:不久 ⑧ 便言多令才 便:言辞敏捷 ⑨ 责臣逋慢 逋:逃避 ⑩ 为仲卿母所遣 遣:夫家休弃妻子B . ① 砯崖转石万壑雷 转:冲击 ② 两朝开济老臣心 济:扶助 ③ 庶刘侥幸 庶:或许 ④ 室 始洞然 始:开始 ⑤ 亦遂增胜 胜:美 ⑥ 有三秋桂子 三秋:农历九月 ⑦ 因自度此 曲 度:谱写,作曲 ⑧ 余扃牖而居 扃:关闭 ⑨ 吾妻来归 归:出嫁女子回家省亲 ⑩ 所以游目骋怀骋:开畅,舒展C . ① 列坐其次 次:旁边 ② 当其欣于所遇 遇:接触 ③ 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 ④ 及其 所之既倦 之:求得 ⑤ 感慨系之矣 系:跟随 ⑥ 况修短随化 化:自然 ⑦ 非矫厉所得 矫厉:造作勉强 ⑧ 齐彭殇为妄作 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⑨ 悟已往之不谏 谏:挽回 ⑩ 眄庭柯以怡颜 眄:看D . ① 策扶老以流憩 策:拄着 ② 善万物之得时 善:羡慕 ③ 名我固 当 固:本来 ④ 移之 官理 理 :道理 ⑤ 妪每谓余曰 每:常常 ⑥ 聊因美酒横 :睨视 ⑦ 只旧醅 醅:精酿 之酒 ⑧ 肯与邻翁相对饮 肯:乐意 ⑨ 桴止响腾 腾:传播 ⑩ 矮纸斜行闲作草 草 :草书5、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 .字而幼孩 风飘飘而吹衣 墙往往而是 謇朝谇而夕替 觉今是而昨非 扣而聆之涵淡澎湃而为此也B .舟遥遥 以轻飏 而陋者乃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引壶觞 以 自酌 犹不能不 以之兴怀 以子之道 秋 以为期 猥 以微贱C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不知老之将至 非有能硕茂之也 深愧平生之志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之既倦 顷之,持一象笏至D .且 臣少仕伪朝 且何谓阁子也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驰椒丘且焉止息 且不得暇故病且怠●6、 下列各项中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 噌哒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② 则告诉不许 ③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④ 乐夫天命复奚疑⑤ 古之人不余欺也 ⑥ 既自以心为形役 ⑦ 引以为流觞曲水 ⑧ 遂见用于小邑 ⑨ 石之铿然有声者⑩ 农人告余以春及 ⑩今以钟磬置水中 磔磔云霄间A . ① /②⑥⑧ /③⑨ /④⑤ /⑦⑩ /⑩ B . ①⑤ /②⑥⑦ /⑧ /③④ /⑨ /⑩ /⑩C . ①⑤ /②⑥⑦ /⑧ /③④⑨ /⑩ /⑩ D . ① /②⑥⑧ /③④⑤ /⑦⑨⑩/⑩ 7、下列加点词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② 自名秦罗敷 ③ 固前圣之所厚 ④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⑤ 则其天者全而 其性得矣 ⑥ 或棹孤舟 ⑦ 善万物之得时 ⑧ 手 巾掩口啼 ⑨ 先大母婢也,乳二世A . ① /②⑧ /③⑤⑦ /④⑥⑨ B . ① /②⑥⑨ /③⑤⑦ /④⑧C . ①④⑤ /②⑧ /③ /⑥⑦⑨ D . ①⑨ /②⑥⑧ /③④ /⑤⑦8、下列各组句子不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无食桑葚 犹可说也 偭规矩而改错 隰则有泮 悟言一室之内B .伏清白以死直兮 芳菲菲其弥章 虽趣舍万殊 箱帘六七十 何方圜之能周兮 C .扈江离与辟芷兮 乃瞻衡宇 南声函胡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留待作遗施D .摧藏马悲哀 所守或匪亲 来吾道夫先路 进不入以离尤兮 吾今且报府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 代 最长的叙事诗。《楚辞》和《诗经》分别代表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诗歌传统的源头。②海尔茂、氓、焦仲卿这三个男性文学形象分别出自小说《玩偶之家》、先秦诗集《诗经》和汉乐 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娜拉和迷娘这两个女性文学形象分别由挪威的易卜生和俄国的普希金塑造。③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柳永是婉约派代表人物,教材中收录了他的词作《望海潮》。和他同 属婉约派的还有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④ “ 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 ” 和“ 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 不能呼” 这两副对联分别赞颂了盛唐两位大诗人杜甫和李白。⑤李商隐《锦瑟》“ 望帝春心托杜鹃” 中的“ 杜鹃” 与李白《蜀道难》“ 又闻子规啼夜月” 中的“ 子 规” 是同一种鸟类。贾谊《过秦论》“ 履至尊而制六合” 中的 “ 六合” 与《孔雀东南飞》“ 六合正 相应” 中的 “ 六合” 概念不同。⑥古人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其中按时间先后排列:日入、人定、黄昏、夜半。古人还用 头发代指年龄,按年龄由小到大排序为:垂髫、束发、总角、弱冠。A . ①②⑥ B . ③⑤⑥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二、现代文阅读(31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 4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一个作家如何选择和书写细节?首先必须准确。美国诗人庞德说过: “ 写作的道德标准只有一 个,那就是它的表达在根本上是否准确。 ” 我读许多小说,时间一长,会忘掉情节,甚至是主人公 的名字,但能清晰地记得其中的一些细节。我常常折服于优秀作家对日常生活中细节的准确把握和 扎实表达,他们目光如炬,不耍花招,像技艺高超的渔夫, 一叉下去就是一条鱼,鱼身上水淋淋的,散发出腥气,鱼还在挣扎,但已经被捕获了。许多人描写细节喜欢用大量的形容词和花哨的比喻,看上去很美,让人感觉作者有才华,却华 而不实,词不达意,有一种无力的感觉。也有人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细节,我们翻开许 多杂志一眼就能看到,这样的细节准确但无聊、无神。好作家不这样写细节,他们描述的细节往往 是真实的细节,生活中确实存在,还能打动你。 一般作家就捕捉不到,因为它们太平常、太普通了, 看上去不够美,也不够感人。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节,小说的现场感才更强,让读者感觉写什么 都像是真的。这类细节,是优秀小说的基础,使小说具有了真实性。好作家描述的细节除了来源于真实生活,还有一种是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呈现。意大利 作家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写的内容都是假的,《不存在的骑士》中的骑士没有身体; 《树上的男爵》中的男爵永远待在树上不下来;《分成两半的子爵》中的子爵被打成两半活了下来, 一半代表善良,一半代表邪恶。卡尔维诺通过想象,却真实地描写出这三类特殊人的生活,给人真 实的感觉,让人更多地思考小说中蕴含的深刻意义。这种 “ 真实” 不是表面上的真实,它脱离了大 众的思维定式,脱离了普通的常识范围,但符合深层次的逻辑,某种意义上更加真实。在逻辑基础 上想象的细节,可以让小说长出翅膀,从而抵达更远的地方。(摘编自杨遥《好的细节,让小说长出翅膀》)材料二:细节是读者与小说之间的纽带。小说用细节唤起读者的经验,读者以自己的经验去感受细节。 好的细节一定是真实的,让读者觉得作品真切、鲜活。好的细节也一定是对生活进行过高纯度提炼 的,不仅真实还要精彩,超越普通读者的经验,打捞出深潜于生活表象下的真相。鲁迅的小说有很 多耳熟能详的精彩细节,如《故乡》中豆腐西施杨二嫂尖锐张狂的言语和动作表情,闰土那一声恭 敬的 “ 老爷” ,《祝福》中祥林嫂的眼睛 “ 间或一轮” ……好的细节是小说招展的旗帜,让人感动、 震撼和沉醉,赋予小说动人心魄的魅力。细节描写的特点在于细。细小动作、细微表情、细致的生活场景,为塑造具有真实性、个性化 的人物服务。鲜活的细节不仅让小说具有真实感,而且增加文本的生动性。细节是构成小说魅力的 重要部分,一个失真的细节会败掉整部作品。巴尔扎克的《欧也妮 · 葛朗台》和吴敬梓的《儒林外 史》,对人物的临终表现都有精彩刻画。葛朗台离世之前,给他做临终法事的神甫把一个镀金的十 字架放到他唇边亲吻,他却作出骇人的姿势,想把它抓到手, “ 这一下努力,便送了他的命” 。而 严监生临终之际,因为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他担心费油而伸着两个指头迟迟不肯断气。这两个细 节对葛朗台和严监生的吝啬刻画得可谓入木三分,成为吝啬鬼形象的点睛之笔。细节往往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储存丰富的信息和无尽的意义——那些显性和隐性的意义。显性 的意义肉眼可见,隐性的意义却需要挖掘和辨析。细节使小说靠近生活,小说用细节征服读者。那 些意蕴丰厚的细节一只手牵着生活,而另一只手牵着的是不断绽放的意义和隐喻,比如夏瑜坟顶上 那一圈红白的花。细节既来自写作者的显意识,也来自写作者的下意识和潜意识。也就是说,某些 细节是作者有意为之,但也可能携带着作者无意为之的信息和意义。而正是这样的细节使文本内蕴 丰饶,充满张力,为读者和研究者留下了巨大的二度创作和阐释的可能与空间。细节不是小说的赘物,它是为小说整体服务的。 一些优秀的短篇小说甚至就是以细节结构全篇。 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用一个喷嚏和五次道歉撑起整个作品。小公务员切尔维亚科夫这样的人 物本身就具有超越时代和地域的经典品质,而这都是通过细节来呈现的。改变他的人生、导致他悲 惨离世的不是那个喷嚏,也不是那位将军,而是以他五次道歉呈现出的愚蠢和胆怯。闪亮的细节成 为小说的原点,原点的能量炸出小说这朵美丽的 “ 蘑菇云” 。(摘编自韩春燕《细节是小说的表情》)10.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优秀作家准确描述的那些日常生活细节,其意义在于能够让读者因此记住作品。 B. 细节真实并不意味着细节全都来源于真实生活,作者可以通过想象来描述细节。 C. 好的细节使小说具有真实性,是读者走进小说的桥梁,能唤起读者的生活体验。 D. 细节作用多样,可以引导读者思考小说主题,可以作为情节的原点来构建全文。11.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和一般作家相比,好作家更擅长捕捉那些生活中确实存在的打动人的细节。 B. 鲁迅善于选择和书写细节,他作品里的细节往往储存着丰富的信息和意义。 C. 如果没有葛朗台和严监生离世前的细节,他们的吝啬鬼形象就会逊色不少。 D. 相较于有意为之的细节,无意为之的细节更能让作品内蕴丰饶,充满张力。1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开篇设问,用一个问句引出下文对细节的论述,具有统领全篇的作用。B. 材料一引用美国诗人庞德的话,既印证了自己的观点,也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C. 材料二运用了 “ 打捞出” “ 牵着” “ 炸出” 等词语,使理性的分析显得生动形象。 D. 材料一中 “ 脱离了大众的思维定式” 的含义,等同于材料二中的 “ 高纯度提炼” 。13. 下面是小说《阿 Q 正传》的选段,请根据材料内容评析划线部分的细节描写。(6分)阿 Q 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 Q 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 刚 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阿 Q 正羞愧自己画得不圆,那人却不计较,早已掣了纸笔去,许多人又将他第二次抓进栅栏门。(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李有才板话①(节选) 赵树理隔了两天,广聚回来了,饭也没有吃,先到恒元那里报告。恒元躺着,广聚坐在床头毕恭毕 敬地报告道:“ 所有麻烦,喜富一个人都承认起来了,县政府特别宽大,准他呈递悔过书赔偿大众 损失,就算完事。 ” 恒元长长吐了口气道:“ 也算!能不多牵连别人就好! ” 又问道:“ 这次开会 商议了些什么?” 广聚道:“ 一共三件事:第一是确实执行减租,发了个表格叫填出佃户姓名,地 主姓名,租地亩数,原租额多少,减去多少。第二是清丈土地,办法是除了政权、各团体干部参加 外,每二十户选个代表共同丈量。第三是成立武委会发动民兵,办法是先选派一个人,在阳历六月 十五号以前到县受训。 ”恒元等广聚走了,便跟儿子家祥道:“ 这派人受训没有什么难办,随便派上个谁就行了。减 租和丈地两件事,在阎家山说来,只是对咱不利。不过第一件还好办,只要到各窝铺上说给佃户们 一声,就叫他们对外人说是已经减过租了,他们怕夺地,自然不敢不照咱的话说。回头村公所要造 表,自然还要经你的手,也不愁造不合适。只有这第二件不好办,丈地的时候参加那么多的人,如 何瞒得过去?” 家祥映着眼道:“ 我看也好应付!村长广聚是自己人。民事委员、教育委员是咱父 子俩,工会主席老范是咱的领工,咱一家就出三个人。农会主席得贵还不是跟着咱转?财政委员启 昌,平常打的是不利不害主义,只要不叫他吃亏,他也不说什么。只有马凤鸣不好对付,他最精明, 又是个外来户,跟咱都不一心,遇事又敢说话,他老婆桂英又是个妇救干部。一家也出着两个人 … …” 老恒元道:“ 马凤鸣好对付,他们做过生意的人爱占便宜,叫他占上些便宜他就不说什么了。我觉 得最难对付的是每二十户选的那一个代表,人数既多,意见又不一致。” 家祥道:“ 我看不选代表 也行。” 恒元道:“ 不妥!章工作员腿勤,到丈地的时候他要来了怎么办?我看代表还是要选,不 过可以由村长指派,派那些最穷、最爱打小算盘的人,像老槐树底老秦那些人。 ” 家祥道:“ 这我 就不懂了,越是穷人,越出不起负担,越要细丈别人的地 … …” 恒元道:“ 你们年轻人自然想不通, 咱们丈地的时候,先拣那最零碎的地方丈起——比方咱‘ 椒洼 ’ 地,一亩就有七八块,算的时候你 执算盘,慢慢细算。等把他们熬败了,咱们一方面说他们不积极、不热心, 一方面还不是由咱自己丈吗?只要做个样子,说多少是多少,谁知道? 第二天便依着计划先派定了丈地代表,第三天便开始丈地。果不出恒元所料,章工作员来了, 也跟着去参观。恒元说: “ 先丈我的!” 村长广聚领头,民事委员阎恒元、教育委员阎家祥、财政 委员张启昌、建设委员马凤鸣、农会主席张得贵、工会主席老范、妇救会主席桂英、青救会主席小 林,还有十余个新派的代表们,带着丈地的弓、算盘、木牌、笔砚等,章工作员也跟在后边,往椒 洼去了。果不出恒元所料,两天之后,椒洼地没有丈完,就有许多人不来了。到了第五天,只有恒元 父子、领工老范、广聚、得贵来了。哦,还有桂英跟小林: 一个没经过事的女人,一个小孩子。恒 元摇着芭蕉扇,广聚端着水烟袋,领工老范捎着一张镬,小林捎着个镰预备割柴,桂英怀孕了,想 拔些新鲜野菜,也捎着个篮子。只有得贵这几天在恒元家里吃饭,自然要多拿几件东西——丈地弓、 算盘、笔砚、木牌,都是他一个人抱着。恒元故意发脾气道: “ 又都不来了!那么多的委员,只说 话不办事,好像都成了咱们七八个人的事了! ” 说着就出发了。这条沟没有别人的地,连样子也不 用装,一进了沟就各干各的:桂英吃了几颗青杏,就走了岔道拔菜去了。小林也吃了几颗跟桂英一 道割柴去了,家祥见堰上塌了个小豁,指挥着老范去垒,得贵也放下那些家什去帮忙,恒元跟广聚, 到麦地边的核桃树底乘凉快说闲话去。这天李有才恰在这山顶上看麦子,见进沟来七八个人,起先还以为是偷麦子的,后来各干其 事了。虽然离得远了认不清人,可是做的事也都看得很清楚,只有到核桃树底去的那两个人不知是 干什么的。他自言自语道:“ 这是两个什么鬼东西,我总要等你们出来!” 说着就坐在林边等着。 直到天快晌午,见有个人从核桃树下钻出来喊道: “ 家祥!写牌来吧! ” 这一下听出来了,是恒元。 有才见得贵拿着弓,才想起来人家是丈地,暗自寻思道: “ 这地原是这样丈的?我总要看看牌上写 的是什么!” 一边想,一边绕着路到沟底看牌。两块牌都看了,麦地边那块写的是: “ 自此至沟掌, 大小十五块,共七亩二分二厘。 ” 东圪嘴上那块写的是:“ 圪嘴上至崖根,共三亩二分八厘。 ” 他 看完了牌,觉着好笑。回来在路上编了这样一段歌:丈地的,真奇怪, 七个人,不一块;小林去割柴,桂英去拔菜,老范得贵去垒堰,家祥一旁乱指派, 只有恒元和广聚,核桃树底乘凉快,芭蕉扇,水烟袋, 说说笑笑真不坏。坐到小晌午,叫过家祥来, 三人一捏弄,家祥就写牌,前后共算十亩半,木头牌子插两块。 这些鬼把戏,只能哄小孩;从沟里到沟外,平地坡地都不坏, 一共算成三十亩,管保恒元他不卖!(有删改) 【注】①板话: 一种说唱艺术,一边打着竹板,一边演讲着合辙押韵、有故事情节的词句。选文末 尾“ 一段歌 ”就是板话。《李有才板话》的主要内容为:抗战时期,地主阎恒元把持了敌后根据地 阎家山的村政权。李有才带领“ 小字辈 ” ,以“ 快板诗 ”为武器,同他们进行智斗,并取得胜利。1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恒元“躺着”而广聚“坐在床头毕恭毕敬地报告” ,两人的地位高低一目了然。B .恒元“长长吐了口气” ,能看出恒元对喜富没有供出他人放了心。C .家祥说“ 咱一家就出三个人” ,由此可以看出家祥、恒元父子对村里大事十分关心。D .恒元对减租、丈地、选代表三件事的分析,体现出他对整个阎家山情况很了解。15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全知视角以及李有才的视角,将阎家山丈地的事件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全面地了解 了该事件。B .文章两处写到“果不出恒元所料” ,第一处照应前文“章工作员腿勤” ,第二处照应前文“把他们熬 败了”。C .“共七亩二分二厘”“共三亩二分八厘” ,两块牌子上的精确数字,体现了三个人丈地严谨细致。 D .本文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这点在《小二黑结婚》中也有所体现,体现了赵树理创 作的一大特色。16 .文末是李有才创作的板话,请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4 分)17 .《李有才板话》具有极强的乡土气息,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土味”体现在哪些方面。(6 分)三、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柳先生曰: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货视之,父兄鬻卖以觊其利。不足,则取他室,束缚钳梏 之。至有须鬣① 者,力不胜,皆屈为僮。当道相贼杀以为俗。汉官因以为己利,苟得僮,恣所为不 问。以是越中户口滋耗,少得自脱。惟童区寄② 以十一岁胜,斯亦奇矣。●童寄者,柳州荛牧儿也。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 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 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脱。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将杀童。遽曰:“ 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郎诚见完 与恩,无所不可。 ”市者良久计曰:“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甚善。 ” 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复脱。因大号, 一虚皆惊。虚吏 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节选自柳宗元《童区寄传》,有删减)材料二子厚,讳宗元。少精敏,无不通达。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蓝田尉。俊杰廉悍, 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蹲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 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元和中,出为柳州刺史。 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③ ,则没为奴婢。 子厚与设方 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 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 度可观。(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有删减) 【注】①鬣( liè ):髭须。 ②童:儿童。区(ōu)寄:姓区名寄。 ③相侔( móu ):相等。18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议论证据[A]今古[B]出入[C]经史百子[D]蹲厉风发[E]率[F]常屈[G]其[H]座人。1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兄鬻卖以觊其利 觊:愿,求 B .植刃道上 植:立,这里指插(在地上)C .虚吏 白州 白:报告 D .比一岁 比:等同,相当于2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斯亦奇矣” 中的“奇” 与后文“刺史颜证奇之” 中“奇” 的用法不同。B .“贼易之” 中的“易” 与《归去来兮辞》“ 审容膝之易安” 中“易” 的词义相同。C .“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 中的“ 下” 与《石钟山记》“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中“ 下” 的用法不同。D .“令书其佣” 中的“令” 与《孔雀东南飞》“便言多令才” 中“令” 的词义不同。2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越地人寡恩薄情,当地有劫缚小孩的恶俗,而官府为一己私利放纵不管,导致越地人口减 少, 很少有人能摆脱做僮仆的命运。B .区寄逃跑不远又被强盗抓回,以机智言辞站在对方立场陈述利弊,说服强盗免于杀身,后又烧 断绑绳成功逃脱。C .柳宗元才华横溢,成绩斐然。时人都敬慕他,想与他交往,那些权贵公卿也争着让他做自己的 门生,一致赞誉举荐他。D .衡山、湘江以南准备考进士的人,都把柳宗元当作老师。那些接受过他指点的人,都认为他的 文章有章法,值得欣赏。22 .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脱。( 2 )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二) 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薪米偶不继戏书 陆游仕宦不谐农失业,败屋萧萧书数箧。 藜羹不糁① 未足嗟,爨灶无薪扫枯叶。 丈夫穷空② 自其分,饿死吾肩未尝胁③。 世间大有乞墦人④ ,放翁笑汝骄妻妾。【注】①糁:野菜羹里掺的米粒。 ②穷空:贫乏。 ③胁肩:缩起肩膀,形容谄媚的丑态。 ④乞墦人: 《孟子》中有一齐人向祭扫坟墓的人乞求剩余的祭品,并在妻妾面前颇为得意。2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题为“戏书” ,在戏谑口吻中暗藏对世态的犀利批判,形成外谐内庄的艺术特色。 B .第二句“败屋萧萧” 与“ 书数箧”形成物质和精神的对比,暗示诗人不同于世俗的志趣。 C .颈联“ 穷空”紧接上文“薪米不继” 的描写,“饿死吾肩未尝胁”愤懑讽刺中又有豪迈。D .尾联化用“乞墦人”典故,既讽刺趋炎附势者,又暗含对自身坚守的欣慰,语带锋芒。24 .本诗颔联和杜甫《客至》一诗的颈联均谈及了饮食,但用意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两 者的异同。(6 分)(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2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项脊轩志》中,归有光通过“ ” 来反射南面日光,后来“ ” ,最 终使老屋焕发光彩。这与梁思成指出的 “ 中国建筑往往向南取光,院内多植花草” 相一致。( 2 )在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介绍自己的种树心得时说,他并非能让树木活得长久且生长茂盛,而是 “ , ” 。( 3 )同学们来钱塘江观潮,辽阔的江面上,波涛汹涌,滚滚向前,卷起巨大的白色浪花,小刚不禁想起了柳永的《望海潮》中的词句 “ , ” 。四、写作(60 分)2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让世界看见自己,让自己看见世界。 ”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 800 字。期末考前热身训练测试答案 ·1 A 2A 3D 4B 5C 6A 7B 8C 9D10. A 11. D 12. D13. ① “ 一抖一抖 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 ” ,真实、准确地描写出第 一次拿笔的阿 Q 控制不好笔的情形,来源于生活,能够唤起读者的生活经 验; ② “ 一抖一抖 ” “ 画成瓜子模样 ” ,动作细小,场景细致,使小说具 有真实感,增强了小说的生动性; ③ 阿 Q 画圆而未圆,蕴含着丰厚的意义, 表现了阿 Q 精神麻木,愚昧无知的同时,又包含着作者辛辣的讽刺。14 .C 15 .C16 . ① 突出人物形象。“小林去割柴,桂英去拔菜” ,可见挑选的“丈地代表”只是摆设; “恒元和广聚,核桃树底乘凉快”“ 三人一捏弄,家祥就写牌”可以看出三人对丈地一事 很敷衍。 ② 文末回顾梳理,凸显小说主旨。结尾处李有才编写的板话对本次丈地事件 做了一个总结(照应标题),表达了对强权势力的嘲讽、蔑视和批判,也蕴含了作者 对被压榨、被剥削农民的同情。 ③ 板话篇幅简短,富有节奏,朗朗上口,易于百姓铭记和传唱,它既是新农民斗争的“武器” ,又是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彰显本文特色的艺 术手段。17 . ① 内容方面,文本围绕“丈地” 一事展开,讲述的是乡村生活。 ② 形象方面,文本 刻画了一群生动、鲜活的农民形象。 ③ 语言方面,文中方言口语词汇的运用贴切、真 实、自然,“土味” 的语言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④ 主题方面,文本反映的主题与乡村 (农民)有关,揭露当时乡村的黑暗社会现实,讴歌劳动人民的善良和智慧。 ⑤ 细节 方面,对农村中常用工具、地理环境及农村办事“ 门道” 的详细描述,体现了乡村生活 独有的特点。18 .BDE19 .D 20 .B 21 .D22 .( 1 )区寄暗暗看他睡着了,就把捆绑自己的绳子靠在刀刃上,用力地上下磨动, 绳子断了,于是得以逃脱。( 2 )当地习惯于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 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23 .C24 .同:都通过饮食展现了清贫的生活状态陆诗描写薪米不继的贫苦,杜诗描写待客 酒菜欠丰盛的困窘。异:① 陆游认为野菜羹里没有米并不值得叹息,灶台没有柴火也可以用枯叶代替,表 现他虽然生活贫苦,但仍坚守气节,不谄媚权贵。② 而杜甫拿出陈年好酒,盛情招待,但仍有歉疚之意,体现出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 厚情谊。25 垣墙周庭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