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历史三模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历史三模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1.随着雅典城邦的兴起,市政广场、公民大会会场、露天剧场、体育场、摔跤场、神庙、祭坛等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  )
A. 加剧了公民的贫富分化 B. 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
C. 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D. 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
2.如表为小丁同学制作的学习卡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主题:__________
◆开通大运河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A.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清朝的盛世与危机
3.“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属于追求“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
4.如表是北魏孝文帝时期部分贵族女性婚姻对象情况。这反映,当时(  )
出嫁者 出嫁对象 出嫁对象身份
东阳王女 吐谷浑仁 周边民族政权统治阶层
元赞女 宇文福 周边部落首领
宁陵公主 琅琊王氏 南朝贵族
A. 国家统一条件成熟 B. 政权更替较为频繁 C. 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D. 南北经济联系密切
5.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川藏、青藏、新藏等通向“世界屋脊”的公路修建成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西部经济的发展。这些公路修建成功是在 ( )
A. 土地改革时期 B.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一五”计划期间 D. 改革开放后
6.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是(  )
A. 生产资料私有制是我国的基本制度 B. 社会主义改造具有中国特色
C.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础 D. 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7.如表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它反映了(  )
项目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世界排名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世界排名 1 4 2 5
A.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B.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C.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 一战改变了列强的实力对比
8.“美国不会在欧洲试图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苏联寻求扩大其实力并在世界各地扩大影响力时袖手旁观、毫无作为。”为此,美国在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 实施罗斯福新政 B. 实施马歇尔计划 C. 成立北约 D. 占领德国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9.《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总结和最高成就,也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______(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10.史学家白寿彝指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的。”由此说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顺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潮流。 ______ (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11.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力。 ______ (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2.自古以来,每个政府都十分注重对边疆地区的治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根据边疆地区的情况……在地方行政方面,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伯克制等。在蒙古族聚居的北京地区,清朝则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清政府主要采取军府制实行统治。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从雍正年间开始,清政府就设有驻藏大臣。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材料二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比较集中,又地处边疆。……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不断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各民族共同富裕了。
——江泽民《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材料三 美国独立后,在领土扩张的过程中,大批移民从东部迁往西部,这一现象被称为“西进运动”。……随着西进运动的推进,美国西部出现了“小麦王国”“棉花王国”,新兴工厂和城市也拔地而起。但是,在西进运动中,大批印第安人被屠杀或被驱赶到更远的地区。印第安人的被迫迁徙之路,被称为“血泪之路”。
——摘自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边疆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我国制定了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你对这项制度有何认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哪一部法律促进了西部的开发?请说出这部法律出台的背景。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请指出中国西部大开发和美国“西进运动”的出发点有何不同?
13.某班历史探究小组绘制了一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世界与中国”时间轴。
材料:
世界史发展进程 (部分大事记) 中国抗战进程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3年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936年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
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
1945年5月德国战败
1945年8月,美国投放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1935年8月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1937年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
1938年3-4月台儿庄战役
1938年5-6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
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1945年4-6月中共七大
1945年8月中国战场反攻
(1) 从中国抗战进程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并举一例进行实证。
(2) 从世界史发展进程看,经济大危机是怎样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3) 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围绕“合作”拟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1)因俗而治或尊重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因地制宜或设置不同的行政机构(政策灵活);突出民族特性;维护边疆领土主权,注重领土主权的中央集权特点。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性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宅地法》。美国南北战争初期,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败,北方的失利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
(4)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出发点是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美国“西进运动”的出发点是扩张领土,维护和满足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需要。
13.【答案】【小题1】作用: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举例: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开辟敌后战场等。
【小题2】关系:经济大危机使日本、德国走上对外扩张的法西斯道路,世界大战的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日本、德国先后发动局部战争,随之演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小题3】事件:1935年8月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1937年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观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阐述:1935年8月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逐步建立起了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后,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主体,最终赢得了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总之,抗日战争是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障。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