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科学测量 第1课时(课件 32张ppt 1份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科学测量 第1课时(课件 32张ppt 1份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一章 第2节 科学测量 第1课时教案
课 题 第一章 第2节 科学测量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测量活动,初步建立测量的概念,建构一种标准意识,认识长度的单位,理解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精确程度不同,初步建立测量会存在误差的观念。科学思维:运用观察、比较和分析等科学方法,归纳并建立长度测量的一些规则。探究实践:通过长度测量的操作实践,学习估计、测量、读数和结果记录等技能,在对实验过程的反思中,提高交流表达等探究实践能力。态度责任:养成乐于探索、善于合作的习惯,树立尊重事实、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测量的本质,长度的单位、测量的方法与读数记录。
教学难点 测量结果的组成和零估读。
教学方式 讨论式、讲授式
教具学具 多媒体、刻度尺、课本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演示ppt3】组织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用眼睛直接观察判断甲图帽檐直径AB、帽子高CD哪个较长?乙图中心圆面积大小一样吗?图中小棒的长短是否一样?利用动效,或者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再比较,发现“感觉不可靠,测量有必要”【演示ppt4】要想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为m;一米的长度大约为成人肩膀至伸长的指尖的距离。【板书】长度的单位1.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米(m)【演示ppt5-6】教师展示常用的长度单位,并对各单位对应的具体长度有基本掌握,例如:食指指甲盖的宽度约为1cm。【板书】2.长度的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演示ppt7】讲解单位换算及正确格式【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各单位是如何换算的吗,将你们知道的都写下来吧。教师讲解单位换算的基本技巧,原数据不变,乘以进制,单位改为目标单位,最后书写为科学计数法。注意小换大的方法。重点提醒换算过程不能出现除号。【板书】:3.长度的单位换算【演示ppt8】思考讨论:在测量图中的各物体时,应该分别用什么长度单位?【演示ppt9】提问:同学们除了常见的刻度尺,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测量长度的工具呢?【过渡语】:人们为了准确测量长度,设计、制造出了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就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还有更精密的长度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教师展示这些工具图片,认识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演示ppt10-15】展示刻度尺,指导学生观察手中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提问】:①刻度尺上面都有什么? ②寻找零刻度线的位置,观察是否有磨损。③尺面上的单位是什么?④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多少?⑤该刻度尺的测量范围是多大?教师引导学生总结:①零刻度线的位置,也就是起始刻度线。②量程表示测量工具测量的范围,是测量范围上限和下限的差;③刻度尺上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叫它的分度值(它是测量精确程度的决定因素,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教师展示刻度尺的使用步骤文字以及相应的配图;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门框的长度和高度,选用分度值为1mm的5米皮尺;测量操场的长宽,选用分度值为1cm的卷尺。讲解测量长度时,如何放置刻度尺。注意: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要从一个清晰的整数刻度线量起。讲解会看时,搭配图片,展示正确的视线;讲解读数时,重点在刻度尺估读的方法和技巧。【板书】长度的测量1.会选:根据测量对象和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2.会放: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准,刻度线紧贴被测物,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3.视线正对刻度线,即视线与尺面垂直,不斜视;4.读出准确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数据必须注明单位。讲解刻度尺估读的方法和技巧分别着重强调:①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读数;②测量时,不是以零刻度线为起点测量时的读数。【演示ppt16-17】合作探究教师发布合作探究任务:1.观察刻度尺,这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量程和分度值是多少?2.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科学教科书的长和宽。教师查看并指正。【演示ppt18-19】展示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注意:强调常考的物体长度【板书】常见物体的长度链球菌半径:(3-5)×10-7m一张纸的厚度:约10-4m1元硬币直径:25mm我国铁路标准轨:1.435m新2B铅笔长度:约18cm一支粉笔长度:约5cm科学课本长度:25.91cm初中学生正常步幅:约50cm课桌高度:约80cm中学生身高:约160cm房门高度约:230cm一层楼高度:约3m珠穆朗峰高度:8848.86m地球半径:6.4×106m太阳半径7.0×108m银河系半径7.6×1020m【演示ppt20】生活中,我们常常采用一些方法来粗略地测量长度,人体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来估测长度?【演示ppt21—24】同学们在测量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①圆形的物体如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②一页纸的厚度③细铜丝的直径等该如何测量呢? 教师PPT展示配合法测量硬币的直径、累积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以及细铜丝的直径。【板书】四、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累积法、配合法【演示ppt25-26】思考讨论:1.你能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科学教科书中一张纸的厚度吗?2.你能用自行车来测量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吗?试说出具体方法。【演示ppt27】介绍特殊测量仪器。【演示ppt28】介绍计量系统的发展。【演示ppt29】随堂练习:巩固对刻度尺测量长度的知识。【演示ppt30】拓展延伸:展示国际单位制的由来【演示ppt31】课堂小结【演示ppt32】课后作业 讨论、动手、观察听讲、记录听讲、记录讨论、听讲、记录讨论、听讲观察、思考、总结、记录听讲、记录思考、回答学生测量课本长度、宽度;听讲、记录思考、听讲思考、听讲、记录思考、回答听讲,拓宽知识听讲,拓宽知识思考、回答阅读材料,拓展知识复习 通过互动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并意识到测量的必要性,引出长度的单位。了解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对米的长度有基础认识。了解长度的常用单位。通过自己演算让学生熟练掌握常见的单位换算,特别是单位换算中科学计数法的使用使学生了解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使学生了解刻度尺,掌握关联的重点概念,让学生知道使用任何测量工具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梳理刻度尺的使用规则,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和教师总结的对比,让学生找出自己总结的不足,减少作题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掌握刻度尺的读数方法。练习刻度尺的使用掌握常见物体的长度。引导学生学习粗略测量长度的方法了解常见的特殊法测量,拓展学生的视野思维强化知识点,掌握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了解国际单位制。
板书设计 第2节 科学测量 第1课时长度的单位1.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米(m)2.长度的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纳米(nm)。3.长度的单位换算二、长度的测量1.会选:根据测量对象和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2.会放: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准,刻度线紧贴被测物,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3.视线正对刻度线,即视线与尺面垂直,不斜视;4.读出准确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数据必须注明单位。三、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累积法、配合法(共32张PPT)
第一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第1课时
第2节
科学测量
1. 科学观念:通过测量活动,初步建立测量的概念,建构一种标准意识,认识长度的单位,理解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精确程度不同,初步建立测量会存在误差的观念。
2. 科学思维:运用观察、比较和分析等科学方法,归纳并建立长度测量的一些规则。
3. 探究实践:通过长度测量的操作实践,学习估计、测量、读数和结果记录等技能,在对实验过程的反思中,提高交流表达等探究实践能力。
4. 态度责任:养成乐于探索、善于合作的习惯,树立尊重事实、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
重难点
AB和CD哪个比较长?
中心圆大小一样吗?
小棒的长短一样吗?
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准确,需要仪器去测量。
新课引入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

m
知识讲解
你还知道哪些长度的常用单位
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厚度:约1mm
长度的单位
你还知道哪些长度的常用单位
微米 μm
纳米 nm
头发直径:约70μm
血小板:直径约1.5μm
DNA链条宽度约3nm
原子直径:约0.1nm
长度的单位
km
m
dm
cm
mm
μm
nm
103
10
10
10
103
103
10-3
10-1
10-1
10-1
10-3
10-3
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单位换算正确格式:
15 km = 15×103 m= 1.5×104 m
15 μm = 15×10-6 m = 1.5×10-5 m
长度的单位
物体 玻璃的厚度 课桌的高度 高速公路的长度
图示
单位
在测量图中的各物体时,应该分别用什么长度单位?
千米(km)
毫米(mm)
厘米(cm)
思考讨论
长度的单位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有卷尺、直尺、三角尺等,刻度尺是学习和生活中最常用的测量工具。如果需要对物体进行更精确的测量,需要选用精确度比较高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长度的测量
三角尺
直尺
卷尺
游标卡尺
cm
单位(cm)
零刻度线
量程 ( 15 cm)
分度值(0.1cm)
认识刻度尺
量程:表示测量工具测量的范围,是测量范围上限和下限的差。
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长度的测量
根据测量对象和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测量门框的宽度、高度
测量操场的长度、宽度
刻度尺的使用

长度的测量
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准,刻度线紧贴被测物,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
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要从一个清晰的整数刻度线量起。
刻度尺的使用

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的使用

视线正对刻度线,即视线与尺面垂直,不斜视。
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的使用

读出准确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数据必须注明单位。
准确值: cm
估读值: cm
测量值: cm
6.7
0.06
6.76
长度的测量
读出下列刻度尺的读数
练习
准确值:______ 估读值:_______
测量值:_________
准确值:______ 估读值:_______
测量值:______
2cm
0.8cm
2.8cm
3.40cm
3.4cm
2.8cm
0.00cm
准确值:______ 估读值:_______
测量值:_________
2.80cm
0.00cm
长度的测量
合作探究
1.观察刻度尺,这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量程和分度值是多少?
零刻度线
量程:0-10cm
分度值:1mm
长度的测量
合作探究
2.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科学教科书的长和宽。
(1)将刻度尺上有刻度的一边紧贴教科书的长边,刻度尺上的零刻度线与教科书的长边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面垂直。
(2)重复步骤(1),测量教科书的宽;
(3)测得科学教科书的长是 ;宽是 。
25.91cm
18.46cm
一张纸的厚度约10-4m
新2B铅笔长度约18cm
一支粉笔长度约5cm
1元硬币直径
25mm
科学课本长度25.91cm
链球菌半径
(3-5)×10-7m
我国铁路标准轨距1.435m
初中学生正常步幅
约50cm
资料整理
中学生身高
约160cm
课桌高度
约80cm
一层楼高度约3m
珠穆朗峰高度8848.86m
房门高度
约230cm
银河系半径7.6×1020m
地球半径6.4×106m
太阳半径7.0×108m
资料整理
想想议议
生活中,我们常常采用一些方法来粗略地测量长度,人体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来估测长度?
一“指”宽
一“拃”长
zhǎ
一“庹”长
tuǒ
一“步”长
一“脚”长
借助三角尺和刻度尺的配合使用测量硬币的直径。
圆形的物体(如圆球)的直径如何测量呢?
配合法
长度的特殊测量
长度的特殊测量
利用“配合法”可以解决哪些生活中不易测得的长度呢?
配合法
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 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比值就是金属丝的直径 d=l/n。
细铜丝的直径该如何测量呢?
累积法
长度的特殊测量
利用“累计法”的思想,我们还可以解决那些生活问题?
累积法
长度的特殊测量
长度的特殊测量
思考讨论
1.你能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科学教科书中一张纸的厚度吗?
①去除封面和封底,压平;
②测出整本书的厚度L;
③数清对应的张数n;
④计算一张纸的厚度=
知识拓展:
如果在步骤③中数的是页数N,则纸的厚度=
长度的特殊测量
思考讨论
2.你能用自行车来测量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吗?试说出具体方法。
①用刻度尺测出车轮的周长L;
②推着自行车从学校到家里;
④计算家到学校的路程=
nL
③数出车轮转过的圈数n;
利用特殊仪器
在一些特殊的测量场合,人们会用到一些其他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声呐
雷达
这些测量仪器都是利用波从发送到接收之间的时间长短来测量测距仪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距离。
测距望远镜
长度的特殊测量
计量系统的发展
科学·技术·工程
国际单位制
米纳
战国骨尺
国际单位制的更新
战国量具,骨制,一面略作修整,另一面有刻度和纹饰。
第 26 届国际计量大会更新了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的定义,至此 7 个基本物理单位标准全部用物理常数定义。
中东和地中海商人确定了质量单位“1米纳”约等于 500 g。
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将长度单位(m)、质量单位(kg)、时间单位(s)、电流单位(A)等作为基本单位的“国际单位制”。
公元前221年
公元2018年
公元前640年
公元 1960 年
D
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B
C
D
A
A:视线未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B:铅笔左侧未与零刻度线对齐
C:有刻线的一边未紧靠被测物体
长期以来,世界上不同地区选定的测量标准各不相同。例如,测量长度时,我国过去采用的单位是“尺”,一些欧洲、美洲国家采用的单位是“英尺”。这样,同一物体的长度用不同的单位来表示,国际交流就会很不方便。
人们逐渐认识到,确定测量标准时,应当选取自然界中比较稳定、世界各国都能接受的事物为标准。鉴于这种认识,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推荐各国使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采用国际单位制,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也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
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做出规定:光在真空中(1/299742458)秒时间间隔内所经路程的长度定义为 1m 。
国际单位制
刻度尺的使用
长度的单位和换算
特殊法测量
科学
测量
1nm=10-3μm=10-6mm=10-9m
会选、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累积法
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 m
思维导图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