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科学测量 第4课时(课件 34张ppt 1份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科学测量 第4课时(课件 34张ppt 1份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一章 第2节 科学的测量 第4课时教案
课 题 第一章 第2节 科学的测量 第4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认识科学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了解科学实验及实验室的常见仪器和设备,学习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科学思维:利用分析、比较等方法,理解实验室仪器分类存放的环境条件。探究实践:能遵守实验室的一般安全守则,具备一定的处理意外伤害事故的能力。态度责任:树立规范开展实验、重视实验安全的意识。
教学重点 实验室器材存放的规则及基本情况,实验室安全守则及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置方法。
教学难点 实验室器材存放的环境条件与规则,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置方法。
教学方式 讲授式、研讨式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演示PPT3-4】提问:当我们观察某种现象时,应该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引出课题:理解科学探究的特点及实验探究的重要场所之一实验室。板书:理解科学实验室-感受科学实验室的方法与目的。【演示PPT5-6】提问:展示科学的实验室的相关图片,让同学们观察不同的仪器存放的位置与特点,并以讲授实验室中仪器与试剂所需要的环境特点以及存放的要求,带领学生初步的走进实验室,认识实验室。板书:走进实验室,观察仪器的存放【演示PPT-7】提问:你认识这些器材吗?他们的用途是什么?从前面所展示的实验室相关图片中,使学生初步了解实验室的概况,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接下来实验室中的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演示PPT8-19】讲解:认识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用途,同时补充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内容:(1)展示常见的观察仪器:放大镜与显微镜,并讲解两者之间的特点及仪器的用途。(2)展示常见的电路测量仪器:电压表与电流表,并讲解两者之间的特点及仪器的用途。(3)展示存放药品的仪器:集气瓶、细口瓶、广口瓶,讲解三者在存放药品的差异性,并补充部分注意事项:棕色瓶盛放需避光保存的试剂。(4)展示药品称量仪器:托盘天平,并讲解托盘天平的特点及仪器的用途。(5)展示物质的反应容器:烧杯、试管,讲解两者在反应过程中是否可直接加热,补充在加热过程中两个反应容器的特点及差异。(6)展示加热反应中的加热仪器:酒精灯,讲解加热酒精灯的操作事项,点燃以及熄灭酒精灯时的规范操作。板书:认识常见的仪器及用途【演示PPT19】展示实验应急设备的图片并讲解不同的应急设备存放的位置:急救箱:不经常使用且方便取用的柜子中;消防桶:靠近有火灾隐患设备附近的墙壁上;(3)灭火器:靠近火灾隐患的设备附近、方便取用的角落里。让同学们通过观察图片,认识并了解实验室应急设备:板书:观察实验室应急设备及存放位置【演示PPT20】提出问题:我们在使用实验室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什么守则?在实验中碰到意外事故时需要如何处理才能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同学们对使用实验室时的注意事项进行思考。【演示PPT21-22】讲解:实验室安全守则,并将重点内容标红,警示同学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九大实验室守则。板书:学习实验室安全守则【演示PPT23】展示:实验室中带有安全警告标志的图片讲解:实验室内有各种安全标志,危险品的容器外有相应的警告标志。【演示PPT23】单独的播放各类实验室安全警告标志并让学生讨论相关的安全警告标志所代表的含义;等学生讨论完再展示不同安全警告标志的意义。内容:板书:认识常见的安全警告标志【演示PPT25-27】讲解:几种不同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内容:烧伤或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酒精灯等小面积着火,用湿抹布或沙土盖灭;实验室发生严重火灾,必须有序撤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如果意外伤害较严重,则应在老师指导下及时去医务室或医院。出现任何实验室相关事故都应该及时的汇报给老师。板书:学习以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演示PPT28】提问:当实验结束时,剩余的药品应该重新放回药品瓶中吗?实验的废弃残渣又该怎么处理呢?讲解完实验室的仪器及实验规范之后,提出相关结束实验操作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在实验结束后应该如何操作结束实验流程。【演示PPT29】讲解:实验操作结束后的规范实验流程以及实验废弃物的处理。对整个实验流程进行规范的讲解,同时也是对前文所展示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结尾,让学生能更好的感受并学习完整的实验操作。【演示PPT30-31】随堂练习通过练习,加强对此章节的知识点强化。【演示PPT32】课堂小结【演示PPT33】布置作业 思考、讨论、回答思考、讨论、回答观察讨论观察讨论、思考、回答听讲、记录听讲、思考、回答、记录思考、讨论、回答观察讨论听讲、思考、记录观察讨论听讲、思考、记录听讲、思考、记录思考、回答听讲、思考、记录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学生对探究生活中某些感兴趣现象时的,需要进行科学探究的课题,同时让学生理解科学实验室并感受科学实验室的方法与目的。展示相关科学实验室的图片,并让学生自行观察不同仪器存放的位置与特点,加深对实验室仪器存放的印象,再辅助讲授验室中仪器与试剂所需要的环境特点以及存放的要求,带领学生初步的走进实验室,认识实验室。通过走进实验室,观察设施和实验室器材,给学生以直接感受,增加感性认识,利用展示实验室中各类仪器的照片,有利于学生自主的认识科学实验室的设施,再加以讲解各器材使用的方法、特点以及注意事项。让学生对实验室中的应急设备有一个了解,并对实验应急设备的存放位置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碰到以外事故时,更快速准确的找到应急设备并使用。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在实验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实验室守则,以及实验过程中碰到意外事故时,以自身的人身安全为主去进行事故的处理,学习实验事故处理所遵循的安全守则,警示同学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进行科学的实验操作。通过展示各类安全警告标志的图片,播放并让学生讨论安全警告标识所代表的含义并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安全警告标志的印象,帮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注意对所使用的仪器及其附带的警告标志的认识。展示几种不同的意外事故及其处理方法,包括烧伤、烫伤、酒精灯着火、实验室发生火灾等情况帮助学生在遇到意外事故时,能沉着冷静的去进行事故处理。讲解实验结束时剩余药品的处理以及实验的废弃残渣的处理方法,对前文所学的实验操作流程进行一个总结,帮助学生对实验步骤的完整性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利用随堂练习检验同学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第2节 探索自然的科学 第4课时科学实验室:理解科学实验:感受科学实验的过程、方法与目的二、走近科学实验室走进实验室,观察仪器的存放;(2)认识常见的仪器及用途(3)观察实验室应急设备及存放位置二、走近科学实验室(1)学习实验室安全守则;(2)认识常见安全警告标志(3)学习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总结: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认识实验室常见的器材及用途,学习实验室安全守则,认识常见的警告标志,学习实验室遇到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置方法,为后续开展实验活动做好基础准备。(共34张PPT)
第一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第4课时
第2节
科学测量
学习目标
1.科学观念:认识科学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了解科学实验及实验室的常见仪器和设备,学习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
2.科学思维:利用分析、比较等方法,理解实验室仪器分类存放的环境条件。
3.探究实践:能遵守实验室的一般安全守则,具备一定的处理意外伤害事故的能力。
4.态度责任:树立规范开展实验、重视实验安全的意识。
难点
重点
我们已经学习了科学的测量方法以及相关的工具,那么当我们观察某种现象时,应该如何进行科学研究?
理解科学实验
科学研究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
科学实验是人们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设计实验,研究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从中总结、概括出普遍的规律;
科学假设需要设计实验来验证,科学结论往往需要通过实验获取证据来得出;
实验室是我们探究实践的重要场所之一。
仪器的存放
观察不同的仪器存放的位置与特点
走进科学实验室
走进科学实验室
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情况等)和安全要求;
仪器的存放:仪器必须都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内,并按照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要求存放于规定位置;
试剂的存放:试剂存放要做到分开存放、取用方便、注意安全、保证质量。
仪器的存放
你认识这些器材吗?他们的用途是什么?
走进科学实验室
走进科学实验室
认识实验室常见仪器及用途
显微镜
放大镜
放大可见的微小物质
观察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
观察仪器
走进科学实验室
认识实验室常见仪器及用途
电流表
电压表
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电路测量仪器
走进科学实验室
认识实验室常见仪器及用途
广口瓶
集气瓶
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
盛放固体药品
细口瓶
盛放液体药品
存放药品仪器
知识讲解
走进科学实验室
认识实验室常见仪器及用途
广口瓶
集气瓶
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
盛放固体药品
存放仪器药品
细口瓶
盛放液体药品
注意事项:棕色瓶盛放需避光保存的试剂。
走进科学实验室
认识实验室常见仪器及用途
测量物品的质量
托盘天平
称量仪器
砝码
托盘
走进科学实验室
认识实验室常见仪器及用途
试管
烧杯
物质反应容器仪器
大量物质反应容器
少量试剂反应容器
不可直接加热
石棉网
可直接加热
试管夹
三脚架
走进科学实验室
认识实验室常见仪器及用途
试管
烧杯
物质反应容器仪器
大量物质反应容器
少量试剂反应容器
不可直接加热
石棉网
可直接加热
试管夹
三脚架
注意事项:加热时液体不超过1/3;试管夹离试管口1/3;试管倾斜45°且不能对人;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走进科学实验室
认识实验室常见仪器及用途
试管
烧杯
物质反应容器仪器
大量物质反应容器
少量试剂反应容器
不可直接加热
石棉网
可直接加热
三脚架
试管架
走进科学实验室
认识实验室常见仪器及用途
用于加热药品装置
加热仪器
酒精灯
注意事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决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灯芯
走进科学实验室
认识实验室常见仪器及用途
用于加热药品装置
加热仪器
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酒精灯
走进科学实验室
认识实验室常见仪器及用途
用于加热药品装置
加热仪器
酒精灯
用酒精灯的灯帽盖灭。
灯帽
急救箱
灭火器
消防桶
不经常使用且方便取用的柜子中;
靠近火灾隐患的设备附近、方便取用的角落里。
靠近有火灾隐患设备附近的墙壁上;
认识实验室应急设备及存放位置
走进科学实验室
我们在使用实验室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什么守则?在实验中碰到意外事故时需要如何处理才能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学习实验室安全守则
学习实验室安全守则
重视实验室安全
1.听从老师的指示,未经老师的允许不能擅自进入实验室;
2.察看实验室灭火器、防护用品、急救箱等应急情况处理器材的位置,并牢记在心;
3.不能用湿手接插实验室电源,不能用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4.没有老师的指令不得试嗅或直接接触任何化学试剂;
5.未经老师允许不得随意改变实验程序或所用的试剂等实验材料,以免发生意外;
学习实验室安全守则
重视实验室安全
6.打翻化学试剂或器皿时需立即处理,并及时向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汇报;
7.任何物品在使用前先看说明书或物品提示,挥发性、腐蚀性、有毒溶剂应在通风厨里提取,用完后立即封住容器;
8.如果发生烫伤、烧伤、化学试剂灼伤皮肤或眼睛时,应及时用正确方法处理,实验过程中要戴上护目镜,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9.不能将固体垃圾或有害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以免造成管道堵塞或环境污染。实验完毕后,将你的实验区域清理干净,并清洗双手。
实验室内有各种安全标志,危险品的容器外有相应的警告标志。
学习实验室安全守则
讨论常见安全警告标志
学习实验室安全守则
重视实验室安全
当心中毒
当心爆炸
当心腐蚀
当心高温表面
当心电离辐射
当心触电
当心激光
讨论常见的安全警告标志
当心火灾
学习实验室安全守则
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烧伤或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报告教师
学习实验室安全守则
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报告教师
学习实验室安全守则
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酒精灯等小面积着火,用湿抹布或沙土盖灭。
实验室发生严重火灾,必须有序撤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如果意外伤害较严重,则应在老师指导下及时去医务室或医院。
当实验结束时,剩余的药品应该重新放回药品瓶中吗?实验的废弃残渣又该怎么处理呢?
学习实验室安全守则
学习实验室安全守则
实验废弃物的处理
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实验桌;
关闭仪器设备的开关;
合理处理实验中的废弃物:
①实验中取出后剩余的化学试剂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
②实验试剂、废液等不能直接倒入水槽或冲入下水道中;
③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分类放置于教师指定的废液缸或废物桶中,不能与普通生活垃圾混放在一起。
1.下列做法符合实验室安全守则的是(  )
A.在实验室,边吃食物边进行实验
B.为避免中毒,不得品尝化学药品
C.关闭电源时,用还滴水的手接触电源
D.实验结束后,将有碱性物质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槽
A、在实验室边吃东西边进行实验会导致药品的污染同时容易导致药品被误食;
B、为避免中毒,不得品尝化学药品;
C、为了避免触电事故,不能用湿手接触电源;
D、实验结束后,不能将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故选:B。
B
2、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下面实验室的安全守则明显错误的是( )
A.听从老师的指示,未经老师的允许不能擅自进入实验室
B.将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孔
C.打翻化学试剂或器皿时需立即处理,并及时向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汇报
D.不将固体垃圾或有害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以免造成管道堵塞或环境污染
B
A.实验室里有很多有腐蚀性。和有毒的药品,未经允许不能擅自进入;
B.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是金属,能导电,不能插入电源插孔;
C.打翻化学试剂或器皿时需立即处理,并及时向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汇报,防止引起事故;
D.不能将固体垃圾或有害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以免造成管道堵塞或环境污染。故选:B。
科学测量(4)
理解科学实验
学习实验室安全守则
走进实验室,观察仪器的存放
走进科学实验室
认识常见的仪器及用途
观察实验试应急设备及存放位置
学习实验室安全守则
认识常见安全警告标志
学习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感受科学实验的过程方法与目的
01
02
03
作业布置
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预习“像科学家那样探究”的相关内容
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