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初中学业质量监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54分:第I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题,合计46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2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第【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将第Ⅱ卷答案直接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等填涂、书写在相应的位置上。第I卷(选择题共54分)一、请你选择(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共54分)1.七年级的小文特别爱美,每天花大量时间梳洗打扮,却常对同学翻白眼说“你懂什么啊!”。大扫除时她借口“怕弄脏校服”躲在一边,还随手把纸屑扔在教室地上。我们应劝告小文A.悦纳自己生理变化,关注形象管理B.追求内在美最重要,外在应该邋遢C.完善校园德育制度,构建文明风尚D.提升个人品德修养,注重内外兼修2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有时会让我们烦恼,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调节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是①上课时偷偷向同桌倾诉烦恼②课下和同学们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赛③在网上与刚认识不久的网友无话交谈④遇到挫折时,对自己说“失败是成功之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学校环保社团的负责人小林和小贝默契配合,共同策划完成了多次活动。出于对女儿的保护,小贝的妈妈禁止她与男生交往,让她换一个女生搭档或退出社团。下列理由能帮助小贝说服妈妈的是①男生女生各具特点,可以取长补短②与异性友好坦然地合作,有助于完善自身③与异性交往有益无害,要善于交往④与异性交往可以相互学习,提高交往能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性骚扰。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该①正视性别差异,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隐私②遭遇性侵害、性骚扰时,善于用法律维权③远离异性成年人,避免任何接触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患于未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如图漫画告诉我们A.情绪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B.负面情绪一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C.合理调节情绪能让生活更美好D.每个人的情绪都是复杂多样不可控的6.下列图示中的空白处适合填写的内容是拨开心中的雨帝,就会见到烂的阳光小华考前感到焦虑,心情低落→→小华逐渐变得平静下来①观看了一场自己喜欢的民乐表演②将自己的书本撕碎扔进了垃圾桶③敞开心扉与父母进行了一次长谈④好友安慰他说:“我也感到很焦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中华诗词饱含了文人墨客的浓烈情感。下面古诗文能表达“爱国”情感的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第1页共4页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答案一、选择题(3 分×18=54 分)1.D 2.C 3.B 4.B 5.C 6.B 7.C 8.A 9.D 10.B 11.B 12.C 13.B 14.D 15.C 16.A 17.A18.D二、非选择题(46 分)19.关注社会热点 走进民法典(共 14 分)(1)紧扣主题,突出民法典特点、作用或强调学习民法典的意义,且语言要简洁明了、积极向上。例如“学习民法典,护航人生路”、“民法典相伴,生活更灿烂”等,写出一句即可。(2 分)(2)能依据材料围绕民法典的重要地位和民法典实施的意义,逻辑清晰、表述准确地写出,每点 2 分,任意三点,可得 6 分。(3)案由:从路边零食卫生不达标、食用垃圾食品的危害身体健康等。(任一角度回答即可得 2 分。其他角度符合题意亦可酌情给分)。解决方案: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和完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商家:加强自律,诚信经营,拒绝出售不合格的食品。学校: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政府: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依法查处售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 。青少年自身: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食品;检查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避免购买“三无”产品;尽量到大型的商场、超市购买食品。(从国家、商家、政府、学校、青少年等任意两个角度回答,且措施与所选角度相符即可。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得 4 分,其他角度符合题意亦可酌情给分。)20.树立法治意识 提升法治素养(共 16 分)(1)①马某的行为侵犯了杨某的肖像权,是违法行为。(2 分)②根据《民法典》规定,我们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2 分)③马某未经杨某同意,擅自将杨某照片制成表情包并在网络群聊中使用,侵犯了杨某的肖像权,损害了杨某的合法权益。(2 分)(2)例如:①23%的青少年因法律知识欠缺走向违法犯罪,提醒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②有 11%的青少年是因为结交社会青年,养成不良嗜好而走向违法犯罪。我们要明辨是非,谨慎选择朋友,多与积极向上、品德良好的同学交往。③26%的青少年无视校规校纪,存在旷课、打架等行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杜绝不良行为,严于律己,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等。④ 28%的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这容易引发违法犯罪。我们要合理用网,将网络作为学习知识、拓展视野的工具,而不是沉迷于网络游戏。(结合材料写出针对性的办法,每点 2 分,任意三点即可得 6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写出的做法逻辑清晰,做法能体现“敢于、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有勇又有谋”即可得 4 分。例如:小张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一边慢慢从书包里取出零花钱,一边偷偷记住两人的体貌特征(如发型、衣着、口音等)。等歹徒拿到钱转身逃跑后,小张迅速跑到附近的便利店,借用店主的手机拨打 110 报警,详细描述了事发地点、歹徒的特征和逃跑方向,并在原地等待警察到来。随后,他联系父母说明情况,让家长到现场陪同。2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共 16 分)(1)①“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②“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每一个 2 分,共 4 分)(2)①中华传统美德体现着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掀起学习道德模范的热潮,有利于人们见贤思齐,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得 6 分)(3)内容符合题意,积极向上,逻辑清晰,符合字数要求,6 分;内容基本符合题意,逻辑不够清晰,不符合字数要求,酌情赋分,2-4 分;内容负面或不符合题意,0 分。注意:对于非选择题,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符合题意,叙述正确,酌情给分。但是意思表达要忠于教材的内容,以便规范学生的答题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学业学质量检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和答案 2024-2025-2期末七年级道法 答案.docx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学业学质量检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和答案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学业学质量检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