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场、考场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请认
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座位号。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用 2B 铅笔在答
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
1.暑假期间,全国各大医院的生长发育门诊、儿科矮小门诊迎来了不少被身高问题困扰的家长和孩子。
据专家介绍,儿童身高是一个非匀称生长的过程……。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个子矮是天生的,忧虑也没有用 B.赶快吃增高的药,否则就长不高了
C.只要能吃好睡好,很快就会长高 D.身体的发育有不同的韵律和节拍,要正确对待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性骚扰。作为未成年
人,要学会自我保护,防范性侵害、性骚扰,应该
①为了防止受侵害,不与异性接触 ②懂得保护隐私部位,对侵害行为严厉拒绝
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重自爱 ④忍气吞声,多从自身寻找问题和总结教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一位老师在走进教室前做“表情管理”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这位老师在教室门口突然停下,不断
调整状态,直到露出微笑才进教室。老师做“表情管理”是因为
①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②我们要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
③情绪会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动 ④消极的情绪让生活更加多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初一某班举行情绪漂流瓶活动,下列情绪漂流瓶中,
建议和调节方法推导合理的是
A.数学太难,看到成绩打算放弃——试试积极自我暗示,把数学当作游戏闯关———转移注意
B.每逢考试十分紧张,坐在考场大脑空白———可以用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放松训练
C.和妈妈经常吵架,总觉得妈妈不理解我————吵架时回想妈妈的付出和关爱————合理宣泄
D.学业任务重,写作业经常烦躁————用 AI 找寻答案,无需思考提高作业效率——认知调节
5.2025 年 3 月全国两会“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苏炳添分享自己作为运动员克服伤病,坚持训练,
最终突破自我,多次在国际赛事中为国争光的经历。他的事迹带来的启示是
①自尊的人必定不会遭遇挫折,能一帆风顺地实现目标
②自尊促使我们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追求自我提升
③只要学习苏炳添的精神,我们就一定能成为优秀运动员
④我们应学习他自尊自强的品质,在生活中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 年 12 月 4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节的习俗在传承中也有了一些变化:网购年货、
云拜年、电子红包等“新年俗”逐渐深入大家的生活,这①体现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②
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新的表现
③启示我们应及时淘汰旧文化,推陈出新 ④印证了创新可以促进不同文化的同质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 孔子的“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老子的“道法自然”; 庄子的“天人合一”; 《昌氏春秋》中“竭泽而渔,
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等观点启示我们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倡导求同存异 ②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③尊重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④坚持多样性统一,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
A.实事求是 B.敬业乐群 C.兼济天下 D.俭约自守
9. 《知否知否》 《将进酒》等古诗词改编的歌曲展示了古诗词与现代音乐的完美融合,挖掘了诗词背后
的深厚内涵,讲述了文化知识,阐释了人文价值。在歌声中我们能
①体悟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②提升道德修养,敬业乐群、自强不息
③尊重多样文化,求同存异、尚和合 ④领略诗词之美,增强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为此中学生应当
①聚餐讲究排场,打包剩菜有失颜面 ②吃自助餐,宁可吃剩,不能吃亏
③适度点菜,不够再添,光盘行动 ④树立勤俭节约的家风,珍惜粮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
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下列对情境的解析不正确的是
选项 情境 解析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弘扬守正义的核心思想理 ①
体。 念。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脱贫人口、农民工就业,强化大体现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②
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困难群体帮扶。 的荣辱观念。
③ 习近平主席说:“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献自己”。 的担当意识。
④ 2024 年 11 月,央视新闻报道了广西滚贝乡“无人售卖”摊点的温 情现象:无论清晨还是夜晚,蔬菜瓜果,任人挑选,付款全凭自 觉,四十余载未曾改变。 体现了守诚信的核心思想理 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某中学在研学活动中组织同学们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等,让同学们在深入了解革
命历史的同时厚植了爱党、爱国的情感。此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育和传承
A.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B.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C.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 D.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13.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启了我国家庭教育进入“依法带娃”时代;种子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和
林业的发展;噪声污染防治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可见
①我国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②法律保障生活
③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④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标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下列属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来规定的民事活
动的有
①签订合同 ②谎报险情 ③盗窃抢劫 ④租赁房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根据民法典规定,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利益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肖
像权的是
①某报社将模范人物肖像用于公益宣传报道 ②王女士未经允许在社交群发布程女士肖像
③某企业私自将他人肖像用于商业广告 ④学校为身体不适的学生提供帮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右图漫画启示我们
A.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屡见不鲜
B.讲究实惠便宜,支持盗版文化
C.善于运用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D.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忽视他人智力成果权
17.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型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顾某酒后多次恶意拨打 110,被公安机关拘留 8 日——民事违法行为
B.孙某打球时,误伤他人眼睛,被判赔偿 8500 余元——民事违法行为
C.小成的爸爸因闯红灯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 200 元罚款———刑事违法行为
D.李某因贩卖国家机密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二万元———行政违法行为
18.某市一项专题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 23%的学生有过被校内外不法分子敲诈、勒索、抢劫、搜身、欺
侮及其他滋扰的经历。假如你遇到不法侵害,应该
①以牙还牙,以暴制暴,勇于还击 ②有勇更需有谋,机智应对违法犯罪
③忍气吞声,以防遭到更大的侵害 ④寻求法律保护,依法阻止非法行为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的规定区域作答。 (19 小题 8 分,20 小题 10 分,21 小题 12
分, 22 小题 9 分, 共 39 分。)
19.【观同窗百态,育健康心灵】阅读下列情境,并完成相关任务。
内容 任务
情境 一 浩浩参加年级辩论会,发挥失常,产 生了挫折感,他认真总结得与失,分 析原因,对症下药。 (1)你是否认同浩浩的做法:______(1 分)理由: ____________(2 分)
安安做起事情来总是很积极。当老师(2)安安具有的心理品质是:_(1 分)这种心理品质
情境二 把模拟法庭小主持人的任务交给他的重要性是:______(2 分) 时,他微笑着说:“没问题,包在我身
上!”
情境三 小敏知道有同学在背后议论喜欢独处 (3)小敏应该:______________(2 分) 的小龙是异类,她……
20.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2025 年 5 月 23 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中央宣传思想文
化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授予 60 名(组)同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分为“助人
为乐模范” “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 “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5 个类别。
(1)【分析影响】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对青少年有哪些影响 (4 分)
(2) 【弘扬美德】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在全国掀起了学习道德模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热潮。请你说说
“掀起了学习道德模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热潮”的原因。(4 分)
(3) 【践行美德】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可以以哪些具体行动向全国道德模范学习,请任选 2 个模范类别
谈谈你的具体行动。 (2 分)
21. 【学习法律,严于律己】为了培育同学们的法治素养,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某校七
年级 (2)班开展“学法·守法”主题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其中。
【我会总结】下面是同学们对“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首要诱因”的跟踪调查:
青少年违法犯罪首要诱因调查统计表
内 容 法律知识欠缺,头脑结交社会不良青年,养成无视校 纪校规,有沉迷网络世界,受 中“无法” 不良嗜好 旷课、打架等行为 游戏“暴力”影响 其他情况
比例 23% 11% 26% 28% 12%
(1)从上面的调查表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 分)
【我会断案】 “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六万元!”北京市高级
人民法院对王某某以贩毒罪依法作出判决。王某某贩卖“上头”电子烟、烟油,收取钱款后以快递闪送的
方式交付。经抽检鉴定,这些烟被检出国家列管大麻素成分。
(2)王某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并说说判定的依据。 (4 分)
(3) 【我会宣传】根据调查统计表结论和王某某案,如果你是“法律小小宣传者”,你将如何从“严于律己”
的角度进行法治宣传 (6 分)
22.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某校组织开展了“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项目式学习活动。现邀请你
参与。
【项目一:感悟文化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
围绕这些特性,小组成员精选典范事例,开启了新的论证之旅。
资料一 知识卡片
甲骨文是商朝留下的宝贵遗产,古人以细致的观察和惊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元素共
的想象,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为,转化成字符,很多字体至 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
今仍在使用。数千年来,汉字的结构没有改变,但形态、意蕴 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不断丰富发展。
(1)根据知识卡片,请你分析说明资料一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哪些特性 (2 分)
【项目二:传承】当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
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此,小敏认为,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已经过时了,无须再传承。
(2)请你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对小敏的观点进行反驳。 (5 分)
【项目三:我向祖国告白】古诗词是中国悠久文化传统中耀眼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3)请你推荐一句能表达你的爱国情怀的古诗词。 (2 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
1-5 DCBBD 6-10 ACABD 11-15 ADABC 16-18 CBD
二、非选择题(共 39 分)
19. (1)认同。理由:浩浩在遭遇挫折后能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这种面对挫折的态度
是积极的,有助于他从挫折中成长。(1 分+2 分)
(2)自信。重要性: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实践机会与
创造可能。(1 分+2 分)
(3)小敏应该告诉同学这种议论是不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应该随意议论他人,要尊重他
人的不同。(2 分)
20. (1)①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②有利于激发青少年向道德模范学习,提升自身
道德素养;③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良好品质;④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每点 2 分,共 4 分,任答 2 点即可)
(2)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②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有利于传承和弘扬
中华传统美德,推动社会文明进步;③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
④这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每点 2 分,共 4 分,任答 2 点即可)
(3)示例:助人为乐模范: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诚实守信模范:信守承诺,不抄
袭作业,考试不作弊。(2 分)
21. (1)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首要诱因包括法律知识欠缺、结交不良青年、无视校纪校规、沉迷网络等,
其中沉迷网络和无视校纪校规的比例较高。(2 分)
(2)王某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依据:他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贩卖含国家列管大麻素成分的物品;
触犯了刑法,构成贩毒罪;受到了刑罚处罚,被判处有期徒刑等。(4 分)
(3)①青少年要加强法律学习,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②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结交社会不良青
年,养成良好习惯;③严格遵守校纪校规,不旷课、不打架;④合理使用网络,不沉迷网络世界,远离
暴力游戏;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
做到严于律己。(每点 2 分,共 6 分,任答 3 点即可)
22. (1)资料一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创新性。汉字数千年来结构未变,体现了连续性;形态、意蕴不
断丰富发展,体现了创新性。(2 分)
(2)①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永恒的价值,不会过时;
②即使生活条件改善,我们也应该保持勤俭节约的美德,这是对资源的珍惜,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③传承这些生活理念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避免浪费;④它们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将其发扬光大。(每点 1 分,共 5 分)
(3)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