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秘密★启用前九江市 2024-2025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 道德与法治试题卷说明:1.本试题卷满分 8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进入青春期,我们的生理和心理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属于生理变化的有①身体外形的变化 ②情感世界愈加丰富③体内机能的增强 ④认知能力得到提高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随着身体的发育,我们逐渐走向性成熟。这时我们会对性产生好奇,也会产生困惑。这要求我们A.依赖网络,获取相关性知识 B.避免讨论,与异性保持距离C.隐瞒家长,独自面对性骚扰 D. 自重自爱,言谈举止不越界3.期中考试,小溪的数学成绩不理想。之后几天,她情绪低落,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对此,我们认识到①情绪是深刻、稳定的内心体验 ②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③要管理好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④学习成绩决定我们的情绪变化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2025 年 4 月 4 日,七年级 (1)班全体同学来到烈士陵园。他们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表达敬意和哀思,并表示“要将先烈精神化作奋进动力,在新时代跑好属于我们的接力赛”。这说明①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能获得积极情感 ②情感一定能促使我们作出正确行动③只有积极情感才能让我们不断成长 ④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情感境界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5.小川因没有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了,他感到很惭愧。从此以后,他更加努力学习,作业完成质量越来越高。这说明他A.敢于回击他人的侮辱和诋毁 B.爱慕虚荣,想得到老师的表扬C.有自尊心,知廉耻、明是非 D.轻视自己,学会不断提升自己6.右边漫画《伸脚打的》告诉我们①做自尊的人,要学会尊重他人②自尊的人目空一切,好高骛远③尊重他人才可能赢得他人尊重④要打破常规,满足他人自尊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名言告诉我们A.自信定能让我们快速成长成才 B.要相信自己,无视他人的意见C.要充满希望和力量,盲目自信 D. 自信让人乐观坚定,不惧失败8.近年来,无论是体育竞技的赛场,还是文化潮流的舞台,抑或科技创新的前沿,中国青年在世界舞台上,愈发自信地展示自己,从容地与世界对话。这种“平视世界”的底气①表明中国青年是最自信的青年 ②源于我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③彰显了他们强烈的民族自信心 ④意味着中国青年主导世界发展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9.从高铁飞驰神州大地到 5G 连通大江南北,中国人在自主创新的征程中,不断披荆斩棘、攻城拔寨,诠释着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启示我们青少年应A.树立远大理想,磨砺坚强意志 B.专注科学研究,提高创新能力C.知不足而奋进,书写完美人生 D.发扬实干精神,引领科技进步10.在 2025 年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这表明我们坚持A.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C.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11.南宋画家赵孟坚的《岁寒三友图》,以松、竹、梅折枝横斜置于画面中央,开花的淡梅,如针的松枝,浓墨的竹叶,表现傲骨之梅,挺拔之松,中直之竹,尽显笔墨功夫,幽雅韵致。该作品体现的中华人文精神是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③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④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中华民族推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下列选项与之相符的是A.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B.坚持统一,消除差异C.唯我独尊,彰显个性 D.和谐共处,相互包容13.2025 年 1 月 15 日,2024 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在云南大理举行。其中有捐献遗体帮助他人重见光明的 26 岁女孩殷斐然、危难之际拼尽全力托举落水男童上岸却不幸牺牲的好男儿张开龙。向他们学习,我们应①爱人利人,择善而行 ②自尊自信、孝老爱亲③放弃学业,奉献社会 ④崇德向善、见贤思齐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4.2025 年 2 月 6 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因病逝世。作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他为国家利益隐姓埋名、默默工作,六十多年来潜心技术攻关,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这体现他①具有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②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的传统美德③弘扬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思想文化 ④追求自由平等、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足国情和实际需要,加快各领域立法工作,形成并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表明A.我国法律体现全体公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B.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C.法律的生命力在于立法,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D.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已全面实现了有法可依16.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以来,大量电信网络诈骗分子被依法惩处,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由此,我们知道①法律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法律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发展③有了法律,就能杜绝电信网络诈骗行为 ④法律在社会管理方面发挥着最重要作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这体现①违背诚信原则就是违反民法典的行为 ②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诚信是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唯一原则 ④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8.近日,经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67 款移动应用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这些应用侵犯用户的A. 肖像权 B.继承权C. 隐私权 D.知识产权19.图示法是道德与法治课中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概念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的有①犯罪 违法行为 ②刑法 民法典③生命权 人身权 ④拘役 附加刑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20.2025 年 4 月 18 日,一名旅客在深圳北站强行阻挡列车车门关闭,构成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违法行为,被铁路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扰乱公共秩序是民事违法行为 ②旅客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③违法行为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④要提高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二、简要回答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21.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最动人的时光,它如同初升的太阳,洋溢着无尽的活力和希望我们体会着青春期的美好,也面对着青春期的烦恼、◆这几天,我校心理咨询室的老师收到不少来自七年级同学的信件:(1)假如你是心理老师,你认为他们该如何应对 (6 分)近期,一项针对初中生情绪管理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 80%的初中生能够准确识别自己的情绪;面对负面情绪时,一些学生会采用运动、倾诉等方式进行排解,约 15%的学生承认自己在愤怒时会出现摔东西、骂人等冲动行为;绝大部分学生还表示,当好朋友情绪低落时,会主动关心对方、帮助对方。(2)以上调查结果,对我们学会管理情绪有哪些启示 (6 分)22.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的青少年当自信自强,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青春的应答。自信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对于青年而言,自信意味着具有坚定信念、敢于面对挑战、勇于追求梦想。正是因为这种自信,才有梁文锋敢为人先,引领 DeepSeek 将中国的人工智能推向世界顶端;才有饺子十年磨一剑,让《哪吒》系列成为具有中国文化气质的世界级动画电影……(1)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如何做自信的人 (6 分)2024 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方宇翔,两岁时遭遇车祸高位截瘫、失去双腿。从十几次的手术治疗,到戴上沉甸甸的假肢,再到以板凳为支撑、以双手代步,他风雨无阻坚持上学,还学会了洗衣、炒饭、擦地。他人小志高,刻苦学习,以 A 等成绩考入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新生入学军训时,他左手握住平衡车、右手支撑着炙热地面,一丝不苟地执行教官指令。(2)方宇翔身上体现了哪一种优秀品质 它对我们的成长有着怎样的意义 (6 分)三、探究与实践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23. 道德与法治课上,七年级 (2)班开展了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诵读典籍】中华典籍浩如烟海,饱含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积累下的深厚智慧。在活动中,老师带领同学们诵读了部分典籍。典籍 核心思想理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①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②君子义以为上——《论语》 ③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④(1)以上典籍分别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什么核心思想理念 (4 分)【致敬模范】2024 年 12 月,来自江西萍乡市莲花县的甘公荣,成为第九届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候选人,她是开国将军甘祖昌和“老阿姨”龚全珍的女儿。作为“赣鄱红色娘子军”宣讲团的骨干成员,她向800 多万名学员讲授革命传统教育课。她关爱留守儿童,扶助困难家庭,在莲花县建立了 10 个“童伴妈妈”项目点。她还牵头成立莲花县巾帼志愿者协会,发展志愿者近千人,本人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近 8000个小时。(2)致敬模范,请你为甘公荣写一段赞美词。(4 分)要 求 : 紧 扣 题 意 , 价 值 观 正 确 , 表 达 流 畅 , 不 少 于 60 字 。24. 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法治观念,构建平安法治校园,七年级 (3)班决定开展一次法治宣讲活动,请你参与其中。【以案说法】初中生秦某沉迷网络游戏,为了购买游戏装备,他在学校多次殴打同学郭某,向其索要钱财,导致郭某身体受伤、精神抑郁,无法正常生活和学习。(1)上述案例中,郭某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 (4 分)【以案示警】为告诫同学们知法守法,预防违法犯罪,班级拟写了一份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远离违法犯罪,我们才能健康成长。在此,特向大家发出以下倡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七年级 (3)班2025 年 6 月 15 日(2)请你将上述倡议书内容补充完整。(4 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5 ADCBC 6-10 BDCAD 11-15 CDBAB 16-20 ACCAD二、简要回答(共 24 分)21. (1)①面对青春痘,要认识到这是青春期正常的生理变化,接纳自己的身体变化,保持良好心态。②对于不愿倾诉又希望被理解的矛盾心理,可通过写日记、与信任的人交流等方式调节。③与女生交往时,应尊重对方,注意言行举止,以恰当方式相处。(每点 2 分,共 6 分)(2)①要学会准确识别自己的情绪。②掌握合理的情绪排解方法,如运动、倾诉等。③避免愤怒时的冲动行为,学会控制情绪。④当他人情绪低落时,给予关心和帮助。(每点 2 分,共 6 分,任答 3 点即可)22. (1)①树立坚定信念,相信自己能应对挑战。②敢于面对困难,不畏惧挫折。③勇于追求梦想,为之努力奋斗。④展现自身优势,积累成功经验。⑤学习榜样,从自信者身上汲取力量。(每点 2 分,共 6 分,任答 3 点即可)(2)自强。意义:①自强能让我们克服惰性、抵制诱惑、战胜自我。②促使我们不断克服困难,积极进取。③助力我们在挫折中成长,实现人生目标。④是我们健康成长、成就事业的重要品质。(每点 2 分,共 6分)三、探究与实践(共 16 分)23 (1)①天下为公体现大同思想。②言必信,行必果体现诚信理念。③君子义以为上体现正义思想。④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体现仁爱思想。(每点 1 分,共 4 分)(2)甘公荣传承红色基因,投身志愿服务,以爱与担当诠释奉献精神。她宣讲革命传统,关爱留守儿童,引领志愿队伍,用近 8000 小时的坚守,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是温暖社会的道德标杆!(4 分,符合题意即可)24. (1)生命健康权、财产权、人格尊严权。(每点 2 分,共 4 分,任答 2 点即可)(2)①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②远离不良行为,杜绝沉迷网络等不良习惯。③尊重他人权利,不实施暴力行为。④遇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寻求帮助。(每点 2 分,共 4 分,任答 2 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