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检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6 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 7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闭卷考试,禁止交流、讨论,应独立答题。3.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答案无效。一、选择题(1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此, 我们青少年应当( )①努力学习,认真地对待各门课程②关心社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勇担大任,唯有干大事成伟业方能体现价值④志存高远,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折翼飞鱼”蒋裕燕在截肢手术后,把游泳作为自己生活的大部分,在游泳中找到了自信的力量和坚持 的方向。她在 2024 年巴黎残奥会上一举获得 7 枚金牌。蒋裕燕的经历告诉我们( )A.任何时候游泳运动都能够帮我们找到自信 B. 自信能帮助我们每个人都告别自负与自卑 C.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努力站上世界舞台 D. 自信可以帮助我们培养乐观而坚韧的品质3.2025 开年以来,以旧换新、购新补贴政策持续加力。中央财政已预下达资金 810 亿元,作为消费补贴。 消费者购买手机,汽车等产品,即可享受这些“真金白银”的消费补贴。这有利于( )①老百姓的生活难题得到彻底改善 ②传承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③弘扬重民本理念,站稳人民立场 ④滋养心灵,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财产权 B.劳动权 C.姓名权 D.名誉权5.某短视频博主为博取流量,虚构“老人摔倒无人扶”“儿童被拐”等虚假事件拍摄视频,引发社会误解。此 类行为警示我们网络创作必须( )①文明有礼———维护网络礼仪 ②行己有耻————坚守道德准则③自信自强————展现个人风采 ④诚实守信———恪守诚信原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七旬老人因儿子不付其赡养费,一纸诉状将他们告上了法庭。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达成协议:三个儿子每人每年给老人 6140 元赡养费。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老人儿子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但不违法 B.孝敬父母是可以与法院协商的C.不赡养老人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D.老人儿子们受到的是刑罚处罚 7.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生活理念的是( )A.节约用水、珍惜资源 B.追求奢华、过度消费C.垃圾分类、环保生活 D.心态平和、与人为善8.清代官员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因宅基地发生争执,写信向他求助。张英回信:“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 尺又何妨 ”家人照做后邻居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六尺巷”。2025 年的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 重新肯定了“六尺巷”的价值,你认为这其中的意义是( )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谦和礼让的传统美德②有利于“诚信”的为人处事理念深入人心③有利于倡导和践行“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有利于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1981 年 3 月,刚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的李保国走进太行山,来到邢台县前南峪村,投身山 区生态治理,帮助当地农民发家致富。村民们称他是“农民教授”“科技财神”“太行新愚公”。李保国把 最好的论文写在了河北大地上,让千山万岭披上了绿装,让千万农民摆脱了贫困。这体现李保国践行 中华传统美德,要做一名( )A. 自强不息的人 B.见利忘义的人 C.孝老爱亲的人 D.敬业乐群的人 10.下表是一份针对“未成年人犯罪与不良行为的关系”这一问题的抽样调查结果。这警示我们( )不良行为数量 1种 3 种 5 种 其他占犯罪未成年人的比例 20% 26% 45% 9%①善用法律,依法求助 ②要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③要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④不良行为是小节,无关紧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下列观点与右图漫画最吻合的是( )A.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B.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12.王某因与张某发生冲突,愤怒之下捏造了张某的十大丑闻,并附上张某的照片发到朋友圈。王某的行 为侵犯了张某的()①肖像权 ②隐私权 ③名誉权 ④荣誉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 以下是初中生小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轨迹。这警示我们( ) ·A.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是从违法犯罪开始的 B.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没有区别C.未成年人应防患于未然,自觉杜绝不良行为 D.未成年人违反法律不要紧,但千万不能犯罪14.“情绪信箱”中有一张“倾诉纸条”上写道:“我受表扬时心情像气球一样,飘飘然;挨批评时心情像铅球, 沉甸甸;遇到困难时就像泄气的皮球,提不起精神。”这说明了( )①情绪给我们带来多种人生体验 ②消极情绪都是危害身心健康的③情绪会相互感染影响人际关系 ④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孟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启示我们( )A.做人应有自信 B.为人要有自尊C.学会享受生活 D.应该尊重他人16.某班同学为出黑板报,收集到以下故事:如果要为本期黑板报确定主题,最恰当的是(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诚信做人,必定受益17.右图漫画体现了民法典基本原则中的( )①绿色原则 ②自愿原则③公平原则 ④公序良俗原则。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B.明辨是非,行有所致D.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二、非选择题(4 小题,共 36 分)18.(6 分)某校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的活动,同学们对此展开了激烈讨论。小李:我很喜欢“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它告诉我们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谐共处。小张:我读过很多古代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 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这些故事都蕴含着勇于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小齐: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从曲子中就能听出山之雄浑、水之浩瀚,感悟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美谈。小孙:我非常欣赏《论语》中描写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的精神。结合以上同学们的讨论,谈谈你对“中华人文精神”的理解。(三个方面即可,6 分)19.(8 分)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 更好创新。小林同学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是古人的智慧,面对新时代的发展 要求已经没有太大价值了。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小林同学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20.(10 分)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流传已久、脍炙人口的美德故事,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 内涵。美德故事永流传。昭君出塞,传递了民族和谐相处之道;苏武牧羊,沉淀的是中华儿女对祖国 的忠贞 ……(1)请你列举一则中华传统美德成语故事(不得与材料中重复) ,并说出该故事蕴含着什么传统美德。(4 分)示例:负荆请罪体现了识大体、顾大局、知错能改的美德。材料二: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河南人誉满神州大地:退休 10 余年热心公益,服务群众 20 万余人次 的赵国锁;22 年来 7 次见义勇为,挽救 11 人生命的陈锋;危难时刻显身手,十余年爱心救援不间 断的律师冯海河;投身公益,救援路上无畏前行的救援队长郑继元 ……(2)向“中国好人”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应该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三个方面即可,6 分)21.(12 分)某校七年级(2)班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开展了法治教育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环节 一 :情景表演】小冀:今天你爸怎么没有送你到学校啊 小李:真倒霉!昨天我爸开车没有礼让行人,被交警罚款了! 小海:我爸的朋友更惨,醉酒驾车,被判了刑。小冀:交通安全无小事,司机行人要重视。违法驾驶代价大,遵规守法要牢记!(1)环节一中,小李、小海所列举的行为分别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2 分)【环节二:案例分析】15 岁的学生黄某使用言语威胁、搜身、殴打等方式,多次强行向几名中学生索要财物,一年内 共索得三千余元。(2)黄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 应当如何处理 (2 分)【环节三:学习法律】材料一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选)民法典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 部固根本、稳预期、利 长远的基础性法律。 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 实,恪守承诺。 第九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 环境。 第三百一十七条: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 照承诺履行义务。(3)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民法典的认识(两个方面即可,4 分)。【环节四:数据呈现】下面是对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进行的跟踪调查,结果如下:青少年违法犯罪首要诱因调查统计表内容 法律知识欠缺,头脑 中“无法” 结交社会青年,养成 不良嗜好 无视校规校纪 ,存在旷 课、打架等行为 沉迷网络 游戏 其他情况比例 23% 11% 26% 28% 12%(4)材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两个方面即可,4 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1-5 BDCAC 6-10 CBCDC 11-15 ABCBB 16-17 DD 二、非选择题( 4 小题,共 36 分)18. ① “君子和而不同”体现了和而不同、和谐共处的人文精神; ② 古代神话故事蕴含着勇于追求梦想、执 着奋斗的人文精神; ③ 《高山流水》体现了重视友谊、追求知音的人文精神; ④ “ 一箪食, 一瓢饮”展现 了安贫乐道的人文精神。(每点 2 分,共 6 分,任答三点即可)19. 小林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如仁义礼智信等,是中华民族的 精神命脉,具有永恒的价值; ② 这些理念能够为新时代的发展提供精神指引,促进社会和谐; ③ 在新时 代,我们可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适应时代需求; ④ 我们应传承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每点 2 分,共 8 分)20. (1) 示例:程门立雪体现了尊敬师长的美德。( 4 分)(2) ① 树立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公益活动;② 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帮助他人、孝敬父母;③ 弘扬见义勇为 精神,在他人危难时伸出援手;④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⑤ 发扬敬业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点2 分,共 6 分,任答三点即可)21. (1) 小李爸爸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小海爸爸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2 分)(2) 黄某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犯罪)。应当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追究其刑事责任。( 2 分)(3) ① 民法典是一部基础性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② 民法典规定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如 诚信原则、绿色原则等; ③ 民法典保护公民的民事权利,如财产权、合同权等; ④ 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 息息相关,贯穿一生。(每点 2 分,共 4 分,任答两点即可)(4) ① 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 ;② 谨慎交友,远离不良社会青年;③ 遵守校规校纪,杜绝旷课、打 架等不良行为;④合理使用网络,避免沉迷网络游戏。(每点 2 分,共 4 分,任答两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