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光的色散 教学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光的色散 教学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三章光的世界
第四节:光的色散
目录
01
03
04
02
新课导入与学习目标
课堂练习
新课讲解
课后小结
新课导入与学习目标
01
01.新课导入
你见过彩虹吗?你知道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吗?
01.学习目标
1.知道白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能从色散现象中认识到白光是复色光。
2.知道什么是光的三原色。
3.能用色光的混合和物体的颜色知识解释五彩缤纷的世界
新课讲解
02
02.新课讲解
17世纪中叶,牛顿做了著名的三棱镜实验,揭示了彩虹现象的本质——光的色散
02.新课讲解
三棱镜实验
将一块三棱镜、一块带狭缝的挡光板和一块白色光屏按照如图所示摆放好,让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观察光屏会出现什么现象,将三棱镜转换角度再次实验又会发生什么呢?
02.新课讲解
三棱镜实验
实验现象
我们看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形成一条彩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进一步研究后发现:白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由此可见: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的色光混合而成的;
现在你能解释雨后彩虹形成的原因了吗?
02.新课讲解
我们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
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太阳光(白光)是一种复色光
02.新课讲解
光的色散发生的原因
白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各种色光发生了光的折射,各种单色光偏折的程度不一样
偏折程度最小
偏折程度最大
白光
02.新课讲解
雨后的天空悬浮有大量的细小水珠,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珠上时,发生色散,被分解成绚丽的七色光。因此,有时我们能看见太阳光和小水珠建造起的——彩虹。
02.新课讲解
水三棱镜
用三个等大的长方形围成一个三棱柱,一端用塑料薄膜密封,三条棱也用透明胶带封住。往三棱柱里灌满水,尽量不留空隙,再将另一端也用塑料薄膜封好,不能渗水。用水玻璃镜进行光的色散实验
02.新课讲解
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其他颜色的光则可以通过这三种色光的适当混合得到。
因此,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02.新课讲解
三原色的应用
电视机,计算机屏幕上的彩色画面就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
02.新课讲解
02.新课讲解
物体能够呈现不同颜色光的原因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颜色决定的,其他颜色的光被吸收了
能让所有颜色的光都能透过的就是无色透明物体
透明物体
02.新课讲解
物体能够呈现不同颜色光的原因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什么颜色的物体,只反射此物体的颜色的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白色可以反射各种颜色的光;黑色的物体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不透明物体
课堂练习
03
03.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深圳市花“窃杜鹃”呈红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红光
B.照镜子时,人距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C.教室前排的同学看黑板“反光”,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D.美丽的彩虹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
03.课堂练习
【解析】解:
A、深圳市花“窃杜鹃”呈红色是由于它反射了红光,故A错误;
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体大小相同,照镜子时,人距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的大小不会改变,故B错误;
C、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故C错误;
D、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故D正确。
故选:D。
03.课堂练习
2.如图甲所示,一束阳光照射到三棱镜后出现的情况。好奇的小明将阳光改成红光仍然沿原来的方向照射到三棱镜上(如图乙),在光屏上a点处形成一个红色光斑。现保持入射光位置、方向及三棱镜位置不变,仅将红光改为紫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光屏位置不变,紫色光斑仍在a点处
B.保持光屏位置不变,紫色光斑在a点上方
C.将光屏向右平移,紫色光斑仍可落在a点处
D.将光屏向左平移,紫色光斑仍可落在a点处
D
03.课堂练习
【解析】解:不同色光经三棱镜折射时的偏折能力不同,紫光的偏折能力比红光要强;
AB、在本实验中,保持入射光位置及方向不变,仅将红光改为紫光,则紫光偏折能力强,其光斑会在a的下方,故AB错误;
CD、如果将光屏向右平移,紫色光会落在a点更偏下的位置,相反,如果将光屏向左平移,紫色光斑则向上移动,仍可落在a点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03.课堂练习
3.2022年渔子溪生态公园入选泸州市第一批“醉美泸州 文旅消费新场景”。周末,小明跟着妈妈到渔子溪公园游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看见清澈的湖中有游鱼,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小明看见湖岸边盛开着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反射红光
C.小明听见远处有人在唱“红歌”,歌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D.临近中午,小明看见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03.课堂练习
【解析】解:A、小明看见清澈的湖中有游鱼,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A错误;
B、小明看见湖岸边盛开着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反射红光,故B正确;
C、歌声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
D、临近中午,小明看见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这是由于水面反射太阳光形成的,属于光的反射,故D错误;
故选:B。
课后小结
04
04.课后小结
感谢观看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