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4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
第四节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目录
01
03
04
02
新课导入与学习目标
课堂练习
新课讲解
课后小结
新课导入与学习目标
01
01.新课导入
根据,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即可求出
1.如何测量物体的密度?
2.质量用什么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怎么测量呢?
质量用托盘天平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用刻度尺测量
那液体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该怎么测量呢?
01.学习目标
1.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2.了解使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的方法
3.掌握如何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4.完成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实验,获取实验数据,得出测量结果,学会分析实验误差
新课讲解
02
02.新课讲解
量筒的使用
实验室中测量液体体积常用的工具是量筒和量杯
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数值,表示量筒和量杯测量的精确程度
最大测量值:量筒和量杯壁上标有的最大刻度
单位:毫升(mL)、升(L)
1mL=1cm3,1L=1dm3
1mL=10-3L
02.新课讲解
量筒的使用
(1)被测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量程。
(2)在测量范围内,应选择分度值较小的量筒,目的是提高精确度,减小测量误差。
(3)不能用量筒测量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
(4)轻拿轻放,不要打碎量筒
02.新课讲解
量筒的使用
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液面相平。
出现下凹液面:视线与下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出现上凸液面:视线与上凸液面最高处相平;
错误读数方式:
俯视:会使读数偏大
仰视:会使读数偏小
02.新课讲解
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方法
排水法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1
(2)将被测固体(不溶于水)轻轻放入水中,读出此时读数V2
(3)被测固体的体积:V=V2-V1
V1
V2
测量液体体积可以使用量筒和量杯,测量规则固体可以使用刻度尺,那如何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呢?
02.新课讲解
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方法
如果待测不规则固体无法在水中下沉,还能使用排水法吗?
针压法
(1)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
(2)用一细长针刺入被测固体(不溶于水)并用力将其压入量筒内的水中,使其浸没,读出此时的体积V2
(3)被测固体的体积V=V2-V1(由于针很细,它排开水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02.新课讲解
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方法
如果待测不规则固体体积过大,无法放入量筒中,又该如何测量待测固体的体积呢?
溢水法
(1)当固体体积较大,无法放入量筒中时,可把它慢慢浸入装满水(水刚好不溢出)的烧杯中,使烧杯中的水溢出
(2)浸没后把溢出的水收集起来倒入量筒中,溢出的水的体积即为该固体的体积V
02.新课讲解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
天平,烧杯,量筒,细线,不规则小石块
实验原理与设计
根据密度公式,测出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与体积,从而求出待测固体和待测液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
1.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用天平测量出小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
02.新课讲解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
1.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3)将小石块浸入到量筒的水中,读出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为V2
(4)重复以上步骤,多次测量
实验表格
实验次数 小石块的质量m/g 放入石块前量筒中液面的刻度值V1/mL 放入石块后量筒中液面的刻度值V2/mL 小石块的体积V/cm3 小石块的密度ρ/(kg·m-3)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02.新课讲解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
2.测量盐水的密度
(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2)从烧杯中倒出一些盐水到量筒中,再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3)读出倒入量筒中的盐水体积V
(4)重复以上实验,多次测量
02.新课讲解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表格
实验次数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g 倒入量筒内烧杯的总质量m/g 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mL 盐水的密度ρ/(kg·m-3)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02.新课讲解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交流讨论
1.测量小石块密度时,可否先利用量筒测量体积再用天平测量其质量?
若先测小石块的体积,再测质量,则小石块上会附有水分,会使测出的质量 m 偏大
2.出现测量误差的原因
测量小石块密度时,细线体积会对结果造成影响。因为实验中测量出的总体积V2不仅包含固体和水的体积,还包含浸在水中的细线的体积,所以测量的结果会略微偏大,计算出的密度会略偏小
02.新课讲解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测量小石块密度
测量盐水密度
课堂练习
03
03.课堂练习
1.为了测量山楂汁的密度,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1)实验步骤: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游码未归零时天平的横梁已水平平衡;将游码归零后,为使天平的横梁再次水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②用已调平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7.6 g;
③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山楂汁,测出烧杯和山楂
汁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④将烧杯中的山楂汁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山楂汁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03.课堂练习
(2)实验数据处理:请你根据实验步骤将表格补充完整,并填入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
空烧杯的质量m杯/g 烧杯和山楂汁的总质量m总/g 山楂汁的质量m/g 山楂汁的体积V/cm3 山楂汁的密度ρ/(g·cm-3)

(3)实验分析:以上实验步骤由于在测量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时误差较大,会导致测量出的山楂汁密度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7.6
75.6
48
40
1.2
体积
偏大
03.课堂练习
【解析】(1)游码未归零时天平的横梁已水平平衡,则当游码归零后,天平横梁会向左倾斜,为使天平的横梁再次水平平衡,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由图甲可知,烧杯和山楂汁的总质量 ;由图乙知量筒中山楂汁的体积为 ;山楂汁的质量 山楂汁的密度 ;
(3)由于把烧杯中的山楂汁全部倒入量筒时,烧杯壁会残留少量的山楂汁,导致测量出的山楂汁的体积比实际值偏小,由 可知测量出的山楂汁的密度比实际值偏大
03.课堂练习
2.某同学为测量一木质小挂件的密度,选用以下器材进行实验:天平(带砝码)、量筒、烧杯(装有足量水)和长钢针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动到标
尺左端的 处,此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
则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
母使横梁平衡
零刻度线

03.课堂练习
(2)将小挂件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当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质量为 g;
(3)用烧杯向量筒中倒入60 mL的水,将挂件放入量筒,然后用长钢针按住挂件使其刚好浸没于水中,量筒中的水面如图丙所示.算出挂件的密度为 ;
(4)因木质挂件具有吸水性,实验测得的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12
0.75×103
偏大
03.课堂练习
【解析】
(1)由题图甲可知,分度盘上的指针向左偏转,则需向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该小挂件的质量为
(3)该小挂件的体积 ,则该小挂件的密度
(4)因为木质小挂件具有吸水性,所以所测小挂件的体积偏小,因质量不变,由 可知测得的小挂件的密度偏大
03.课堂练习
3.小明在测量花生油和实心物体A密度的实验中:
(1)把天平 放置,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横梁平衡。
(2)将花生油倒入空烧杯,用天平测得其总质量为79 g
;再将烧杯中的花生油倒入量筒中,测得量筒中油的体
积为;用天平测量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时,如图
乙所示,用手拿砝码的做法 (选填“规范”或“不规
范”),当横梁再次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
总质量为 g,花生油的密度为 。
水平

不规范
25
0.9×103
03.课堂练习
(3)在测量A的密度时,不慎碰坏了量筒,于是利用矿泉水瓶代替量筒继续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出A的质量;
②往矿泉水瓶中灌满水,拧紧瓶盖后擦干瓶子,测出其总质量;
③ ,测出其总质量;
④求得A的密度为 (用ρ水、m1、m2和m3来表示)
将物体A放入瓶中,待水不溢出后,拧紧瓶盖并擦干瓶子
03.课堂练习
解析:(1)把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横梁平衡。
(2)如图乙所示,用手拿砝码的做法不规范,当横梁再次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量筒内花生油的质量为 ,花生油的密度为 。
(3)③将物体A放入瓶中,待水不溢出后,拧紧瓶盖并擦干瓶子,测出其总质量m3;④溢出的水的质量为 ,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A的体积则有 ,A的密度为 。
课后小结
04
04.课后小结
感谢观看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